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學程實驗教育申請書/內文/高中/2016
本計畫為國一至高三計畫的第四年申請案,同學為混齡,所以會有高中與國三學生、國二學生(僅一位)共同上課的情形。
惟高中與國中之課程教學仍有區別:
高中 | 國中 | |
---|---|---|
課表 | 一生一課表 | 大量選修課 |
性向 | 性向導師 | 廣泛的性向試探 |
主題發表 | 公眾場合專題發表 | 班內主題備課發表 |
網絡學習 | 主要,加大跨校選修的幅度 | 輔助,第二主題備課 |
實習 | 須職場實習 | 在校工讀 |
社會服務 | 必要 | 自己選擇性進行 |
行動學習 | 境內、境外 | 境內雙北之外 |
境外學伴 | 必要 | 自己選擇性進行 |
課發 | 專門的課發機構 | 校內日常性課發會議 |
評量 | 證照、產出、測驗 | 測驗 |
壹、實驗教育目的及方式
本計畫有三目標,三理念,課程三區塊,簡述如下:
- 三目標:
- 改善公共教育的瑕疵。
- 免除國中生升學壓力。
- 改進教育經費的運用。
- 三理念:
- 生活實踐
- 公共性教育
- 全域境教
- 課程三區塊:
- 工具能力
- 領域學習
- 專題與選修
以下各段分別說明之。
一、計畫預期目標
本計畫預期目標有三:
(一)改善公共教育的瑕疵
甲、公共教育的本質性瑕疵
最早的人類教育只是生存技能的傳承,只有少數人能透過教育有系統地全面繼承前人的文化遺產。自1717年普魯士建立近代「公共教育」系統以來,各國便將公共教育當成富國強兵的手段,也使得人民得以普遍得到教育的機會。但是,「公共教育」近300年來一直以教室、課本、黑板做為教學三元素。在長時期的發展中,衍生出儀式化、偏離生活實踐與複製社會支配關係等毛病。
其間曾經有過一些公共教育再出發的反思,例如 Ivan Illich提出網絡學習的原型:教育用品網(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al objects)、技能交換網(skill exchanges)、伙伴選配網(peer-matching network)、教育諮詢網(reference service to educators at large)。其中教育諮詢網又包含「教育管理者」、「教育顧問」、「教育指導者」(幫學生克服困難)。但礙於科技的限制,並不容易達成。
現在,資訊科技已經可以支持網路學習的構想,教育雲-行動學具-HTML5新生態也已經出現,完全可以完成下列四大解放,從而促成公共教育的重設定:
- 場域的解放:透過衛星課程,將部分學習帶到教室外,用天下資源幫助學習。
- 文本的解放:學生在指定主題之下,學會組織海量的資料,參與製作部分學習文本。
- 共學圈的解放:共學伙伴延展到網路上成人與兒童。
- 資源共享的解放:軟體資源包含素材、教材、教具及教學學習心得等;硬體資源包含能源的節省、空間的節省。
乙、國內中學公共教育的瑕疵
承上段目前的教育正進行三場典範轉移:
- 「學習典範」取代「教學典範」。
- 「網絡學習」取代「學校教育」。
- 「合作學習」取代「個人唸書做作業」。
本學程將嚐試為每位同學建構個人的學習網絡,自班級、家庭延伸至整個社會及世界,改善目前中學公共教育目前的若干瑕疵:
- 分科太細,且各科眾單元塞得太滿,大多數同學根本不可能學完。教那麼多科目、那麼多單元,其實會大幅拉下大多數學生「學會」課程內容的達成率。為了趕課,多數學生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會學會生活中更常用到的那百分之二十的能力。只要大幅縮減上課內容,學生學會上課內容的達成率就會大幅提高。
- 學科要教的知識技能,本應嵌入各種生活應用中,但為適應過多的單元可以趕課趕完,教材設計完全跳過生活應用,純以學科自身的學理脈絡加以發展鋪排,結果離生活實踐越來越遠。
- 因為學習進行走的是學理脈絡,結果師生關係窄化成「上課與聽課的關係」,同學之間的關係窄化成「成績與升學競爭的闗係」,殊不知建立信任與友愛的關係,其實是維持同學持續學習的重要動力之一。
- 由於除了少數具學術性向的同學之外,「學科學理脈絡」與個別同學的興趣熱情無關,於是學校課程進行就犧牲掉具學術性向以外的所有同學,完全忽視他們不同的興趣與熱情,而忘記了同學的興趣與熱情是驅動有效學習的至寶。
