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前時期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4年9月29日 (一) 09:03由施雅敏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報告者:施棋澧

代表文化

  • 舊石器時代晚期:台南的左鎮人、台東的長濱文化、苗栗的網形文化
  • 新石器時代早期:大坌坑文化
  • 新石器時代中期:訊塘埔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東部繩紋紅陶文化
  • 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文化、植物園文化、芝山岩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
  • 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

舊石器時期

長濱文化

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5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 長濱文化是至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出現在台灣尚與亞洲大陸相連時,是一個以漁獵和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畜牧,亦不會製陶,但已知用火,以敲(打)擊的方式製作石器,而其石器製作方式與當時中國東南地區史前文物相似,生活則靠狩獵和採集自然食物維生,分布地點則於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該文化由1968年台大考古隊於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並根據考古通則,以該地長濱為名。

左鎮人

左鎮人是目前在臺灣所發現年代最久遠的史前人類,因為其化石是在今臺南市左鎮區的菜寮溪所發現的,所以學者將其稱為「左鎮人」。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智人種),其頭骨化石經過氟和錳計量的測定後,推測約有2萬至3萬年之久。這說明了至遲在距今2萬至3萬年以前,臺灣島上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但是由於發現化石的菜寮溪河床並非原始堆積所在,故沒有發現相關的文化遺址與遺物以確定其文化類型,而有學者認為左鎮人可能屬於在臺灣東部發現的「長濱文化」,但亦有看法認為可能是屬於住在丘陵臺地地區的網形文化

新石器時期

牛罵頭文化

牛罵頭遺址的年代約在3500年前至4500年前,除了下層屬較早的牛罵頭文化外,也包括上層番仔園文化,中層的營埔文化等不同時期的遺留。牛罵頭文化層出土的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亦有少量黑色陶器,手製紋飾以拍印繩紋為主,其陶器的特色可看出承續了大坌坑文化,石器以狩獵和農具為主,大量石製農具可看出當時人應是以農耕為主,並兼行漁撈和狩獵。除器物外也有墓葬出土

圓山文化

圓山遺址出土的考古學史前文化由晚至早包含十三行文化、植物園文化,圓山文化,細繩紋陶文化,大坌坑文化。文化層的分布為「垂直性重疊」。也就是於同一地點,依挖掘深度而可發現不同文化層遺留。

圓山文化(又稱貝塚文化)的年代大約是距今3000年至距今2000年前,這是繼台灣大坌坑文化及細繩紋陶文化之後,於台北盆地北側發展的史前文化。圓山文化的遺留分布於現今圓山、芝山岩、關渡、八里鄉大坌坑、五股鄉慈法宮、中和等地。大致區域為淡水河兩岸及新店溪下游的河岸階地,並可能沿著基隆河河谷分佈到基隆港口附近的海岸平原。根據1964年開始的陸續碳十四測試,該文化年代可能存在時間約在距今3000年至距今2000年,時間持續1000年左右。圓山文化因地形等因素,文化相貌改變很少。

貝塚為該遺址或圓山文化的最大特色,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獸骨、魚骨及各類陶、石、骨角器,而其中貝殼種類有烏蜆、牡蠣、九孔螺、芋螺、川蜷螺、千手螺、窗貝等等,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淡半鹹水性的貝類,可驗證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又依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代人已知飼養家畜,能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且熟習狩獵和撈部河湖甚至海洋中的魚貝,其生活以撈貝、漁獵及農耕維生,聚居於一較小範圍而呈集居狀態,並具有嚴謹的社會組織和象徵信仰體系的農耕禮儀。另外日治時期於該遺址挖掘出五座墓葬得知,當時居民有拔牙甚至獵頭習俗,而死後採仰身直肢或曲肢的甕棺葬,甕棺內並可見精美的玉製耳玦陪葬。以通行歷史文化區分,圓山文化應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人類史前文化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重要遺址除了卑南遺址之外,還包括掃叭、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等其他地方。在這些遺址都出土了大量鐮刀、石刀等農具,而且器型也有大型化的趨勢,可見農耕更形發展、也更重要了。至於海岸地區的遺址則出土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業用具,又顯示對海洋資源的依賴。

目前的資料指出,卑南文化與長濱文化毫無關連性,而卑南文化人可能是排灣族的祖先

金屬器時期

十三行文化

台灣北部重要的考古遺址之一。該遺址位於今新北市八里區淡水河海口交界處的南岸,挖掘出陶器、鐵器、墓葬等各類豐富的史前遺物。該遺址的主人生存於距今約1800至500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前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確定幾乎接近擁有煉鐵技術但功虧一簣的史前居民,很有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該遺址被中華民國內政部訂為國家二級古蹟,目前保留遺址面積約一公頃,並在遺址旁設立十三行博物館,是台灣第一座縣立(今為新北市市立)考古博物館

