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歷史/柯智懷: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主題解說
智慧與人類演化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7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http://jendo.org/~%E6%9F%AF%E6%99%BA%E6%87%B7/svg/%E5%9C%B0%E7%90%83%E5%B9%B4%E8%A1%A8.php 大SVG(以億年前為單位)]
 
*[http://jendo.org/~%E6%9F%AF%E6%99%BA%E6%87%B7/svg/%E5%9C%B0%E7%90%83%E5%B9%B4%E8%A1%A8.php 大SVG(以億年前為單位)]
 
*[http://jendo.org/~%E6%9F%AF%E6%99%BA%E6%87%B7/svg/%E5%9C%B0%E7%90%83%E8%BF%91%E6%9C%9F%E5%B9%B4%E8%A1%A8.php 小SVG(以百萬年前為單位)]
 
*[http://jendo.org/~%E6%9F%AF%E6%99%BA%E6%87%B7/svg/%E5%9C%B0%E7%90%83%E8%BF%91%E6%9C%9F%E5%B9%B4%E8%A1%A8.php 小SVG(以百萬年前為單位)]
 +
*人類年表(以萬年前為單位)
 
==大型隕石撞擊==
 
==大型隕石撞擊==
 
===發現===
 
===發現===
第 73 行: 第 74 行:
 
#演化出焦點視覺後,靈長目演化出強壯的臉部肌肉,能做出更豐富的表情,使靈長類有社會化和複雜分工的能力。
 
#演化出焦點視覺後,靈長目演化出強壯的臉部肌肉,能做出更豐富的表情,使靈長類有社會化和複雜分工的能力。
 
#靈長類也在樹上演化出彩色視覺以辨認果實。
 
#靈長類也在樹上演化出彩色視覺以辨認果實。
 +
==靈長類適應草原生活==
 +
#七百萬年前,印度次大陸碰撞歐亞板塊,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大幅改變地球氣候。
 +
#非洲的低緯度森林與雨林消失,被草原和沙漠取代。
 +
#樹木消失後,靈長類演化為雙腳站立,並逐步直立,以在廣闊的草原上得到更多的食物。
 +
#早期人類有食用掠食者所獵動物剩肉的匠人,以及
 +
 
==主題解說==
 
==主題解說==
[[File:化學式-臭氧、雙氧水、石油|thumb|左上起順時鐘,石油的成分苯(C<sub>6</sub>H<sub>6</sub>),甲烷(CH<sub>4</sub>),丁烷(C<sub>4</sub>H<sub>10</sub>),乙烷(C<sub>6</sub>H<sub>6</sub>),乙烯(C<sub>2</sub>H<sub>4</sub>),丙烷(C<sub>3</sub>H<sub>8</sub>)和乙炔(C<sub>2</sub>H<sub>2</sub>),別名雙氧水的過氧化氫(H<sub>2</sub>O<sub>2</sub>),以及具有共振結構而無法以分子模型表現的臭氧(O<sub>3</sub>)
+
[[File:化學式-臭氧、雙氧水、石油.jpg|thumb|自左向右,第一排,石油的成分苯(C<sub>6</sub>H<sub>6</sub>),甲烷(CH<sub>4</sub>),丁烷(C<sub>4</sub>H<sub>10</sub>),乙烷(C<sub>6</sub>H<sub>6</sub>),乙烯(C<sub>2</sub>H<sub>4</sub>);第二排,另外兩種石油成分丙烷(C<sub>3</sub>H<sub>8</sub>)和乙炔(C<sub>2</sub>H<sub>2</sub>),別名雙氧水的過氧化氫(H<sub>2</sub>O<sub>2</sub>),以及具有共振結構而無法以分子模型表現的臭氧(O<sub>3</sub>)]]
 
===過氧化氫的生成===
 
===過氧化氫的生成===
 
水分子先遭紫外線電解,然後單獨的氧原子與其他水分子結合,生成過氧化氫。
 
水分子先遭紫外線電解,然後單獨的氧原子與其他水分子結合,生成過氧化氫。
第 93 行: 第 100 行:
  