- 由於「學科學理脈絡」可以與個別家庭無關,所以多數學校將家長的參與視為「干擾」,設法加以排除。但學校與家庭觀念是否投合影響同學學習成敗至鉅。
(二)免除國中生升學壓力
由於學生的加入與更換,算是實驗計畫的異動,須再經審核,所以本實驗計畫在法令放寬之前,將每年申請團體自學實驗教育計畫一次,連續申請六年。
雖然每次申請一年,但本課程實驗計畫的課程設計,是考慮涵蓋國中三年與後中三年,總共六年,所以參與本課程實驗計畫的學生如果沒有中途退出實驗計畫,並沒有國中升高中參加特招考試或入學區比序升學的問題。
本計畫本年度申請為六年之第四年,參加學生以高中一年級的同學為主,共18位;也收少數國中三年級的同學,共7位;及一位國中二年級的同學。國中二、三年級的同學,仍為就學六年才能完成實驗教育,其第六年將安排為小型團體實驗教育。
(三)改進教育經費的運用
本課程實驗計畫設定每位學生每年的單位成本為每年每生十四萬元,約與公立學校的學生單位成本相當。但為增加學生家庭分布的社經範圍,每位學生家庭分擔費用則訂為十二萬,不足數額由募款補足。在財務配置上,本課程實驗計畫還有以下幾點,可以供公立學校教育經費運用參考:
- 減少學校層的支出(校長及各處室),轉移為學生軟體及行動學習支出。
- 大量減少紙張使用,使紙張及其各項衍生費用,得以用以支付行動學具折舊。
- 大量使用公開格式、自由軟體、開放課程、自由教材,沒有教科書或影片、圖照的授權支出;並且辦學團隊一切的課程與教學設計以及全體學生的產出,一槪放上網路以 CC 授權分享。此舉將能降低學校費用。
- 學程之電腦全部採購光華商場的二手電腦,如有固障再拆拼使用,既環保又節省硬體開支。
- 鼓勵家長參與課務,擔任若干課程的教師,降低這部分課程的學程人事支出,並同時促進親、師、生合作。
- 由同學負責部分課務:
- 由同學擔任部分選修課老師,此部分擔任教師的同學不予支薪。
- 安排同學進行主題備課(實際上台授課),一方面落實「發表是學習的利器」這一教學理論,一方面也降低部分課程的人事支出。惟同學的主題備課,仍須大量的專職教師人力個別指導與參與預演。同學授課時,指導教師也必須在場。
- 安排與學程外機構的合作學習,而不是所有課程均由辦學團隊設計,也降低部分課程的專職人事支出。
- 透過上述三點,節省了學程的專職人力,可以將這部分人力轉用於學生個別指導。
- 透過網路建置線上分享圖書館,降低實體書籍的閒置率。
二、課程理念
「生活實踐」、「公共性教育」、「全域境教」是本實驗教育的主要課程理念,三者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化學變化,既不是絕然分離,也不是互相交融。他們互有滲透又必須維持各自獨立。
(一)生活實踐
目前的學校教育,教學生主要的方向是為了應付升學考試,父母師長心目中的好學生就是考試考得好的學生,這樣子教出來的學生,像「飼料雞」,缺少處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我們無法認同這種教育。所以,本實驗教育強調自主學習和實做能力,換句話說,就是想以「土雞典範」取代「飼料雞典範」。基本上學生可以做的就交給學生做,例如學校的網路管理,而洗衣、烹飪是基本功,是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在自主學習上,並不只是去讀大人準備好的書本(這是飼料)就夠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透過網路,整理、分辨龐大的訊息,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進而解決自己周遭知識上的、生活上的問題。當然,在生活實踐上,學校的大人們,也必須和學生一起來實做、一起自主學習,不能當「外銷派」,專門外銷大道理給學生實踐,自己卻不必實踐。
(二)公共性教育
「公共」外顯看到的是「眾人之事眾人管,眾人之事眾人扛」,「眾人之事權責相符則成,權責不符則敗」;「公共性教育」的內在是讓人體驗到「我,其實包含著小我與大我」。 台灣教育中的公共性教育其實是整個掉在地上的。當前教育系統傳達給學生的觀念是:我的天賦和努力是專用來贏過其他人的,而不是用來幫助其他人的;只要我是精英,國家和社會就欠我「光環」,不給我光環就是不重視精英教育,不公平!
