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張又懿: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法國大革命) |
(→史特拉斯堡座堂=) |
||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31次版本) | |||
第 84 行: | 第 84 行: | ||
法國革命的這種激進性還有一種歷史的功績,也是不容抹煞的,就是對平等價值的執著追求。 大革命不僅徹底搗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從而為以後人民主權在法國的實現開闢了道路。 同時它還在世界歷史的層面上,做出了一項英、美革命所不能企及的貢獻,這就是它以空前的力度高揚了民主的正當性,這是英國革命、美國革命這種小革命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法國大革命才做到了。 | 法國革命的這種激進性還有一種歷史的功績,也是不容抹煞的,就是對平等價值的執著追求。 大革命不僅徹底搗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從而為以後人民主權在法國的實現開闢了道路。 同時它還在世界歷史的層面上,做出了一項英、美革命所不能企及的貢獻,這就是它以空前的力度高揚了民主的正當性,這是英國革命、美國革命這種小革命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法國大革命才做到了。 | ||
− | + | <p align="right">摘自《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的影響》</p> | |
===法國 20 個大區=== | ===法國 20 個大區=== | ||
第 110 行: | 第 110 行: | ||
===五位著名的法國人=== | ===五位著名的法國人=== | ||
+ | ====瑪麗·居禮==== | ||
+ |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法語:Marie Curie)或居禮夫人(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另一位為鮑林,獲得化學獎及和平獎)及唯一的女性,是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禮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 ||
+ | <videoflash>w6JFRi0Qm_s</videoflash> | ||
+ | ====路易.巴斯德==== | ||
+ | 路易·巴斯德(法語: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說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菌原論)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 「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他和費迪南德·科恩以及羅伯特·科赫一起開創了細菌學,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 ||
+ | |||
+ | [http://technews.tw/2013/07/30/pasteur_rabies_and_molecular_biology/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的未竟之業: 狂犬病預防的過去與未來] | ||
+ | |||
+ | 延伸閱讀:關於病毒 | ||
+ | |||
+ | <videoflash>sRv19gkZ4E0</videoflash> | ||
+ | <videoflash>zQGOcOUBi6s</videoflash> | ||
+ | ====莫里哀==== | ||
+ | 莫里哀(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是一位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創始人,也被認為是西洋文學中最偉大的幾位喜劇作家中的一位。莫里哀著名的作品有《偽君子》、《吝嗇鬼》、《太太學堂》、《唐璜》、《憤世者》、《司卡班的詭計》等,和皮埃爾·高乃依與拉辛合稱為法國古典戲劇三傑。 | ||
+ | |||
+ | 莫里哀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且在克萊蒙學校(現在的路易大帝中學)就讀,他很適合在劇院開始他的事業。他曾擔任巡演演員13年,因此在他開始寫作時,這幫助他提昇喜劇的能力,可以結合精緻的法國喜劇以及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元素。 | ||
+ | |||
+ | =====莫里哀的哲學===== | ||
+ |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Events/65625/%E8%8E%AB%E9%87%8C%E5%93%80%EF%B8%B0%E8%B6%85%E5%89%8D%E7%9A%84%E8%97%9D%E8%A1%93%E5%AE%B6%EF%BC%8C%E5%8F%8D%E6%80%9D%E7%88%B6%E6%AC%8A--01-15- 莫里哀︰超前的藝術家,反思父權] | ||
+ | ====路易十四==== | ||
+ |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 ||
+ | |||
+ |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 ||
+ | ====朱爾·凡爾納==== | ||
+ | <i>凡人能想像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 other men can make real.</i> | ||
+ | |||
+ | 朱爾·加布里耶·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 | ||
+ | |||
+ | 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誌和劇院寫作。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專輯由皮埃爾-朱爾·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 | ||
+ | |||
+ | =====凡爾納的哲學===== | ||
+ | |||
+ |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E5%BD%B1%E5%83%8F/80076/%E5%87%A1%E7%88%BE%E7%B4%8D%EF%BC%9A%E6%B5%B7%E5%BA%95%E5%85%A9%E8%90%AC%E5%93%A9--03-24- 凡爾納:海底兩萬哩] | ||
+ | |||
