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婆與雪山神女雕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印度教名稱的起源) |
(→宗教演變) |
||
第 38 行: | 第 38 行: | ||
*:這些典籍當日只由婆羅門僧侶以口授方式代代相傳,並沒有文字紀錄。 | *:這些典籍當日只由婆羅門僧侶以口授方式代代相傳,並沒有文字紀錄。 | ||
===宗教演變=== | ===宗教演變=== | ||
− | *婆羅門教: | + | *婆羅門教:雅利安人以前是信婆羅門教實施種姓制度。人因為前生的業決定了這一世的階級。 |
− | *佛教: | + | *佛教:釋迦牟尼宣揚人人都有佛姓,眾生平等的佛教教義,一度成為印度教信仰的主流,更傳播到中國及亞洲各地。 |
*印度教:印度的本土信仰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教義去掉原有婆羅門教的糟粕變成了印度教,再度變成印度的主要信仰,將佛教趕出印度。印度教仍然奉行種性制度。 | *印度教:印度的本土信仰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教義去掉原有婆羅門教的糟粕變成了印度教,再度變成印度的主要信仰,將佛教趕出印度。印度教仍然奉行種性制度。 | ||
====教義==== | ====教義==== |
2015年11月27日 (五) 18:48的修訂版本
目錄
基本資料
- 地點:印度
- 時間:西元900年~西元1000年
- 使用材料:玄武岩
- 高度:184.2 cm
- 寬度:119.4 cm
- 長度:32 cm
- 經度:84.571144
- 緯度:20.045830
印度簡史
印度地圖
印度河文明
- 印度河流域文明時間於兩河流域文明之後、尼羅河流域文明,但是比商朝早一些。
- 考古學家在印度河發現摩亨佐 達羅和哈拉帕兩個古代城市的遺址,發現了大量印章、農作物、石器和青銅器遺蹟,猜測這個城市的人口在4萬左右。
- 兩個都市的中心都有一個人造的土墩,作用現在還不知道,考古學家們猜測這有可能是都市的市中心。城市的建築物以衛城為中心點呈網分布,有市場、市政建築、作坊、民居、儲存區和神廟。每座民居都圍繞著一個院子建蓋,有幾個房間、廁所和水井個一個。建築基本材料是用土磚。他們建立了發達的廢物處理系統,包括有蓋板的排水系統和倒垃圾的斜槽。
- 印度河流的農民都種植小麥、大麥、椰棗、木瓜和棉花。
- 他們還養了水牛在田裡幫忙。這一地區有許多手藝精湛的製陶人,他們用陶輪製作陶器,這在當時是一項嶄新的技術。哈拉帕人使用石器,並用青銅製作刀、武器、碗和雕像。
- 印度河文明持續了800年,尚未有人知道它是如何結束的,但是有幾種說法:河水泛濫、瘟疫、貿易或經濟或國內秩序崩潰等等。
雅利安人的文明
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有一支“雅利安”人,從中亞某處遷徙到印度,成為吠陀文化的創始人,他們的經典自然是《吠陀文集》,而文化中心在恆河流域。而原來在地的印度河文明因為某些不可確知的原因衰落和逐漸滅亡,而雅利安人遷徙進入印度後,從印度北部慢慢南移,在南移的過程中接觸到印度河文明的殘餘。這其中也許有局部的戰爭,但是雅利安遷徙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衰落卻是平行的關係。
雅利安人宗教信仰
- 自然崇拜
- 雅利安人拜自然神,他們相信神的恩典就可以得到幸福,所以對祭特別重視,有專有的祭司負責誦唱獻給諸神的讚美歌。
- 吠陀經: 把讚歌、祈禱文句、祭祀儀式及它們的解釋收集整理,便成為著名的《吠陀》經典。
依《吠陀》的內容可分為四種:- 《梨俱吠陀》 意譯《讚誦明論》,內容是說雅利安人移至印度五河地方的概況,並保存了讚美自然神的歌,歌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聖歌。
- 《沙摩吠陀》 意譯《歌詠明論》,收錄了所有僧侶司祭拜時的讚美歌,是祭祀用的聖典。
- 《夜柔吠陀》 意譯《祭祀明論》,是僧侶司祭拜時所朗誦念的禱文及咒語。
- 《阿闥婆吠陀》 意譯《禳災明論》,收錄了各種招福及禳災的儀式及咒語。
- 這四吠陀被稱為《吠陀》的本集,一向被教徒視為梵天的啟示,故此具有絕對的權威與恆久的價值。
- 《吠陀》續篇
- 其後,又由《吠陀》本集衍生出《婆羅門書》、《森林書》及《奧義書》等富有哲理的作品。
- 這些典籍當日只由婆羅門僧侶以口授方式代代相傳,並沒有文字紀錄。
宗教演變
- 婆羅門教:雅利安人以前是信婆羅門教實施種姓制度。人因為前生的業決定了這一世的階級。