其實我們人能有些許成就些許產出,一小部分是得自自身的天賦與努力,一大部分是得自於整體大我的成全。所以這些成就這些產出,固然有些應該歸於我們享用,但仍應將其分享給大我中的其他人。即便我們有些天賦,也是我們較他人幸運,並不意味著我們便因此高別人一等。人的天賦能力主要是用來幫助其他人的,不是用來贏過其他人的。
但是這種道理要怎麼教呢?首先本實驗教育不但全面使用自由軟體、自由教材,享受別人大方的分享,也要求師生的產出以 CC 授權出去,再分享給天下人。
其次學程的課程單元會結合眾多的公共議題,例如國一時同學們討論過:正義、計畫性汰舊、我國應否廢除死刑、我國應否興建核四、土地徵收制度探討、基因改造作物與食品之利弊、誰是恐怖份子等公案,全班一起去看霸凌、不如跳舞、看見台灣等影片,同學的主題備課有「為什麼貧窮」,全班進行的大單元教學「我國的領土範圍」、「服貿協議與學生運動」(自願去的同學有實際去學生運動靜坐廣場參訪)、「司馬庫斯」共同經營等等。這些課程都能增益同學討論公共議題的知識與能力。
日常生活中,學程是依自治章則進行治理,同學也選出初審法官裁處他們的糾紛。
「公共性」不是大人外銷給小孩實踐的大道理,小孩實踐就好,大人都不必實踐。外銷派式的教育從來不會成功,因為言教永不如身教。辦學團隊本身就要恪守章則治理的原則,處處尊重程序正義。
公共性教育是一條漫長的學習歷程,若干同學要學習從比較自我中心走向具有「公心」,若干同學要從沒有包容異己的習慣走向同理不同類型的人、進而肯為他們爭取應有的正義,若干同學要從「趨利避害」的本能反應,走向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和負責,可能歷時極長,也不一定會在學程的六年內就成功。例如就有同學就嗆老師,他覺得興不興建核四干他屁事,學程為什麼要安排這種課程?但辦學團隊的共識是,對同學們公共性的培養「只問耕耘,不計收穫」,全力去做就是了,埋下去種籽可能明年就發芽,可能五十年後才發芽。但播下種籽是學程對同學的責任。
(三)全域境教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全域境教基本的涵義就是:學習是無處不可發生的。學習不見得必須在教室,如果教室意指學生學習的地方,那麼任何地方都可以變成教室,讓學生來學習。所以,本課程實驗計畫讓每個學生透過行動學具,連回自己班上的 PROFILE ,可以機動在任何場域進行學習。
以本班同學國中的經歷為例,同學去過:新北市動畫故事館全天參訪、至國立台灣圖書館借還書、至高雄科工館參訪、至桃園進行趕鴨之旅、中央氣象局、腦波教室;全班到戲院觀賞影片:霸凌、不如跳舞、看見台灣、薩爾加多的凝視、老鷹想飛,並至高雄「痞子英雄」片場參訪兩天一夜;分組行動學習則由單日分組行動學習、至兩日隔宿分組行動學習、再到五日分組行動學習;體能鍛練則到南寮騎34公里自行車、單車10公里30公里60公里80公里梯次訓練、再到全班單車600公里長程考驗,登天上山、中正山、硬漢嶺、大棟山、青龍嶺、五寮尖、七星山、大屯山、猴山岳、姆指山到司馬庫斯三天兩夜;服務學習則是在「均優學習論壇」中擔任籌備及現場志工。除了這些場域資源本身提供的學習之外,同學也學習到如何進行行動策畫,以及多元表達學習產出。
每學期的五日分組行動學習,同學還必須以小組為單位策畫雙北以外的五天行程,自己規畫交通、住宿、學習等細節,並且自炊自食,以綜合運用所學。
貳、學生名冊
參、課程內容
一、課程區塊
(一)工具能力
工具能力的定義是指「終身自主學習都會用到的能力」,內容為華文、英文、算數、資訊、團隊合作、自我管理。華文和英文的學習主要是語文的學習,是將語文視為終身生活所必需的「工具」來學習,這跟文學的學習是不同的。因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強調結合生活中大量的語文經驗,盡量使用真實語料。
資訊是工具中的工具,是現代資訊社會必須具備的基本知識,可以用來支援華文、英文、算數、團隊合作、時間管理、知識管理、金錢管理、資產管理等學習。
