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臺灣/解嚴時期: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其他) |
(→國際) |
||
(未顯示5位用戶所作出之23次版本) | |||
第 17 行: | 第 17 行: | ||
===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 | ===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 | ||
− | + | 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 | |
− | + | 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 當屆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 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 民黨提名的李登輝、連戰當選,成為台灣首位民選的正、副總統。 | |
==經濟== | ==經濟== | ||
+ | |||
===APEC是什麼?=== | ===APEC是什麼?=== | ||
+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是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目前共23個成員和3個觀察員。 | ||
+ |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這也標誌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 | ||
+ | *1993年6月,該合作會議被正式命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 ||
+ |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台北和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 ||
+ | |||
===APEC作用和影響力=== | ===APEC作用和影響力=== | ||
+ | *APEC覆蓋的人口達26億,大概是全球人口的40%。 | ||
+ | *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和超過19萬億美元,約是占世界的56% | ||
+ | *貿易額約占世界總量48%。在全球經濟活動裡有很重要的地位。 | ||
+ | |||
===主要議題有哪些內容=== | ===主要議題有哪些內容=== | ||
+ | APEC主要討論與全球及區域經濟有關的議題,如促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實施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金融穩定和改革,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等。如今APEC也開始介入一些與經濟相關的其他議題,如反恐、衛生、能源、反腐敗、備災和文化合作等。 | ||
+ | |||
===如何運行=== | ===如何運行=== | ||
+ | *APEC在5個層次的運作機構組成。 | ||
+ |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顧名思義,國家領導人間舉行,每年一次。 | ||
+ | *部長級會議:分為APEC部長級會議和APEC專業部長級會議。部長級會議實際是「雙部長」會,即各成員的外交部長(中國香港和中華台北除外)和經濟部長(或者外貿部長、商業部長等)會議,每年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舉行。 | ||
+ | *高官會:是APEC的協調機構,對上向部長級會議負責,對下總體協調APEC各委員會和工作組的工作,是APEC的核心機制。每年舉行3-4次會議。一般由各成員司局級或大使級官員組成,提出議題,相互交換意見,然後提交部長會議討論。因此,有人把高官會議稱為部長會議的「實際工作部門」。 | ||
+ | *委員會:隸屬高官會管轄,共 4個,分別為:貿易和投資委員會(CTI),經濟委員會(EC),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SCE)和預算管理委員會(BMC)。 | ||
+ | *秘書處:為APEC各層次的活動提供支持與服務。秘書處負責人為執行主任,由APEC當年的東道主指派。 | ||
==社會文化教育== | ==社會文化教育== | ||
===原住民正名運動=== | ===原住民正名運動=== | ||
− | * | + | *最早是由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自1984年開始發起的,指臺灣原住民族向中華民國政府所提出的「正名」要求。其中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中華民族的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部落地方命名等。最後運動在1994年8月1日,經過國民大會修憲後再憲法增修條文終將「山胞」修正為「原住民」 |
===高齡化社會=== | ===高齡化社會=== | ||
− | * | + | *台灣在1993年2月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估計台灣將在2017年達到14%,成為「高齡社會」,遠比歐美國家快得多。 |
+ | |||
===四一〇教育改革大遊行=== | ===四一〇教育改革大遊行=== | ||
− | * | + | *台灣數個民間團體於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並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持續推動,引起社會各界廣大迴響。其提出的四項訴求分別為: |
+ | *#落實小班小校 | ||
+ | *#廣設高中大學 | ||
+ | *#推動教育現代化 | ||
+ | *#制定教育基本法 | ||
+ | 此次大遊行後來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而四項訴求也成為後來教育改革的主軸。 | ||
+ | |||
===實施全民健保=== | ===實施全民健保=== | ||
*時間:1995年3月 | *時間:1995年3月 | ||
− | * | + | *全民健康保險,一般簡稱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一種強制性保險的福利政策。 |