+ | [http://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867252 從海洋到宇宙 ──法國小說家凡爾納的奇幻歷險] | ||
+ | |||
===關於法國的五件事=== | ===關於法國的五件事=== | ||
+ | ====1429年:聖女貞德領導法軍在奧爾良戰役中取勝,成為百年戰爭的轉折點。==== | ||
+ | 中世紀,英國諸王通過與法國一系列聯姻,均成了法國諸王大片領地上的主要封臣。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係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1337年,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王愛德華三世在法國的領地,愛德華三世則堅持自己為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孫,比起腓力六世更具有繼承法國王位的合法權力,再加上海上貿易、陸上領地的相互爭奪,英法戰爭一觸即發。 | ||
+ | |||
+ | 戰事初期,英國依靠著新武器─長弓的使用、以及組織優良的步兵素質,在戰爭上取得先馳得點的主動優勢,並占領了加萊港作為英國在歐洲大陸發展的據點。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1356年英軍生擒法王約翰二世,迫使法國求和,與英國簽定布勒丁尼合約:英王在法國獲得大片領地,英王則放棄對法王位的要求,第一階段戰事結束。1364年法國查理五世即位,重整軍備,加入僱庸步兵、野戰砲兵和艦隊等新力量,對英發動攻擊,這次法國獲得重大勝利,幾乎收復全部失地,英法雙方再度達成和議。之後由於法國統治集團內鬨,雙方時戰時停,1428年英軍大舉進攻法國奧爾良城,以長期圍攻的戰略迫其失守。 | ||
+ | |||
+ | [http://www.epochtimes.com/b5/8/11/5/n2319717.htm 百年戰爭] | ||
+ | ====1756年-1763年:法國與英普聯盟的七年戰爭,此戰導致法國喪失其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 ||
+ |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 ||
+ | |||
+ |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 ||
+ | ====1830年:七月革命,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取代波旁王朝。==== | ||
+ | 法國七月革命,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 ||
+ | |||
+ | ====1848年: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取代七月王朝。==== | ||
+ | 法國二月革命(法語:révolution de Février;英語:French Revolution of 1848)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 ||
+ | ====1870年-1871年:普法戰爭。==== | ||
+ |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法語: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 ||
+ | |||
===法國的五個地方=== | ===法國的五個地方=== | ||
+ |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 ||
+ | 巴黎聖母院是位在巴黎中心部西堤島的教堂,從1163年起建,耗時百年才將近完成,是歐洲哥德式教堂的代表建築物之一,可以看見飛扶壁、尖肋拱頂、玫瑰窗等大量的哥德式建築特色。聖母院的正面入口外有三座拱門,門上刻有精緻細膩的浮雕,講述著各自不同的聖經故事,走進聖母院內部,廣大的空間據說可以容納將近萬人,精細的雕刻、挑高的迴廊還有夢幻華麗的玻璃窗都無不讓人讚歎。 | ||
+ | |||
+ | 著名的石雕滴水嘴獸就在幾乎觸手可及的位置,追隨怪獸們的目光往外眺望,絕美的巴黎市景盡在眼下。 | ||
+ | ====協和廣場==== | ||
+ | 協和廣場建於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廣場”,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大革命時期被稱為革命廣場,1795年改稱“協和廣場”。後經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了4年,於1840年最後定型。協和廣場在法國政治上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是國慶閱兵重要場所。廣場上面的噴水池古典絢麗,為協和廣場帶來靈動的景觀。 | ||
+ | |||
+ | 廣場中央矗立著23米高的埃及方碑,重達220噸。這是路易·菲力普於1831年從盧格索爾移來的。以當時的運輸條件可想而知這個龐然大物是如何歷經艱辛才到達巴黎。碑身的楔形文字記載著拉姆塞二世法老的事蹟。廣場四角的8個雕像,是法國八大城市的象徵。 | ||
+ | |||
+ | ====聖米歇爾山==== | ||
+ | 聖米歇爾山(法語:Mont-Saint-Michel,天主教中文稱「聖彌額爾山」)是法國諾曼第附近,距海岸約1公里的岩石小島,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
+ | |||
+ | ====凡爾賽宮==== | ||
+ | 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
+ | |||
+ |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âteau de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兩位主要設計師:園林家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和建築家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 ||
+ | |||
+ | ====史特拉斯堡座堂==== | ||
+ | 史特拉斯堡座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德語:Liebfrauenmünster zu Straßburg)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為天主教史特拉斯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雖然實際上其有一部份屬於羅曼式建築,但史特拉斯堡座堂被廣泛視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建築之一,也曾以142公尺(466英尺)的高度在1647年至1874年的227年間成為世界最高建築,現在依然是世界第六高教堂。歐文·馮·斯坦巴克在1277年至去世的1318年主持建造了該建築的很大一部份。 | ||