團隊合作主要在學習組的生活和互動中養成。而自我管理主要包括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情緒管理、風險管理、金錢管理、資產管理等學習。
工具能力除了少數基本能力訓練有單獨的課程之外,主要是融入「領域學習」與「專題與選修」,當作這兩個課程區塊的工具來使用,也就是說,工具能力的學習工具化,特別強調工具能力在實戰中的使用。
(二)領域學習
領域學習的作用是有系統地傳承人類文化遺產。進行方式是將人類文化遺產槪分為數學及科學、社會、藝術、文學四大符號系統,此外再加上活動課(含體育課),即為國定課程中的學習領域。但是課程架構不依符號系統拆分,而是使用宇宙的故事、地球的故事、生物的故事、人類的故事、當代世界與台灣社會、寫自己的故事等六段故事,由遠而近的敘說。以人類的故事為例,第一大段講人類從非洲大遷徙到各洲後不同的命運,第二段用世界史、中國史、台灣史中的29個大事件,架構出學生腦海中的時空座標。
特別要說明的,學習領域有一半的時數,使用影音媒體、踏查、參訪,評量以分組報告為主。六段故事中會有與主題相關的閱讀指導、藝術鑑賞和創作。
領域學習可以依照學習單元對照到領域屬性(數學與科學、社會、藝術、文學、活動等),因而完全可以對照到國家課綱中的能力指標。領域學習只進行八個學期,前七個學期把重要的知識、概念、能力教完,第八個學期進行「落差處理」,利用學習組的組內動力,將學生的學習領域都拉到一定水準之上。
(三)專題及選修
專題及選修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階段包括前八學期,以公案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思辨和討論以下課題:
- 哲學教育,培養學生對根本性問題的反思能力。
- 倫理教育,教會學生「慈悲」和「負責」。
- 公共性教育,在前兩項基礎下,培養學生對人類與台灣各類公共性議題有反思和討論的能力。
第二個階段包括後四個學期,每位學生依性向和興趣選擇三個專題,由辦學團隊媒合社區大學講師中對各專題有造詣者,來擔任學生的性向導師。
二、師資
本學程高中課程師資共分為十類授課師資與一類課發師資:
- 經營者團隊:丁志仁、王秀雲、張天安,三人共同決定學程的教師人事與學年課程重點。
- 專任教師:丁志仁、施雅敏、游士賢、郭麗熒、劉庭安,每人帶領一個同學的學習組,並分工上課。
- 輔導教師:張天安、林香君。張天安負責敘事課(每週一次)、親師生溝通(每週一次)、家長座談主持(每學期三次),林香君則陪伴專任教師進行同學的個案研討。
- 兼任及長期合作課程教師:孫銘德教授木工、協力造屋、水電,林俊育、陳心瑋教授食農教育,莊家榮教授基礎機器人教育,均以學期為單位。
- 區塊合作課程:延請單車文教基金會、國教院、 DFC 、 OSSACC 、李崇建、陳榮裕、周明德、…就單車課、社會服務、資訊、寫作、書籍出版、性教育等區塊課程進行教學。
- 同學性向導師:與社大合作,延請各行各業的達人,擔任每位同學所選專題,並在同學進行長時間準備的過程中,提供諮詢與指導。經過多次預演後,讓同學在校外場域,進行公開發表與第三方認證,並置於網路上,接受各界點評。
- 同學自身,自國中起即要求同學要參與自己的學習規畫與學習進行,高中階段開放更多時間提供同學自主學習,由同學自行規畫並管控進度。
- 職場負責人:在高中職場實習為必修,依同學性向,安排到不同的真實職場實習,並定期返校研討,由學職場負責人與學程共同評量。
- NPO負責人:高中階段社會服務為必修,同學至各類社會機構,進行志工式的服務學習。
- 家長授課:家長依專長至本班上手作、悅讀、鉤針、烹飪等選修課程。
- 課發機構:由吳忠泰等老師帶領高中課發機構,進行深入橫向及縱向課程發展。
以下僅對前四類師資進行一一介紹。
(一)丁志仁
-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 經歷:
-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理事長