− | * | + | *直接優點:若中華民國國民若身患重病,可以大幅減少家庭及個人財務負擔,尤其是在病患一旦罹患重症(例如癌症),除了少部份自費負擔外大多數醫療費用都有高額的補助。 |
==中國== | ==中國== | ||
===三通=== | ===三通=== | ||
− | + | *1949年中華民國遷台後,基於政治與軍事理由,兩岸斷絕了交通往來。 | |
+ | *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提出兩岸應該立即「通商、通郵、通航」,是為三通。 | ||
+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後不久立即開放台灣人民到中國大陸觀光及探親。 | ||
===天安門事件=== | ===天安門事件=== | ||
− | + | *時間: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作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波) | |
+ | *地點:北京市天安門廣場附近地區 | ||
+ | *經過:起初是北京各高校大學生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後來演變成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運動,最終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頒布北京市戒嚴令、解放軍清場,似乎有巨大人員傷亡。香港朱耀明,司徒華組織黃雀行動救走柴玲,封從德等學生領袖而告終。 | ||
==國際== | ==國際== | ||
#曼德拉 | #曼德拉 | ||
− | #*臺灣解嚴時期時,南非的第一任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總統,人們視他為南非的國父,他也是南非著明的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他在1993年- | + | #*臺灣解嚴時期時,南非的第一任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總統,人們視他為南非的國父,他也是南非著明的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他在1993年-1997年擔任總統。 |
#兩德統一 | #兩德統一 | ||
#*而且在另外一個地方發生了兩德統一,意思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通過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 | #*而且在另外一個地方發生了兩德統一,意思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通過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 | ||
+ | |||
==其他== | ==其他== | ||
921大地震 | 921大地震 | ||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台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台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乃台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台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台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乃台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 ||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 ||
+ | *1999年9月27日,行政院成立「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
2015年6月1日 (一) 09:42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政治
解嚴
1987年(民國76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頒布總統令,宣告台灣地區自同年7月15日凌晨零時起解嚴,解除在台灣本島、澎湖與其它附屬島嶼實施的戒嚴令 (簡稱「解嚴」),在台灣實施達38年 又2個月的戒嚴令自此走入歷史。
而接近中國大陸的福建省金門縣、連江縣的戒嚴(戰地政務)則到1991年(民國80年)宣布金門縣解嚴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止改行地方自治後才解除,共長達近43年。
解除戒嚴對台灣社會帶來以下影響:
- 軍事管制範圍縮減,行政、司法機關職權普遍擴張。
- 平民不受軍法審判。
- 出版自由、開放報禁
- 1987年(民國76年)11月5日,開放人民組織政治團體,直到1989年(民國78年)1月20日,各政治團體均得依法自由成立,「並從事選舉自由活動」。開放民眾登記政治團體,人民可依法組黨結社、組織參加集會遊行及從事政治活動。
- 解嚴後許多事項政府不再實行管制,各主管機關行政裁量權必須以法律為依據。
野百合運動
是台灣在1990年3月16日至3月22日發生的學生運動。在該次運動中,人數最多時曾經有將近6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靜坐,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不但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生抗議行動,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著相當程度的影響。
19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
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 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 當屆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 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 民黨提名的李登輝、連戰當選,成為台灣首位民選的正、副總統。
經濟
APEC是什麼?
