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隆寺: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4 行: | 第 4 行: | ||
法隆寺,又稱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是聖德太子於飛鳥時代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院,據傳始建於607年,但精確年代無從考證。法隆寺占地面積約18萬7千平方米,寺內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以來陸續累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建築及文物珍寶。 | 法隆寺,又稱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是聖德太子於飛鳥時代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院,據傳始建於607年,但精確年代無從考證。法隆寺占地面積約18萬7千平方米,寺內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以來陸續累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建築及文物珍寶。 | ||
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為世界遺產。1950年時法隆寺從法相宗獨立,現在是聖德宗的本山。 | 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為世界遺產。1950年時法隆寺從法相宗獨立,現在是聖德宗的本山。 | ||
+ | |||
+ | 推古天皇9年(601年),聖德太子在斑鳩地區建立斑鳩宮,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金堂「東間」內安置的銅造藥師如來坐像(國寶)的光背銘記有如下的記述:「用明天皇為祈禱自己病癒而起誓建立伽藍,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後去世,繼承其遺志的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在推古天皇15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書紀》上雖然載有其後的670年火災的紀錄,關於法隆寺創建沒有任何的記述。另外相傳是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傳到日本,並修建了法隆寺。 | ||
+ | 關於前文中的金堂藥師如來像疑點: | ||
+ | 佛像的樣式及鑄造技法上推測實際的製作年代應該是7世紀後半葉 | ||
+ | 607年時,日本是否存在藥師如來信仰? | ||
+ | 銘文中的用語不似當時 | ||
+ | 由此推斷,雕像並非銘文所記為607年鑄造。另外,金堂中央安置著記有「623年止利為聖德太子求冥福所造」等內容的光背銘的釋迦三尊像,比這更為古老的藥師如來像(如果它確實是在607年被鑄造的話)卻沒有被安置為主佛,而是在『東間』被設為側侍佛,也是不合常理之處。[來源請求] | ||
+ | 雖然存在諸多不明之處,但是法隆寺的創建時代,可追溯到7世紀前半葉聖德太子在世時這一點,通過發掘調查等已經得到了肯定。皇極天皇2年(643年),蘇我入鹿襲擊山背大兄王之際斑鳩宮被焚,法隆寺卻倖免無事。 | ||
+ | 日本書紀卷27載:「夏四月癸卯朔壬申 夜半之後 災法隆寺 一屋無餘 大雨雷震」(天智9年670年法隆寺被徹底焚毀沒有一間房間存留)。關於此記事的真偽,有人以為,現存法隆寺西院伽藍仍是聖德太子創建時的原物;另有觀點認為,670年火災後,法隆寺進行了重建。這兩種觀點針鋒相對引發了「再建/非再建爭論」。另外,通過發掘調査以及建築用材的採伐年代的科學調査推斷,現存法隆寺西院伽藍是670年火災後重建。 | ||
+ | 但是,皇極天皇2年(643年)上宮王家(聖德太子家)滅亡後,由誰主持的西院伽藍再建等眾多謎團仍未解開。火災前的舊伽藍即「若草伽藍」並非位於現存西院伽藍位置,而是在隔得很遠的東南方向。另外,現存西院伽藍幾乎是照南北方向中軸線建立。與此相對,舊伽藍的中軸線是朝西北方向大幅度傾斜的。再者,現存西院伽藍的土地是挖山脊將兩側山谷填埋平整而成,為何動用大規模土木工事將伽藍位置方位進行變更,仍不得而知。 | ||
+ | 再建時期雖然沒有明確的記録,從現存西院伽藍的建築,細部的様式等來看,金堂年代最為久遠,推測為7世紀末,持統天皇時期建立。五重塔年代稍後,中門、迴廊的建立又在其後。據《法隆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財帳》記載,中門的仁王像和五重塔初層安置的塑造雕刻群是和銅4年(711年)所製作,據推測,這一時期西院伽藍全體已經完成。另外,平安時代的《七大寺年表》上也記載了和銅年間法隆寺建成。 | ||
+ | 以八角堂的夢殿為中心的東院伽藍,是天平10年(738年)行信僧都為懷念追憶斑鳩宮舊地的聖德太子而建。 | ||
+ | 延長3年(925年)西院伽藍的大講堂、鐘樓燒毀,永享7年(1435年)南大門燒毀,雖然幾度遭遇這樣的火災,但幸運的是未曾有過燒盡全山的大火災,建築、佛像等各時代的眾多文化財產得以保存至今。 | ||
+ | 慶長年間(17世紀初)的豐臣秀賴,元祿至寶永年間(17世紀末—18世紀初頭)江戶幕府的5代將軍德川綱吉的生母桂昌院等人對伽藍進行了修建。 | ||
+ | 近代以後,受到「廢佛毀釋」的影響,寺院的維持變得困難,1878年(明治11年)管長千早定朝決定將聖德太子畫像(唐本御影)等300餘件寶物獻納當時的皇室,獲得了一萬元的賜與。這些寶物被稱為「法隆寺獻納寶物」,其中大部分被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法隆寺寶物館保管。 | ||