-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課程審議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資源應用推廣組召集人
- 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教課程課程發展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 教育部多元入學方案指導小組委員
- 教育部中小學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標竿一百計畫主持人
- 教育部中小人力合理運用研究案計畫主持人
- 行政院教育基本需求公式設計者
- 康軒版社會領域教科書召集人
- 開放源碼國際研討會主辦人
- 現職:
-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常務理事
- 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
- 行政院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校園自由軟體數位資源推廣服務中心計畫主持人
- 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教課程課程發展委員會第二屆委員
- 國教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住民領綱委員
- 教學科目:科學與數學、社會
(二)王秀雲
- 學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 國立東華大學課程教學與潛能開發系教育學博士候選人
- 經歷:
- 新北市立桃子腳國中小校長
- 新北市立柑園國中校長
- 桃園縣立介壽國中校長
- 臺北縣立蘆洲國中教師兼主任
- 臺北縣立柑園國中教師兼組長、主任
- 現職:
- 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
- 財團法人華碩文教基金會董事
- 財團法人臺灣之愛基金會董事
-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 教學科目:行動學習策劃─三峽柑園、雙北傳產、台灣史地、世界史地、閱讀討論與個別指導、數學社團
(三)張天安
-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
- 經歷:諮商心理師
- 東華大學、台灣觀光學院、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 呂旭立基金會「薩提爾模式個人諮商專業訓練」台北小組導師
-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專業工作坊小組助教
- 呂旭立基金會「薩提爾模式個人諮商專業訓練」高雄小組導師
- 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自學與共學團體」數學及輔導教師
- 道禾實驗教育機構(含幼教、小學、國中部)教學與輔導顧問
- 苗栗縣通宵鎮愛加倍社區關懷協會志工培訓教師
- 體制外全人教育實驗學校專任數學及輔導教師11年
- 體制內高職及國中專任數學教師兼任導師5年半
- 現職:
- 中華民國振鐸學會理事
- 心理與青少年教育的獨立工作者
- 秘密花園心理諮商所行動諮商師
- 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兼任諮商心理師
- 東華大學及台灣觀光學院兼任諮商心理師
- 花蓮家扶、芥菜種會少年之家…等社福機構兼職心理師
- 教學科目:行動學習策劃─敘述對談、親師生對話輔導、師訓
(四)林香君
- 學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
- 經歷:
- 開平中學副校長
- 北教大兼任副教授
