中國良渚文化玉琮
中國良渚文化玉琮,是一件十八節的簡化獸紋玉琮。
琮
琮(讀音ㄘㄨㄥˊ),是古代用於祭祀的玉器,呈方筒狀。最早的玉琮發掘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約是距今五千一百年前的文物。
在各種玉器中,琮是用於祭地的玉器。
在記載許多玉器用途的《周禮·春官·大宗伯》章節中,提到「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璧是一種環狀的玉器,象徵天圓地方中的天圓;圭上尖下方,象徵中國東方高大尖聳的高山;璋形如一刀刃,象徵中國西南方相對較矮的山麓;琥是一種老虎形狀的玉器,象徵西北方山林居住的虎;璜呈半璧形,象徵北方高低形勢變化較大的山峰。
而琮乃是呈方筒狀,內通常有圓孔或方孔,象徵天圓地方中的地方。
琮的外型與筆筒相似,外型方筒內有圓洞,一直到清乾隆年代還沒有人知道用途,乾隆翻查史書找尋相似的物品,自行考證誤認為是古人搬運重物用的配重品 ,而且還自行取名為「槓頭」並加裝銅製內壁作為筆筒和宮廷插花用的花瓶,直到乾隆去世九十多年後才考證出是禮器琮。
良渚文化玉琮
十八節簡化獸紋玉琮發掘於一個良渚文化遺址,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在石山下、秧田門、何仙坊、廟底下、筍山村、何口塘、小山橋、邱家塢及徐家灣地區間,目前由中國文化部定為良渚國家考古地質公園,其中設有良渚博物院。
十八節簡化獸紋玉琮:
- 經緯度:北緯30.380507度、東經120.030559度。
- 大小:高 49.5 公分,上寬 6.4 公分,下寬 5.6 公分,是世界最高的玉琮之一。高琮多半都是上大下小呈立柱狀。
- 製作時代:西元前 2500 年的新石器時代
- 顏色:深碧泛赭斑而近黑
- 面紋:共十八節,每節有四個相同面紋,每個面紋皆以邊角為中心,有兩長一短寬條(兩長為頭額、一短為鼻紋),再加上兩個小圓圈構成一個單元的面紋,稱「簡化獸紋」。以下左方圖照的上半部和右方圖照為良渚文化其他也有「簡化獸紋」的玉琮。再下方為本玉琮的局部放大圖。
製作此等物品費時甚久,需熟練技巧,說明製作琮的社會擁有支持工匠的資源。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的興起與消失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遺址。該文化遺址於西元一九六三年被發現,於西元一九五九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 ,是為良渚文化。
馬家濱文化、馬橋文化的考古地點也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與良渚文化亦有許多的文化交流。
良渚文化存續之時間約為距今五千三百年至四千兩百年前,即西元前三千三百至兩千兩百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璜等禮器,以及玉管、玉珠等裝飾用玉器,該文化玉禮器數量甚多,陶器出土較少,但亦相當細緻。
良渚文化延續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後來有學者認為這是過度依賴單一糧食作物稻穀造成的,但其他的學者推測,其文明程度在末期的急遽衰退更有可能是由人文因素所造成的,例如遭受到同一時期境外不同文明的毀滅性入侵及征服,從而致使當地的原有文明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轉變。
西元兩千零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杭州市政府與浙江省文物局在良渚遺址管委會聯合召開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發現記者會,正式發布了良渚古城遺址發現的重大消息。良渚古城遺址總面積約兩百九十餘萬平方米,面積和北京頤和園相當,是目前所發現的中國同時期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的古城遺址。
與龍山文化的關係
良渚文化與馬家濱文化、馬橋文化共同存在於太湖周邊,與此同時,黃河沿岸的龍山文化開始逐漸壯大,並最終在西元前兩千年時發展為封建制國家-「夏」,是與太湖諸文化相同的新石器時代政權。
已經進入青銅器時代的商朝滅夏朝建立後,已經擴展到了長江流域乃至於長江出海口的上海與杭州,由此推測,太湖周邊諸文化應是被商朝所同化。
鳴條之戰