  • 十三行出土的主要文物

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鐵渣、礦石的研究看來,並未發現煤炭的使用,因此並未顯示該遺址主人己知煉鐵,且鼓風爐、煉製高爐、坩鍋、重錘沒有一項製作成功或證明存在,因為必須有金屬鋸與刀具去製造密封的鼓風爐木器和鼓風皮製件,高爐必須密封,至少得有烤披薩的高爐製造水準才能將溫度提高到攝氏1千度以上,還得有坩鍋盛接鐵液,以便倒入模型進行焠火,從鋸子、煤炭、坩鍋、重錘、高爐、鼓風爐的缺乏得知,通過青銅器時代,是進入鐵器時代的基本要件。在十三行遺址從未發掘出成功的煉鐵作坊,因此無法證實成功的煉鐵在聚落內進行。

沒有真正出土的鐵器,除了因為氧化腐朽不易保存,真正原因在於技術差距過大,以致出土器物數量根本沒有。目前出土的鐵器皆器型不明,無法推斷是用來做武器,尤其鐵器是進入國家的強制力象徵。一般來說,如果具有農耕文化,未必應有金屬製的農具,或是類似物。目前十三行人的農耕技術還停留在使用木製與陶製器具階段,農耕技術並不高明,他們同時也會畜養家畜

重點歸納

舊石器時代

  • 代表文化:長濱文化
  • 距今:5萬至5千年前
  • 特色:
    1. 已知用火
    2. 使用打製石器
    3. 以採集 漁獵為生

新石器時代

  • 代表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卑南文化
  • 特色:
    1. 磨製石器
    2. 燒製陶器
    3. 飼養家畜
    4. 農業的出現

金屬器時代

  • 代表文化:13行文化
  • 特色:
    1. 開始使用鐵製工具
    2. 以農業為主 漁獵為輔

考題

  1. 下列何者是在舊石器時代裡的文化?(選擇題)
    1. 長濱文化
    2. 十三行文化
    3. 大坌坑文化
    4. 圓山文化
  2. 下列何者是長濱文化使用的工具?(選擇題)
    1. 磨製石器
    2. 鐵製工具
    3. 打製石器
    4. 陶器
  3. 請問在新石器時代裡是以採集、漁獵為生嗎?
  4. 請問長濱文化遺址是在哪被挖掘出來的?
  5. 請問圓山文化遺址是在哪被挖掘出來的?
  6. 請問牛罵頭文化遺址是在哪被挖掘出來的?
  7. 請問十三行文化遺址是在哪被挖掘出來的?
  8. 請問舊石器時代代表文化是?
  9. 請問新石器時代代表文化是?
  10. 請問金屬器時代代表文化是?

十三行文化影片

報告者:葉奕宏

  • 講課時間:45分鐘

課程講綱

  1. 史前文化簡介:
    • 依據文字的有無,可分為「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
    • 人類尚未出現文字,未有文字記載的時期,稱為史前時代;有了文字以後的時期,則稱為歷史時代。
    • 而台灣的史前時代,依照使用的工具不同,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
  2. 各個時代不同時空背景以及生活方式
    1. 舊石器時代
    2. 新石器時代
    3. 金屬器時代
  3. 史前時代代表文化
    1. 舊石器時代
      • 長濱文化
    2. 新石器時代
      • 大坌坑文化
      • 圓山文化
      • 卑南文化
    3. 金屬器時代
      • 十三行文化

舊石器時代

  • 時間:距今約五萬到五千年前
  • 簡介:當時的人們使用以敲擊、打製而成的石器,已知用火,居住在洞穴中,並以採集、漁獵的方式取得食物。
  • 代表文化:長濱文化(台東縣長濱鄉):目前台灣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文化
  • 生活方式:已之用火,石器敲打制成,以採集狩獵漁撈維生。

新石器時代

  • 時間:距今約七千到兩千年前
  • 簡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對於大自然的依賴程度已經降低,此時期的人們以磨製的方式製作石器,並且因為已經懂得使用火,因此也開始燒製陶器,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甚至出現彩陶、黑陶。農業也在此時期出現。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業,以種植如芋頭等根莖類作物為主,中、晚期則改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農業出現顯示此時期的人類已經由採食進入產食,開始定居生活。
  • 代表文化:
    • 早期
      1. 大坌坑文化(新北市八里區)
        • 粗繩紋陶器是其特色
    • 晚期
      1. 圓山文化(台北盆地)
        • 農具:已出現農業
        • 貝塚:台北湖存在的證據,以漁撈與取食貝類維生。
      2. 卑南文化(台東縣):有玉器、大型村落遺跡,已發展社會組織雛形。
        • 生活方式:磨製石器、燒製陶器、從事農業活動