- 慈濟技術學院專任副教授兼學生輔導中心主任
- 大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兼任副教授
- 台灣師大學生輔導中心諮商老師
- 台灣師大心輔系兼任講師助教
- 宜蘭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
- 宜蘭縣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 宜蘭家庭教育中心督導
- 救國團總團部東部地區諮商輔導工作「張老師」諮詢委員
- 現職: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中心主任暨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副教授
- 教學科目:個案討論
(五)施雅敏
- 學歷: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學分班
- 經歷:
- 精業電腦公司
- 國小代課老師
- 幼兒園合格老師、所長、負責人
- 現職:本學程專任教師
- 教學科目:導師、吃飯說菜、行政工作、合作課程策劃
(六)游士賢
- 學歷: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碩士班
- 經歷:
- 教育部縮短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講師
- 國科會台灣當代針灸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
- 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 現職:本學程專任教師
- 教學科目:體育、戶外活動課程規劃、資訊兼導師
(七)郭麗熒
- 學歷: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碩士班
- 經歷:
- 佳音英語英文老師
- 喬幼國際幼兒園美語主任
- 康橋雙語學校教務處行政專員
- 現職:本學程專任教師
- 教學科目:英文兼導師
(八)劉庭安
- 學歷:開南大學觀光與餐飲旅館學系學士班
- 經歷:華友旅行社內勤實習人員、易遊網櫃檯專員
- 現職:本學程專任教師
- 教學科目:導師、英文、選修課(生活手作、烹飪、樂團)
(九)孫銘德
- 學歷:私立明新工專電機科電力組畢(畢業)
- 經歷:
- 鑫辰電機技師事務所設計工程師
- 漢闕電機技師事務所資深設計∕監造工程師
- 永和社區大學教育問題研究社社長
- 永和社區大學行政專員
- 鐵馬影展策展人
- 現職:
- 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左木工作室主持人
- 教學科目:自立生活訓練、手做課程、木工、協力造屋
(十)林俊育
- 學歷:國立中興大學農藝系所畢
- 經歷: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產品專員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有機農場)稽核員/審定委員
- 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 職員
- 現職:
- 新莊社區大學 農耕生活與生態體驗班 講師
- 士林社區大學 快樂的假日農夫 講師
- 教學科目:農園
(十一)陳心瑋
- 學歷: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畢
- 經歷: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專員
- 現職:
-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假日農夫課程 講師
- 教學科目:農園
(十二)莊家榮