 
===石油的生成===
 
===石油的生成===
 +
(維基百科)
 +
 +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中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
 +
 +
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範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
==骨骼與肌肉與人類演化==
 +
==飲食與人類演化==
 +
==智慧與人類演化==
 +
==古代水陸分佈==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600moll.jpg' width=600px /><br/>6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與泛非洋<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560moll.jpg' width=600px /><br/>5.6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從潘諾西亞大陸分裂<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540moll.jpg' width=600px /><br/>5.4億年前,巨神海在三個陸塊間擴張<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500moll.jpg' width=600px /><br/>5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開始向東南漂移;地質學家從此開始稱潘諾西亞大陸為岡瓦那大陸<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470moll.jpg' width=600px /><br/>4.7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達到分裂的極點<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450moll.jpg' width=600px /><br/>4.5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開始重新合併,巨神海收縮<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430moll.jpg' width=600px /><br/>4.3億年前,巨神海消失,勞倫西亞大陸形成,勞倫西亞與岡瓦那大陸之間的泛非洋殘餘成為古忒提斯洋<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400moll.jpg' width=600px /><br/>4億年前,岡瓦那大陸重新向西北漂移,往勞倫西亞大陸的方向移動<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340moll.jpg' width=600px /><br/>3.4億年前,勞倫西亞與岡瓦那大陸相接,盤古大陸的雛形出現<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300moll.jpg' width=600px /><br/>3億年前,盤古大陸初步成形,但西伯利亞大陸仍在向外漂移<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280moll.jpg' width=600px /><br/>2.8億年前,西伯利亞大陸開始向內漂移<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260moll.jpg' width=600px /><br/>2.6億年前,西伯利亞大陸與原勞倫西亞大陸合併,形成盤古大陸<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220moll.jpg' width=600px /><br/>2.2億年前,盤古大陸達到合併的極點<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200moll.jpg' width=600px /><br/>2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重新分裂,首先是作為歐亞大陸雛形的原西伯利亞大陸<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150moll.jpg' width=600px /><br/>1.5億年前,剩餘的盤古大陸一分為三,北美大陸、南美—非洲大陸以及印度—澳洲—南極大陸<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120moll.jpg' width=600px /><br/>1.2億年前,印度、澳洲與南極洲分裂<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105moll.jpg' width=600px /><br/>1億年前,南美洲與非洲分裂<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35moll.jpg' width=600px /><br/>3千5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碰撞歐亞大陸,促成喜瑪拉雅造山運動<br/>
 +
<img src='http://www.glyfac.buffalo.edu/mib/course/Figures/NAUBlakelyPT/000present.jpg' width=600px /><br/>現在的世界地圖<br/>

2019年1月3日 (四) 12:01的最新修訂版本

大型隕石撞擊

發現

  • 地球形成早期,地球軌道上隕石的量比現在要多出許多。地球曾數次被直徑數百公里的巨大隕石撞擊。
  • 大型隕石的撞擊可以融化地表,蒸發海洋,噴射地殼飛離地表。
  • 相當基礎的原核生物這個時期已經發展出來了。

問題

  • 在那之前發展出來的基礎生命與現在的生命有沒有直接關聯?
  • 還是說那之前發展出來的生命已經遭遇了隕石浩劫而滅絕,現在的是另外一批重新發展出來的?
    • 如果有直接關聯的話,生命能不能活過這樣的浩劫?
    • 考慮三個基本問題:
      1. 哪裡可以成為生命的避難所?
      2. 生命能夠來到這個避難所嗎?
      3. 生命能躲在這個避難所裡直到災難過去嗎?