金屬器時代

  • 時間:距今約兩千到四百年前
  • 簡介:此時期的人類開始使用銅、鐵製的工具。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聚落的規模與數量也增大。
  • 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新北市八里區):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
    • 生活方式:
      1. 出土鐵渣,煉鐵作坊:懂得煉鐵。
      2. 玻璃、青銅器、銅錢等外來器物代表與華南、東南亞來往,交換物品。
      3. 農業維生,漁獵發達。


舊石器時代代表文化

長濱文化:

代表遺址:八仙洞遺址、小馬海蝕洞遺址(台東縣東河鄉)、鵝鑾鼻第二遺址、龍坑遺址。

長濱文化是目前台灣所知最古老的史前文化,主要分布在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的海岸地帶。

台灣位於中國東南的大陸棚上,在更新式冰河期間,曾多次與中國華南地區的陸地相連,台灣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也因此與中國華南地區一些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當時人類的生活方式以採集、狩獵、漁撈為主,尚未出現畜牧和農耕。當時以敲擊的方式製作成石器,製成的工具以小型刮削器和刀型器為主,礫石砍砸器為次,也使用骨器,尚未出現磨製石器的技術。也因考古未見到陶器出現,而被稱之為「先陶文化」。

在遺址之中,以潮音洞的遺物出土最為豐富。其海拔約30公尺,可知最晚型成。由地層的堆積和出土器物可知,海水曾經淹沒洞穴,當海面後退,附近成為海灘時,以漁獵為主的先陶時代人類開始使用此一洞穴。

後來海水持續後退,洞穴中累積泥土,洞頂岩石經常剝落,因此當時的人類最終放棄洞穴。一直到距今兩千年前後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已經變為以農耕和狩獵為主要生活方式,才又重新利用他。現今目前海平面已下降三十多公尺,當地漁民將洞穴設為供祀之處。

新石器時代代表文化

大坌坑文化:

代表遺址: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

大坌坑文化為台灣目前發現最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出現時間雖然和長濱文化有一段重疊的時間,但並非繼承長濱文化發展而來,而是一種由外地移進台灣的文化,尤其和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廣東的干繩紋陶文化非常相似,因此堆測與其可能有密切的關係,可能是由此渡海來台。

根據研究結果,大坌坑文化也被推測為南島系民族的祖先,台灣原住民是南島系民族的一部份,因此大坌坑文化很有可能就是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型文化。

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河濱、海口或湖濱,是一種適應海洋、河口和河湖性自然環境的文化。當時的人類以海邊、河口的的台階地或沙丘作為聚落所在,發展出小型定居或半定居的村落,以漁獵、採集為生,並開始種植一些根莖類植物作為食物,為原始農業的開端。

大坌坑文化的石器,除了以打製而成的石斧、石刀、礫石砍伐器之外,也出現了磨製的石斧、石錛和石鏃和網墜等,也使用骨角器和貝器。此時期的人類已經會燒製陶器,不過技術尚未成熟、火候較低,燒製的陶器大都粗糙鬆軟,顏色呈現暗紅、橘紅、或深褐,以罐和缽為主,在陶器口部的唇面和肩部也常以「之」字型、條型或波浪型劃文為飾,主體則以粗繩紋裝飾為最大特色,因此大坌坑文化又稱為粗繩紋陶文化。

圓山文化:

代表遺址: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土地公山遺址、狗蹄山遺址

圓山文化的存在從新石器時代中期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大至分布於台灣東北部海岸、台北盆地的淡水河兩岸和新店溪下游河階地,當時的台北盆地處於台北湖時代,圓山貝塚的出土可以說明當時人類的居住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此時期的人類就選擇在湖濱較高處定居,從出土物發現的稻米種子、石器和大量的農具,可以推測當時已經有進步的農業,種植芋、薯等根莖類植物,生產方式以農耕為主,在陸地狩獵、採集,狩獵以鹿、豬為主,以知飼養家畜,並且善於利用水資源,在河川、湖泊、海中進行捕魚、撈貝等活動。

圓山文化遺址常有人們食用貝肉後丟棄貝殼所堆積而成的貝塚,貝塚中曾發現仰身直肢墓葬,頭的朝向不定,有生前拔齒的習俗,證明當時有將死者埋在貝塚中的習俗,並且已有宗教信仰。

圓山文化出土了許多富有區域性色彩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石器包和各式磨製的大型鏟型器、鋤型器、斧型器、錛型器、石錘、網墜等日常生活使用的農、漁、獵具和工具。 骨角器包括魚叉、槍頭、箭頭等漁獵工具。陶器質地含砂,以拍墊法手製,器體外表常施以紅彩,多為素面,少有彩色繪紋和網印紋。 玉器使用發達,包含玉錛、玉玦、玉珮、玉環、管珠等,以人獸形玉玦最具特色。