- 佛教:釋迦牟尼宣揚人人都有佛姓,眾生平等的佛教教義,一度成為印度教信仰的主流,更傳播到中國及亞洲各地。
- 印度教:印度的本土信仰吸收了佛教,耆那教的教義去掉原有婆羅門教的糟粕變成了印度教,再度變成印度的主要信仰,將佛教趕出印度。印度教仍然奉行種性制度。
教義
不論婆羅門教,佛教,印度教都是以梵為中心的信仰,他們的神話與哲學屬於相同的系統,與閃族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有著根本上的不同。
- 梵:梵是宇宙本質及最高的精神,無私無偏,無須祭拜。
- 我:內在的自我,即靈魂,透過苦修可以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 業:所有行為都有累世不滅的影響,形成因果,會生生世世傳遞下去。有一句偈語「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就是講這個道理。
- 輪迴:從業和因果出發,生命便會轉世輪迴。印度教講三道輪迴解釋階級的起源。佛教講六道輪迴,鼓勵人斷除慾念,便能脫出輪迴進入涅槃。
印度教的信仰與意識型態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
印度教有大約10億人信仰,其中的九億五百萬人民居住在印度,僅次於擁有23億信徒的基督教與16億信徒的伊斯蘭教,雖然印度教信仰人數高於佛教的5億信徒,但是,普遍認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數集中在特定國家印度,因此普遍認為佛教比印度教更適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三大主神
梵天(四頭四手) | 辯才天 |
---|---|
毗濕奴(藍色騎大鵬金翅鳥) | 吉祥天 |
濕婆(額上有第三隻眼,全能型有三個頭) | 雪山神女 |
濕婆與雪山神女的神話
濕婆
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濕婆是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轉化)的職能,是印度民眾最為敬畏的神,由吠陀時代的天神樓陀羅演變而成。
各種印度文獻中都可以看到濕婆的故事。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有他的神話。但是在早期的吠陀經典中沒有提到他。早期文獻中,濕婆神的地位並不高,後來地位逐漸上升,成為印度教主神之一,與梵天、毗濕奴齊名。
傳說,其妻雪山神女從後面用雙手摀住濕婆雙目,瞬時從濕婆額頭出現第三隻眼。*雪山神女,印度教女神,主神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為雪山神的女兒,妹妹是恆河女神。按某些往世書的說法,她的前世是濕婆的第一個妻子娑提。娑提是生主之一的達剎的女兒,因其父反對其與濕婆結合而投火自焚。另一位大神毗濕奴將娑提的屍體切碎投向世界各地,後來轉生為雪山神女。
濕婆最強大的武器,額上的第三隻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在宇宙週期性的毀滅之際,他會用這隻眼睛殺死所有神和其他一切生物,他也曾隻眼將作惡多端的金、銀、鐵三座惡魔城市和引誘他脫離苦行的愛神燒成灰燼。
另外,他還有一柄稱作「阿賈伽瓦」的三叉戟,是閃電的象徵,標誌著濕婆是風暴之神;有一口劍;一張稱作「比那卡」的弓和一根稱作「卡特萬伽」棍棒。此外,還有3條蛇纏在他身上,能飛快地衝向敵人:一條蛇纏在他束起的頭髮中,一條蛇纏在他的肩上或頸上,另一條蛇構成他的聖線。除了這些武器之外,濕婆的大部分狀貌特徵都強調此神凶暴的方面,他就是這樣才每個人都認識他。
雪山女神
雪山神女印度教女神,主神濕婆的妻子。雪山神女為雪山神的女兒,妹妹是恆河女神。按某些往世書的說法,她的前世是濕婆的第一個妻子娑提。
娑提是生主之一的達剎的女兒,因其父反對其與濕婆結合而投火自焚(印度寡婦殉葬的習俗)。後來轉生為雪山神女。梵轉往世書說娑提曾親自對濕婆顯靈,告知後者她將以雪山神的女兒之形態復活。雪山神女為雪山神的女兒,妹妹是恆河女神,她的前世是濕婆的第一個妻子娑提。雪山神女轉世後仍然熱戀濕婆,並為了引起後者的注意而遷居到其修行地吉娑羅山上。但濕婆一心修行,對她不理不睬。其實這一結合還有更重要的實際目的,那就是希望濕婆能生出剷除妖魔的孩子,得以消滅強大的阿修羅多羅伽。