回答

  1. 地表和地幔之間,有一個溫度低於蛋白質分解溫度50度的安全區,深達地下三千公尺,在那裏地幔的熱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當隕石撞擊時,熱能只能傳達一千公尺深,然後就停了下來。如果生物能來到兩三千公尺的地下深處,這裡就能成為生命的避難所。
  2. 地質學家在從深兩三千公尺的礦坑帶回岩石、礦物樣本以後,在其中發現了生命的證據,許多種類在地表上未有發現,故生命可達如此深度的假設,有證據支持。
  3. 生物學家對古鹽礦石中密封數百萬年的微生物進行培養實驗,發現供給營養一個月後,微生物復活並重新繁衍。像這樣的微生物可能得以躲藏在避難所中極長的時間,重回地表而存續下去。

雪球地球

發現

  • 散落地球各地的「迷路石」是被冰河流動影響而出現在成份相異地表處的岩石。通常是從附近的山上掉下來的。
  • 熔岩凝固後,熔岩內磁性分子的指向就永久固定。從永久固定的方向可以導出熔岩凝固時所在的緯度。
  • 依據磁性分子指向分析的結果,在某些迷路石樣本中找到熔岩凝固時的緯度接近赤道的例子,因而導出地球曾一度到赤道附近都有冰河覆蓋的理論。

時間軸

第一次冰封期

約在23億年前發生,20億年前結束。

  1. 在藍綠藻出現之前,甲烷桿菌使用海底熱泉輸出的營養成份產生甲烷,為當時地球的主要溫室氣體。
  2. 藍綠藻出現後,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氧氣再進一步與甲烷反應,導致甲烷轉變為二氧化碳。
    CH4+O2→CO2+2H2O
  3. 由於甲烷的溫室作用比二氧化碳強22倍以上,甲烷被二氧化碳取代以後,地球的氣溫就急遽下降,開始冰封。
  4. 冰封時期火山還在繼續活動,而火山爆發釋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5. 因為海洋冰封了,所以原本應該像今天一樣溶入海水的二氧化碳只能堆積在空中。
  6. 二氧化碳最終不斷堆積,約為今天的兩、三百倍,達到了過去甲烷能產生的溫室效果,使冰層融化,結束雪球地球。
  7. 解除冰封後,綠藻等光合作用生物從熱泉返回全球海洋,使用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製造大量的氧氣,可形成胞器、粒線體,促成真核生物的出現。

第二次冰封期

約在7.5億年前發生,5.8億年前結束。

  1. 岩石風化會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冰層覆蓋的岩石不會被風化。
    CO2+H2O+CaCO3→Ca(HCO3)2
  2. 但羅迪尼亞超大陸收聚到赤道附近,幾乎沒有任何冰層覆蓋在大陸上,無法阻斷岩石的風化。
  3. 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超過了火山爆發補充的速度。長期累積導致地球再次冰封。
  4. 因為海洋冰封了,所以原本應該像今天一樣溶入海水的二氧化碳只能堆積在空中;陸地也被冰封了,所以不會風化消耗二氧化碳。
  5. 像前一次冰封期一樣結束。
  6. 解除冰封後,大量的二氧化碳給予更多能讓光合作用生物產生氧氣的機會,大量的氧氣讓真核生物能夠巨大化,促成大型生物的產生,首先是艾迪卡拉生物群,然後是寒武紀大爆發。

泥盆紀大滅絕與動物登陸

發現

  1. 第二次冰封期結束允許臭氧層形成後,地面不再受太陽輻射直接侵襲,植物開始登陸。其中古羊齒蕨於泥盆紀登陸,為最早的陸生樹木。
  2. 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當時的古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與阿瓦隆尼亞三大陸塊逐漸合併形成超大陸,原本位於各大陸之間的巨神海不斷閉合,導致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大幅減少,許多生物,特別是無法移動的珊瑚、海綿、海葵等,接二連三滅絕,剩餘生物之間的競爭也會變得激烈。
  3. 泥盆紀末期,古生代具主導地位的海洋生物三葉蟲演化出許多棘刺等自衛形態,顯示海洋中的競爭確實愈發劇烈。