- 學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碩士班
- 經歷:
- LEGO NXT 機器人教學
- LEGO 動力機械組教學
- 德國惠魚 Fischer AI機器人教學
- 德國惠魚 Fischer 積木操作課程教學
- 自然科學教學
- 科學魔法車社團教學
- 太陽能科技硬體測試工程師
- 國中小冬夏令營教學
- Hello MAKER團隊專任講師
- 現職:
- HelloMaker教育團隊專任講師
- 教學科目:動手玩創意
三、高一課程重點
(一)必修
- 每位同學的自主學習計畫(IEP)與一生一課表:
- 每位同學自行擬定,指導老師定期查核進度。
- 學會使用博幼線上學習資源
- 學會使用均一線上學習資源
- 學會使用 PhET 。
- 可以布置使用學程的自主學習教室。
- 親師生溝通:每週一家庭。
- 專題研究與發表:每位同學必須依自己的性向與興趣選取兩個主題,深入研究,延請「性向導師」指導,並至公眾場合進行專題發表,經第三方認證後,再發表於網路上。
- 網路基本能力,配合自己專題網路發表所需,再研習以下資訊能力:
- HTML進階
- SVG初階
- GIS初階
- CSS初階
- 網路資料庫入門(PHP+MySQL)
- web site 技能綜合運用
- 職場實習:依同學性向,安排到不同的真實職場實習,並定期返校研討,由職場負責人與學程共同評量。
- 社會服務:由同學自選至各類社會機構,進行志工式的服務學習。
- 境內、境外行動學習:個人或小組規畫至境內、境外進行行動學習,要求必須結交到境外學伴,共同學習。
- 證照考試準備:每位同學必須選擇一項以上的證照考試進行準備,學程亦會開發外界沒有但有價值的證照。
- 公案討論:
- 成立公案討論演示小組
- 導入奧瑞崗式辯論
- 辯論後分組討論,並做記錄
- 行動學習:每月一次健行,配合主題備課到氣象局、博物館、圖書館等地上課。每學期進行一次一週以上的分組行動學習。
- 英文:
- 第一份英文作業:AB組分組教學,每週一個進度,從著名演說到讀小書、個別輔導、同學找音樂影片;發音;字詞變化;時態入門。
- 第二份英文作業:每位同學不同,在家庭中完成,家長參與並主導進度完成。如:閱讀英文小說、翻譯英文維基頁、翻譯英文影片字幕、學唱英文歌、以英文字幕看英文電影、與外國友人線上交談。
(二)選修
- 敘說、對話與行動:每週一次。
- 世界史地:以大歷史的觀點,剖析歷史脈絡。
- 進階數學及科學:從平面向量到狹義相對論。
- 網頁程式撰寫:後端資料庫結合前端網頁表現,運用來控制各種資料。
- 自然科學概論:由修課同學自八十個科學主題中選取他們想要上的單元,並結合科幻小說閱讀與討論。
- Inkscape:向量繪圖。
- 數學社:以練習計算國中數學題目為主要活動,除使用週一下午社團時間之外,並延伸到回家練習。
- 悅讀社:由家長帶領,同學自願報名參加,閱讀中外作品,並結合外出參訪。
- 烹飪課:由家長帶領,同學自願報名參加,進行廚藝練習。
- 樂團:由同學發起,同學自願參與,同學自行練習。
- 農耕生活與生態:從見習、整地、播種、追肥、除草、收成、田畦規畫、水耕、蒐集種子,進行魚菜共生。
- 生活手作:由編織進展至各類生活手作。
- 美學概論與生活速寫:繪畫、寫生。
- 電影社:延請蘇奕瑄帶領同學欣賞剖析電影
- 攝影社:延請曾懷慧帶領同學攝影並研究光的運用與構圖。
- 虛實設計:由同學發起,同學自願參與,設計並製作各種模型或工具。
- 動手玩創意/進階:以微型主機板控制感應器和動作器以達成機器人基礎教育。
- 空手道:延請嚴建國教練教授同學空手道的精神、鍛鍊法、技能,並進行認證。
- 籃球社:由同學發起,同學自願參與,並延請專業教練集訓與同學自行練球交錯進行。
- 生活應用日文入門:請陳啟顯老師帶領同學日語的生活應用
- 音樂藝術課:請翁惟真老師教導同學劇場、歌唱、舞蹈等相關知能,並練唱及表演。
- 寒暑假工讀:寒暑假排除週六日,每天提供兩位同學工讀機會。工讀金每位同學每日 500 元。
五、學習評量
對學生學習的評量,在本課程實驗計畫分為三類:
- 第一類,完全不做任何評量或觀察,以免學生的學習走樣。