+ | 1934年(昭和9年)開始了「昭和大修理」對金堂、五重塔等諸堂宇進行了修理。「昭和大修理」長達半個世紀,即使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也未停止,1985年(昭和60年)舉行了完成記念法事。此間,1949年(昭和24年)修理解體工作中金堂發生火災,金堂初層內部柱子和壁畫被燒毀。依此為契機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 | ||
+ | 1981年(昭和56年)通過『昭和資財帳調査』,對寺內龐大的文化財產進行了再調査,有諸多新的發現。調査的成果『法隆寺の至宝-昭和資財帳』由小學館發行。 |
2016年10月19日 (三) 13:37的修訂版本
法隆寺,又稱斑鳩寺,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是聖德太子於飛鳥時代建造的佛教木結構寺院,據傳始建於607年,但精確年代無從考證。法隆寺占地面積約18萬7千平方米,寺內保存有大量自飛鳥時代以來陸續累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重要文化財產的建築及文物珍寶。 法隆寺分為東西兩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東院建有夢殿等,西院伽藍是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群。法隆寺建築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築物」之名義列為世界遺產。1950年時法隆寺從法相宗獨立,現在是聖德宗的本山。
推古天皇9年(601年),聖德太子在斑鳩地區建立斑鳩宮,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金堂「東間」內安置的銅造藥師如來坐像(國寶)的光背銘記有如下的記述:「用明天皇為祈禱自己病癒而起誓建立伽藍,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後去世,繼承其遺志的推古天皇和聖德太子在推古天皇15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書紀》上雖然載有其後的670年火災的紀錄,關於法隆寺創建沒有任何的記述。另外相傳是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傳到日本,並修建了法隆寺。 關於前文中的金堂藥師如來像疑點: 佛像的樣式及鑄造技法上推測實際的製作年代應該是7世紀後半葉 607年時,日本是否存在藥師如來信仰? 銘文中的用語不似當時 由此推斷,雕像並非銘文所記為607年鑄造。另外,金堂中央安置著記有「623年止利為聖德太子求冥福所造」等內容的光背銘的釋迦三尊像,比這更為古老的藥師如來像(如果它確實是在607年被鑄造的話)卻沒有被安置為主佛,而是在『東間』被設為側侍佛,也是不合常理之處。[來源請求] 雖然存在諸多不明之處,但是法隆寺的創建時代,可追溯到7世紀前半葉聖德太子在世時這一點,通過發掘調查等已經得到了肯定。皇極天皇2年(643年),蘇我入鹿襲擊山背大兄王之際斑鳩宮被焚,法隆寺卻倖免無事。 日本書紀卷27載:「夏四月癸卯朔壬申 夜半之後 災法隆寺 一屋無餘 大雨雷震」(天智9年670年法隆寺被徹底焚毀沒有一間房間存留)。關於此記事的真偽,有人以為,現存法隆寺西院伽藍仍是聖德太子創建時的原物;另有觀點認為,670年火災後,法隆寺進行了重建。這兩種觀點針鋒相對引發了「再建/非再建爭論」。另外,通過發掘調査以及建築用材的採伐年代的科學調査推斷,現存法隆寺西院伽藍是670年火災後重建。 但是,皇極天皇2年(643年)上宮王家(聖德太子家)滅亡後,由誰主持的西院伽藍再建等眾多謎團仍未解開。火災前的舊伽藍即「若草伽藍」並非位於現存西院伽藍位置,而是在隔得很遠的東南方向。另外,現存西院伽藍幾乎是照南北方向中軸線建立。與此相對,舊伽藍的中軸線是朝西北方向大幅度傾斜的。再者,現存西院伽藍的土地是挖山脊將兩側山谷填埋平整而成,為何動用大規模土木工事將伽藍位置方位進行變更,仍不得而知。 再建時期雖然沒有明確的記録,從現存西院伽藍的建築,細部的様式等來看,金堂年代最為久遠,推測為7世紀末,持統天皇時期建立。五重塔年代稍後,中門、迴廊的建立又在其後。據《法隆寺伽藍緣起並流記資財帳》記載,中門的仁王像和五重塔初層安置的塑造雕刻群是和銅4年(711年)所製作,據推測,這一時期西院伽藍全體已經完成。另外,平安時代的《七大寺年表》上也記載了和銅年間法隆寺建成。 以八角堂的夢殿為中心的東院伽藍,是天平10年(738年)行信僧都為懷念追憶斑鳩宮舊地的聖德太子而建。 延長3年(925年)西院伽藍的大講堂、鐘樓燒毀,永享7年(1435年)南大門燒毀,雖然幾度遭遇這樣的火災,但幸運的是未曾有過燒盡全山的大火災,建築、佛像等各時代的眾多文化財產得以保存至今。 慶長年間(17世紀初)的豐臣秀賴,元祿至寶永年間(17世紀末—18世紀初頭)江戶幕府的5代將軍德川綱吉的生母桂昌院等人對伽藍進行了修建。 近代以後,受到「廢佛毀釋」的影響,寺院的維持變得困難,1878年(明治11年)管長千早定朝決定將聖德太子畫像(唐本御影)等300餘件寶物獻納當時的皇室,獲得了一萬元的賜與。這些寶物被稱為「法隆寺獻納寶物」,其中大部分被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法隆寺寶物館保管。 1934年(昭和9年)開始了「昭和大修理」對金堂、五重塔等諸堂宇進行了修理。「昭和大修理」長達半個世紀,即使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也未停止,1985年(昭和60年)舉行了完成記念法事。此間,1949年(昭和24年)修理解體工作中金堂發生火災,金堂初層內部柱子和壁畫被燒毀。依此為契機制定了「文化財保護法」。 1981年(昭和56年)通過『昭和資財帳調査』,對寺內龐大的文化財產進行了再調査,有諸多新的發現。調査的成果『法隆寺の至宝-昭和資財帳』由小學館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