時間軸

  1. 應隨競爭的劇化,巨型盾皮魚類出現,以弱勢、行動緩慢且體型細小的硬骨魚為食。泥盆紀初期,絕大多數的脊椎動物是盾皮魚綱,硬骨魚沒有空間演化。
  2. 大陸碰撞帶動了造山運動,使高聳的加里東山脈產生。高山阻擋雲層的流通,在山壁上產生降雨匯集於山腳,產生了河流,在古羊齒蕨森林的伴隨下形成了河流生態系。
  3. 無法在海洋的激烈競爭中生存的硬骨魚類移入淡水生態系。古羊齒蕨的落葉也為河流帶來了重要的養分。
  4. 當時的河流類似今日雨林形態,會有乾季和雨季,因而有魚類演化出肺部,在河水含氧量極低的乾季時,可將口部伸出水中獲取氧氣。
  5. 隨時間經過,河流生態系中也開始出現大型掠食者,某些小型魚類為了躲避這些掠食者,演化出前肢狀的魚鰭,可撥開古羊齒蕨的連枝落葉,在狹縫中躲避大型掠食者的攻擊。這就是元祖的兩棲類動物,棘螈。
  6. 棘螈後代的四肢後來變得越來越適合用於在陸地上移動,脊椎動物逐漸進駐陸地。
  7. 部分硬骨魚的肺演化為魚膘,允許其在水中懸浮,重回海洋後,淘汰了必須不停移動才不會下沉的盾皮魚。

二疊紀大滅絕、哺乳動物與爬蟲類的氣囊

時間軸

  1. 二疊紀,盤古大陸形成,大量海洋板塊受到擠壓,沉入地下,融成岩漿,最後匯聚成一股1000公里長的熔岩柱噴發,地球溫度升高,深海封著甲烷的水合冰熔解,釋放大量溫室氣體,造成超級溫室效應。
  2. 甲烷與空氣中的氧產生反應,氧含量大幅減少。
  3. 為了適應低氧的環境,原生哺乳類動物肋骨後退,演化出橫隔膜、更大的肺部、胎生與哺乳,與爬蟲類分化。
  4. 爬蟲類則演化出氣囊,大大提高呼吸效率,促成爬蟲動物的巨大化、恐龍的出現,並為未來鳥類的飛行能力打下基礎。

盤古大陸的分離、靈長類與眼部進化

時間軸

  1. 恐龍受隕石撞擊而滅絕後,原本四處躲藏的小型哺乳類出現發展空間,恐龍的後代恐冠鳥等巨鳥在各大陸稱霸,成為陸地上最兇猛的掠食者。
  2. 亞洲與歐洲隔著海,與美洲隔著冰橋,阻隔其他大陸上的巨型鳥類,使哺乳動物有演化為掠食者的空間。
  3. 五千五百萬年前,地殼運動造成氣溫上升,亞洲和美洲之間的冰橋環境變得不那麼惡劣,使肉食哺乳類移入其他大陸,許多巨鳥物種受獵食滅絕。
  4. 全球暖化也使適應寒冷的針葉林大量消失。闊葉林變高,樹冠出現,靈長類不用冒著被捕食的危險下到地面,得以大量繁衍並演化。靈長類的雙眼由兩側移向前方,產生立體視覺,得以準確測量樹枝間的距離,有助於在樹間跳躍遷移。
  5. 三千三百萬年前南極和澳洲分離,改變世界洋流,南極開始冰封。氣溫降低、海平面下降,闊葉林退到赤道附近,激化生物間的競爭。靈長類演化出眼窩壁和中央窩,產生焦點視覺,使其能夠比同類花費更少的時間覓食,有利於在氣溫低、食物來源減少的時期生存。
  6. 演化出焦點視覺後,靈長目演化出強壯的臉部肌肉,能做出更豐富的表情,使靈長類有社會化和複雜分工的能力。
  7. 靈長類也在樹上演化出彩色視覺以辨認果實。

靈長類適應草原生活

  1. 七百萬年前,印度次大陸碰撞歐亞板塊,喜馬拉雅山脈隆起,大幅改變地球氣候。
  2. 非洲的低緯度森林與雨林消失,被草原和沙漠取代。
  3. 樹木消失後,靈長類演化為雙腳站立,並逐步直立,以在廣闊的草原上得到更多的食物。
  4. 早期人類有食用掠食者所獵動物剩肉的匠人,以及