- 第二類,只觀察學生的學習情形就好,不給予任何正式的評量。
- 第三類,用評量來了解學生學習情形,診斷學習困難所在,然後再施與個別化的作業和學習指導。
鼓勵同學去考取證照,得到證照計入學程成績。
學生的成績,兼用實作產出與測驗,惟測驗避免使用選擇與填充題,而採用簡答與申論等題型。可以維持本實驗計畫的格式,亦可透過電腦轉換成主流成績格式。
肆、學習課程表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
8:30-9:00 | 晨課 | ||||
---|---|---|---|---|---|
9:00-12:00 | 選修課: 世界史地 魔術方塊社 虛實設計 手作社 自主學習 | 主題 備課 | 英文 科學數學 主題備課 | 選修課: 自然科學概論 生存遊戲 定格動畫 攝影課 自主學習 | 選修課: 敘事課 Inkscape 籃球社 烹飪課與 自主學習 |
12:00-13:10 | 午餐與午休 | ||||
13:10-16:00 | 選修課: 數學社 網頁程式撰寫 音樂藝術課 自主學習 | 選修課: 動手玩創意 生活手作社 美術速寫 自主學習 | 英文 科學數學 主題備課 | 選修課: 進階農園 多元運動探索 日文 樂團 自主學習 | 選修課: 進階數學與科學 悅讀社 空手道 電影社 自主學習 |
※行動學習不定期實施
※課表依學習進程彈性異動
伍、學習資源
(一)資訊
- 辦學團隊建置微型 IDC
- 全體師生配備行動學具:筆電、平板、手機
- 自由軟體數位資源中心
- 自走車零件組
- 3D 印表機
(二)家庭
- 提供共享圖書館的資源
- 吃飯說菜課程帶領
- 社團帶領
- 第二份英文作業帶領
(三)社區
- 圖書館、博物館、講座、展覽、音樂戲劇展演等
- 板橋區相關人文、藝術、學術、自然環境等相關資源
- 三峽柑園、雙北傳產機構
(四)學校
新北市新埔國中提供:
- 營養午餐
- 學生平安保險
- 專科教室
- 健康管理(身高、體重、視力)與疫苗施打
(五)合作課程
- 新莊社大農園隊
- Hello Maker 團隊
- 蛙大
- 其他NGO,如 OSSACC 、21世紀教育基金會
- 社區大學提供性向導師
- 均優學習論壇各參與團體
(六)開放式資源
- 共享內容集散地
- 維基百科、維基媒體基金會、維基教科書計畫。
- 使用可汗學院(台灣為均一)的學習資源
- 使用博幼線上學習資源
- 使用 PhET 數理學習資源
- 使用 TED 的學習資源
- 使用網路上(如 youtube)的 CC 授權資源。
陸、預期成效
一、實驗教育歷程對學生之幫助
- 華文流暢之閱讀能力。
- 閱讀英文網頁之能力。
- 翻譯英文網頁之能力。
- 研究與解決問題所需之數學能力。
- 跨境學習與工作之能力。
- 職涯發展能力。
- 進行活動策畫所需之企畫、執行與財務管理能力。
- 團隊合作工具的運用,團隊合作態度與習慣的養成,以及改進團隊合作的自省能力。
- 自立生活的能力。
- 增強對自己金錢管理、健康管理、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情緒管理、風險管理的能力,並能進行自己對環境影響的評估。
- 網頁製作的能力。
- 管理伺服器的入門能力。
- 入門的哲學討論能力。
- 討論公共政策與日常倫理抉擇的能力。
- 取代升學壓力,建立自主學習和實做能力模式,落實生活實踐能力。
二、實驗成果對台灣教育之幫助
由於本實驗計畫所有產出,全數以 CC 授權釋出,以下成果均可供中學教育參考利用。
- 華文常用字一千字表。
- 資訊用英文常用字字表。
- 中文維基百科之擴充與充實。
- 職涯探索與職場實習之論述與實踐經驗成果匯整。
- 團隊學習模式之論述與實踐經驗成果匯整。
- 行動學習模式之論述與實踐經驗成果匯整。
- 自立生活課程設計。
- 分享圖書館建構與運作設計。
- 可供中學教學參考課程、教學、評量設計20單元(含能力指標對應)。
- 台灣共享課程 GIS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