卑南文化:

代表遺址:卑南遺址、富山遺址、加路蘭遺址、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掃叭遺址、公埔遺址。

卑南遺址總面積約估為八十公頃,重要部份至少有二十到三十公頃,是台灣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

出土的大量石棺群為卑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卑南遺址出土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三千至兩千年前的聚落和墓葬群。從出土物可知,此時期的人類製造石器、陶器、玉器的技術已達高水準。

石器方面包含大量石鎌、石刀、石杵等農具,還有狩獵用的矛和鏃。陶器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外表以素面、橙色系為主,紋飾不多但造型豐富,除容器之外,還有陶紡輪、陶槌、陶匙等實用工具及陶還裝飾品,也有陶偶、小型陶器等可能與精神生活有關的器物。

在出土的玉器方面,不僅數量多而且製造技術發達,在墓葬的石棺群中發現了大量精緻美觀的玉器陪葬品,如頭飾、耳飾、頸飾、胸飾等,其中玉器的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和西林地區。

金屬器時代代表文化

十三行文化:

代表遺址: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

十三行文化被認為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前身,是漢人進入本地區後所發現唯一的史前文化,分布廣泛。 十三行文化的初期繼承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發展,不同的遞型區域均有遺址分布,生活型態也已經和近代各台灣原住民相同。

此時期的人類以務農為生,種植稻米、番薯、芋頭等農作物,同時漁獵也相當發達,採貝和捕捉魚類,並且也狩獵鹿、山豬、羌、山羊等野生動物。

器物方面,石器無論在器型或數量上皆相對減少,而陶器數量則多,以紅褐色的夾砂陶為主。

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大量的煉鐵殘渣,顯示當時已經知道煉鐵的技術,而此文化為重要的特徵,就是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 發現的鐵器主要是鐵刀和鐵釘,也包含其他金屬器,主要是金、銀、銅質的裝飾品,而玻璃製品則包括了玻璃耳玦、玻璃手鐲、和玻璃珠等。

此文化階段的生產工具已經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大大增加了生產的效率。出土遺物中也發現了宋堂時期的古錢和中國的瓷器,也說明了十三行文化居民已經與中國東南沿岸的漁民,有商品的貿易交換。

十三行文化另一項特徵則是從地面價高的干欄式房屋。 十三行文化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朝西北的屈肢側身室外葬為主,常見的陪葬品有陶罐、青銅板、鐵刀等。 從無頭葬的出現可知,當時聚落或族群之間可能有戰爭或獵頭的行為。

課堂小考

  1. 目前台灣發現最早期的舊時器時代文化為何?
  2. 台灣新石器時代的代表文化為何?
  3. 台灣金屬器時代的代表文化為?
  4. ( )新石器時代被稱為「新石器革命」,表示此時期在經濟活動上有劃時代的進展。請問:使人類「採食」進展到「產食」,得以有閒暇發展更精緻的文化,是指下列那一革命性的進步?A石器用打製的方式產生 B已知埋葬死者,有宗教的觀念 C製作金屬器來盛裝物品 D開始農耕、畜牧,農業生產量大為提高。
  5. ( )陶器的發明可說相當的偶然,史前人類意外發現泥土經過火燒之後質地變硬,可用水煮裝盛物品,用途廣泛,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請問:陶器最早於哪一時期開始使用?A舊石器時代早期 B舊石器時代晚期 C 新石器時代 D 金屬器時代
  6. ( )舊石器時代的臺灣,人們居住在洞穴或岩蔭中,過這採集,狩獵和漁撈的生活,且已知用火與製作石器。下列哪一文化為此時期代表?A長濱文化 B卑南文化 C圓山文化 D大坌坑文化。
  • 宜靜、大雄、小夫、胖虎分別搭乘了時光機到古代探險,回來之後他們說出所見所聞。請根據他們說話的內容,填入與其相應的時期。(可複選)A舊石器石代晚期 B新石器時代早期 C新石器時代晚期 D金屬器時代
    1. ( )宜靜:我看到有些人在田裡耕種,有人用陶罐裝水,還有人用鐵製的魚鉤在河中捕魚。
    2. ( )大雄:我看到人們使用相當粗糙的打製石器在切割食物,他們大部分居往在岩蔭或洞穴中。
    3. ( )小夫:我看到有人配戴雕刻刻美的玉器,有人將則過世的親人放入石板棺中埋葬,並擺設許多陪葬品。
    4. ( )胖虎:我看到有人拿東西和外地民眾交換玻璃手環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