主題解說

自左向右,第一排,石油的成分苯(C6H6),甲烷(CH4),丁烷(C4H10),乙烷(C6H6),乙烯(C2H4);第二排,另外兩種石油成分丙烷(C3H8)和乙炔(C2H2),別名雙氧水的過氧化氫(H2O2),以及具有共振結構而無法以分子模型表現的臭氧(O3)

過氧化氫的生成

水分子先遭紫外線電解,然後單獨的氧原子與其他水分子結合,生成過氧化氫。

  1. 一莫耳是6.02214129*1023顆分子。
  2. 電解一莫耳的水分子需要285.8千焦耳的能量。
    H2O+E→H2+O
  3. 結合氧原子與水分子以生成一莫耳的過氧化氫分子需要98.2千焦耳的能量。
    H2O+O+E→H2O2
  4. 生成一莫耳的過氧化氫分子所需的總能量是384千焦耳。
    285.8+98.2=384.0
  5. 使用普朗克公式「能量=普朗克常數/頻率」計算能達到所需能量的最小電磁波頻率,得到9.6233*108兆赫,即9.6233*1014赫茲
  6. 得出能達到所需能量的電磁波最小頻率值屬於紫外線,包含8*1014赫茲到3*1016赫茲之間的頻段。

臭氧的生成

氧分子遭紫外線分解,產生自由的氧原子,和其他的氧分子結合,產生臭氧。

O2+E→O+O
O2+O+E→O3

石油的生成

(維基百科)

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像煤和天然氣一樣,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按照這個理論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的。(陸上的植物則一般形成煤。)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有機物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它們逐漸轉化,首先形成臘狀的油頁岩,後來退化成液態和氣態的碳氫化合物。由於這些碳氫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輕,它們向上滲透到附近的岩層中,直到滲透到上面緊密無法滲透的、本身則中空的岩層中。這樣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通過鑽井和泵取人們可以從油田中獲得石油。

地質學家將石油形成的溫度範圍稱為「油窗」。溫度太低石油無法形成,溫度太高則會形成天然氣。雖然石油形成的深度在世界各地不同,但是「典型」的深度為四至六千米。由於石油形成後還會滲透到其它岩層中去,因此實際的油田可能要淺得多。因此形成油田需要三個條件:豐富的源岩,滲透通道和一個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層構造。

骨骼與肌肉與人類演化

飲食與人類演化

智慧與人類演化

古代水陸分佈


6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與泛非洋

5.6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從潘諾西亞大陸分裂

5.4億年前,巨神海在三個陸塊間擴張

5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開始向東南漂移;地質學家從此開始稱潘諾西亞大陸為岡瓦那大陸

4.7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達到分裂的極點

4.5億年前,阿瓦隆尼亞、巴爾提卡和西伯利亞大陸開始重新合併,巨神海收縮

4.3億年前,巨神海消失,勞倫西亞大陸形成,勞倫西亞與岡瓦那大陸之間的泛非洋殘餘成為古忒提斯洋

4億年前,岡瓦那大陸重新向西北漂移,往勞倫西亞大陸的方向移動

3.4億年前,勞倫西亞與岡瓦那大陸相接,盤古大陸的雛形出現

3億年前,盤古大陸初步成形,但西伯利亞大陸仍在向外漂移

2.8億年前,西伯利亞大陸開始向內漂移

2.6億年前,西伯利亞大陸與原勞倫西亞大陸合併,形成盤古大陸

2.2億年前,盤古大陸達到合併的極點

2億年前,盤古大陸開始重新分裂,首先是作為歐亞大陸雛形的原西伯利亞大陸

1.5億年前,剩餘的盤古大陸一分為三,北美大陸、南美—非洲大陸以及印度—澳洲—南極大陸

1.2億年前,印度、澳洲與南極洲分裂

1億年前,南美洲與非洲分裂

3千5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碰撞歐亞大陸,促成喜瑪拉雅造山運動

現在的世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