-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是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目前共23個成員和3個觀察員。
- 1989年11月5日至7日,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西蘭和東盟6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首屆部長級會議,這也標誌著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成立。
- 1993年6月,該合作會議被正式命名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 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國家身份,台北和香港以地區經濟體名義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APEC作用和影響力
- APEC覆蓋的人口達26億,大概是全球人口的40%。
- 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和超過19萬億美元,約是占世界的56%
- 貿易額約占世界總量48%。在全球經濟活動裡有很重要的地位。
主要議題有哪些內容
APEC主要討論與全球及區域經濟有關的議題,如促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實施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金融穩定和改革,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等。如今APEC也開始介入一些與經濟相關的其他議題,如反恐、衛生、能源、反腐敗、備災和文化合作等。
如何運行
- APEC在5個層次的運作機構組成。
-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顧名思義,國家領導人間舉行,每年一次。
- 部長級會議:分為APEC部長級會議和APEC專業部長級會議。部長級會議實際是「雙部長」會,即各成員的外交部長(中國香港和中華台北除外)和經濟部長(或者外貿部長、商業部長等)會議,每年的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舉行。
- 高官會:是APEC的協調機構,對上向部長級會議負責,對下總體協調APEC各委員會和工作組的工作,是APEC的核心機制。每年舉行3-4次會議。一般由各成員司局級或大使級官員組成,提出議題,相互交換意見,然後提交部長會議討論。因此,有人把高官會議稱為部長會議的「實際工作部門」。
- 委員會:隸屬高官會管轄,共 4個,分別為:貿易和投資委員會(CTI),經濟委員會(EC),經濟技術合作高官指導委員會(SCE)和預算管理委員會(BMC)。
- 秘書處:為APEC各層次的活動提供支持與服務。秘書處負責人為執行主任,由APEC當年的東道主指派。
社會文化教育
原住民正名運動
- 最早是由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自1984年開始發起的,指臺灣原住民族向中華民國政府所提出的「正名」要求。其中運動訴求除了要求修改過去中華民族的定義而稱之為「山地同胞」的用法外,還包括有恢復傳統人名使用以及恢復部落地方命名等。最後運動在1994年8月1日,經過國民大會修憲後再憲法增修條文終將「山胞」修正為「原住民」
高齡化社會
- 台灣在1993年2月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估計台灣將在2017年達到14%,成為「高齡社會」,遠比歐美國家快得多。
四一〇教育改革大遊行
- 台灣數個民間團體於1994年4月10日發起大遊行活動,並成立四一O教改聯盟持續推動,引起社會各界廣大迴響。其提出的四項訴求分別為:
- 落實小班小校
- 廣設高中大學
- 推動教育現代化
- 制定教育基本法
此次大遊行後來被視為台灣教改的起點,而四項訴求也成為後來教育改革的主軸。
實施全民健保
- 時間:1995年3月
- 全民健康保險,一般簡稱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一種強制性保險的福利政策。
- 直接優點:若中華民國國民若身患重病,可以大幅減少家庭及個人財務負擔,尤其是在病患一旦罹患重症(例如癌症),除了少部份自費負擔外大多數醫療費用都有高額的補助。
中國
三通
- 1949年中華民國遷台後,基於政治與軍事理由,兩岸斷絕了交通往來。
- 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提出兩岸應該立即「通商、通郵、通航」,是為三通。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後不久立即開放台灣人民到中國大陸觀光及探親。
天安門事件
- 時間: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作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風波)
- 地點:北京市天安門廣場附近地區
- 經過:起初是北京各高校大學生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後來演變成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運動,最終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頒布北京市戒嚴令、解放軍清場,似乎有巨大人員傷亡。香港朱耀明,司徒華組織黃雀行動救走柴玲,封從德等學生領袖而告終。
國際
- 曼德拉
- 臺灣解嚴時期時,南非的第一任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總統,人們視他為南非的國父,他也是南非著明的反種族隔離革命家,政治家,慈善家,他在1993年-1997年擔任總統。
- 兩德統一
- 而且在另外一個地方發生了兩德統一,意思就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1990年10月3日通過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
其他
921大地震
- 921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當地時間)發生於台灣中部山區的逆斷層型地震,造成台灣全島均感受到嚴重搖晃,共持續102秒,乃台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 此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51,711間房屋全倒,53,768間房屋半倒。不但人員傷亡慘重,也震毀許多道路與橋樑等交通設施、堰壩及堤防等水利設施,以及電力設備、維生管線、工業設施、醫院設施、學校等公共設施,更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與土壤液化災害,其中又以台灣中部受災最為嚴重。台鐵西部幹線一度全面停駛,亦有多數客運公司暫時停駛。
- 1999年9月27日,行政院成立「九二一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