多羅伽虔敬地崇拜梵天,因此被梵天授予了強大的力量。甚至連大神毗濕奴都沒辦法收拾他,毗濕奴曾與多羅伽大戰了兩萬多年,也無法將他消滅。眾神只好希望雪山神女能為濕婆生下一個厲害的兒子,於是派愛神伽摩去拜託他們結婚。結果濕婆因修行被打擾而生氣,從額頭上的第三隻眼中噴出神火焰愛神燒成了灰。後來經愛神的妻子苦苦哀求,濕婆才讓愛神復活。愛神的行動失敗後,為感動濕婆,雪山神女立志要更加努力。濕婆得知此事便變成一個婆羅門前去試探雪山神女,濕婆變婆羅門的在雪山女面前拚命詆毀自己的本尊。但雪山神女全部反駁了這些謊言。濕婆終於被他打動了,於是與雪山神女結了婚,不久後生下了戰神室建陀和象頭神群主。室建陀率領天兵天將收拾了多羅伽。
濕婆為印度三大主神之一,主宰創造與毀滅,在此尊作工精美的調像中,濕婆之妻雪山神女坐在濕婆左膝上,腳邊伏著之相對應的神獸,濕婆歡喜牛難底,與雪山神女的聖獅。
印度教所謂的意指,徒因而常以此類雕塑提倡,協助信徒專心致志。 這件雕塑的用意,是讓人能夠與神親近讓人在某種意義上能夠與濕婆進行交流。
濕婆與雪山神女雕像,也是令人念念不忘。印度教徒相信,凡人在任何方面都無法超越神明。凡人的性別非男即女,諸神則陰陽合一,也就是說濕婆與雪山神女 集合雌雄於一身。印度教與其他信奉單一神明的一神論,或一神教不同,屬於多神信仰,且神明可以結為夫妻,諸神間的浪漫愛情,也是宗教的一部分。
因此,濕婆與雪山神女的結合,頗受稱頌。展覽研究報告中說,具體化的神明形象,使信眾在祈禱時更能專心。
社會等級制度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
儘管廢除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對特定的社會階層的從屬關係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等級制度的原則是,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
所有的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儘管等級制度起源於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並採納了等級劃分。甚至印度基督教中等級也很明顯。如今很多印度基督教堂里低等級的成員必須坐在後排。
由於等級森嚴,印度教中的低級派別淪為賤民,在社會上受到的壓迫,而印度法律無能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內的其他宗教
印度教名稱的起源
印度教是19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者創造的名詞,用來統稱印度的本土信仰。事實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義的區別相當大,甚至大於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之間的差異。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受到婆羅門教的影響,與佛教也頗有淵源,起源於上古時梵天傳給人類的《吠陀經》,印度的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去掉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糟粕然後形成了印度教。印度教不是只分布於南亞,在東南亞也有人信。
印度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
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迴。在該教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死了就是結束,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作的而決定重生後所做的角色。一個人的善良行為能使他升為婆羅門,邪惡行為則能令他墮為首陀羅、賤民甚至畜生。印度教具有強烈的封閉性宗教特色:不鼓勵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勵外國人入籍印度;印度人生來即被視為印度教徒,外國人則不被視為印度教徒;沒有後天加入印度教的觀念,也沒有叛教的觀念。
西元900年世界局勢圖
參考資料
- 關鍵字中英對照
- 濕婆:shiva
- 雪山神女:parvati
- 雕塑:sculp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