鳴條之戰,即商湯滅夏之戰,是西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商族對夏朝於鳴條發動的一場戰爭,鳴條的位置一說在山西省,一說在河南省,今日由於文獻不足,尚未確定。
夏朝末年,也就是前一千六百年左右,暴君夏桀過著酒池肉林的糜爛生活、大幅增稅確保國庫能夠用以揮霍,並大肆屠殺反對者,夏朝逐漸開始衰退,黃河下游的商族便南下,對夏朝發動鳴條之戰,由於商族已經掌握青銅器的製作方法,且夏朝士兵多於不願出兵狀況下前往打仗,商族不用幾週就打贏了鳴條之戰。
青銅器
商朝對抗夏朝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即是青銅器。
青銅是純銅加入錫或鉛的合金。實際上,古時青銅是黃色偏紅(即現代人所稱之黃銅,現代要製作青銅必須通過人工氧化),而後顏色因氧化而青灰,現代稱之為青銅。
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以25%的錫來冶煉青銅,熔點就會降低到800℃。純銅的熔點為1083℃),容易冶煉,成本低且堅固,夏朝只使用需要大量時間雕磨的石器,能力大大落後能夠使用青銅的商族,青銅因而成為商族進攻的最佳利器。
其他地區的文明發展
與良渚文化相同的時代,印度河流域和愛琴海的米諾斯島有文明興起;兩河流域的蘇美和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已經開始向外擴張。
玉
玉,是對特定石材的一種統稱,特性外柔內剛,易於雕塑,在古代是一種常見的、用於製作器物、裝飾的石材。
因為玉的特性,無法透過打磨方式製造銳器,所以一般而言到了新石器時代才會有玉器的出現。
在中國被稱爲「玉」的礦物種類十分龐雜,一般而言,符合美觀、堅硬、溫潤等特點的礦物都有可能被稱爲「玉」。
中國歷代對於玉的權威定義,主要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唐代孔穎達的《周易正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印書館的《新華字典》,《中國大百科全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珠寶玉石鑑定標準》等,而台灣,並沒有十分嚴謹權威的對於玉的定義。
《說文解字》裡提到,「玉,石之美,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尃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
意思是說,色澤溫和象徵柔和,乃玉之「仁」;紋理透徹象徵「自外可以知中」的義;聲音舒揚以聽聞遠處,是為「玉」之智;質地堅硬,是為勇氣的象徵,而顏色清純,則是純潔的象徵。
《周易正義》裡則提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定義「玉」為細膩、光澤、略透明的石頭。
《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玉石」為天然、美觀、細膩、堅韌、光澤、柔潤之岩石,並將其分類為硬玉和軟玉。
所謂的硬玉就是指翡翠,若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矽酸鋁鈉(化學式NaAlSi2O6)就屬於翡翠;若沒有超過50%,就被分類為軟玉。
翡翠光澤剛銳,不屬於軟玉系列,在古時價格不高。直至清代時,翡翠的價格才開始飆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珠寶玉石鑑定標準(GB/T16553-2003)》對「天然玉石」的定義:「由自然界產出的,具有美觀、耐久、稀少性和工藝價值的礦物集合體,少數為非晶質體」。
GB/T16553-2003,是「中國國家標準/第16553號-2003年版」的意思,中國的國家標準並不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版本號,而是一年修改一次。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少數經法律程序建構玉石鑑定標準的政體之一,中國的玉石產量亦為世界之冠,尤以和闐玉與藍田玉聞名。
參考連結
- 英文關鍵詞:
- Jade:玉
- Jade cong:玉琮
- Liangzhu Culture:良渚文化
- 本玉琮局部放大圖出處,此圖非 CC 授權,本文是使用連結。
- 良渚文化其他有簡化獸紋的玉琮圖照出處,非 CC 授權,本文是使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