+ | |||
+ | 維克多·雨果從描述它是「偉大而精緻的奇蹟」,歌德則將之評為「莊嚴高聳、廣袤的上帝之樹」。它在阿爾薩斯平原上幾乎任意一點都可以望到,來自附近孚日山脈的砂岩給予了其粉紅的色彩。 | ||
+ | |||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 ||
+ | ====貝葉掛毯==== | ||
+ | 貝葉掛毯(英語:Bayeux Tapestry),也譯作巴約掛毯,又稱作瑪蒂爾德女王(la reine Mathilde),創作於11世紀。貝葉掛毯長70公尺,寬0.5公尺,而現今只存62公尺。掛毯上共出現623個人物,55隻狗,202隻戰馬,49棵樹,41艘船,超過500隻鳥和龍等生物,約2000個拉丁文字,描述了整個黑斯廷斯戰役的前後過程,其中包括1066年4月出現在天空中的哈雷彗星。史載是征服者威廉的異父弟巴約大主教巴約的厄德(Odon de Bayeux)為紀念巴約聖母大教堂建成所織。現保存於法國下諾曼第的巴約(Bayeux)。 | ||
+ | |||
+ | <[[File:Tapisserie de Bayeux 31109.jpg|30000px]] | ||
+ | |||
+ | |||
+ |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947828 征服者馬克宏: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貝葉掛毯]] | ||
+ | |||
+ | ====路易十五御桌==== | ||
+ | 路易十五御桌 (法語:Secrétaire à cylindre de Louis XV),在法文常稱為「國王的書桌」(法語:Bureau du Roi ,法語發音:[byʁo dy ʁwa])是一張現存於凡爾賽宮,在法王路易十五統治末期完成的豪華古典書桌。該桌子被認為具最豪華裝飾的書桌,遠超過德國的同類桌子(Kunstschrank)。 | ||
+ | ====布列塔尼安妮的心臟==== | ||
+ | 1491年當時12歲、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de Bretagne)嫁給法王查理八世成為王后,其掛念故鄉布列塔尼的雙親,因此命人死後將心臟挖出並裝進小金盒,葬在家鄉,但這個小金盒最近卻被偷走了。 | ||
+ | |||
+ | 綜合外媒報導,安妮在1490年11歲時,先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隔年改嫁查理八世,在1498年,安妮19歲時夫君查理八世死亡,續嫁路易十二,在兒童期與青春期梅開三度,但卻始終思念在故鄉的雙親,因此1517年她死後,被挖出心臟裝在長約15公分、製於1514年的小金盒中,送回家鄉。 | ||
+ | |||
+ | 該小金盒後來在法國大革命(1789年-1799年)後,收藏於法國西北部南特城(Nantes)的湯瑪斯.多布列博物館(Musee Thomas Dobree),安然存放了130年直致近日遭竊,博物館總裁飛利浦(Philippe Grosvalet)表示,這件文物為法國歷史重要物件;館長茱麗葉(Julie Pellegrin)亦擔心,貪婪的小偷會將它溶成金塊方便銷贓、藏匿。 | ||
+ | |||
+ | 該小金盒上有著純金形成的文句,在古法語中的意思為「用純金打造出的小船裡,休息著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女人之心」,負責收藏該文物部門的職員凱薩琳(Catherine Touchefeu)敦促搶匪將其歸還,她說「如果小偷是被這閃奪動人的黃金光澤所引誘行竊,他們應該要知道它的歷史與象徵意義,價值遠超過組成它的100公克黃金」 | ||
+ |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 ||
+ |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英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Nike of Samothrace),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尼克的雕塑,創作於約公元前2世紀,自1884年起開始在羅浮宮的顯赫位置展出,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雕塑之一。藝術史家詹森(H.W. Janson)形容她為「希臘雕塑最偉大的傑作」,同時她也是現存為數不多的主要希臘原始雕像,而非羅馬複製品。 | ||
+ | |||
+ |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發現於1863年。關於她的創作背景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公元前306年的薩拉米斯戰役或是公元前31年的亞克興角戰役。不同方法的年代鑑定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創作時間大致在前後三個世紀之間,不過較早年代的可能性更大。20世紀的主流觀點基於赫爾曼·蒂爾施(德語:Hermann Thiersch)和卡爾·萊曼(英語: Karl Lehmann)的研究成果,認為勝利女神像是羅得島的紀念碑,用以紀念公元前190年在西代和Cape Myonessos取得的勝利,可能是由羅德島雕塑家Pythocritus所雕刻的。然而近些年來,萊曼提出的紀念碑重建被證明是錯誤的(勝利女神周邊建築的殘餘其實屬於羅馬時期)。至於為何勝利女神像會被用以紀念薩拉米斯(當時屬於馬其頓王國)的問題,至今仍然無人能夠解答。 | ||
+ | |||
+ |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9/2/n3955241.htm 盧浮宮「勝利女神」像因「整容」而謝客] | ||
+ | |||
+ | ====梅杜薩之筏==== | ||
+ | 梅杜薩之筏(法語:Le Radeau de La Méduse;英語: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1791─1824)在1818年─1819年間畫的油畫。這幅畫是在他27歲時畫的,之後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標誌。這幅畫的尺寸是491厘米×716厘米。這幅畫描繪了法國海軍的巡防艦梅杜薩號沉沒之後生還者的求生場面。這場海難發生於1816年7月5日茅利塔尼亞附近的海域,海難當時至少有147人生還,起先是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面漂流,但是13日後被救起時僅有15人倖存,期間他們缺少食物和飲水,甚至有人吃屍體來維持生命。導致這場海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梅杜薩號的船長失職無能,而這位船長是法國復辟王朝任命的,因此這一事件後來變成國際醜聞。不過實際上,任命貴族做船長是法國海軍內部的慣例,當時的路易十八無權任命船長,也並無直接參與入這一事件。 | ||
+ | |||
+ | 在選題上,畫家之所以選擇這個發生了沒有幾年的著名悲劇,是想引發大眾輿論關注,來發展他的繪畫事業。在正式成畫前,他做了大量對這次海難的調查,同時在繪畫前亦畫了多次草稿。他採訪了其中兩個倖存者,複製了木筏的精細模型,前往醫院、太平間,去觀察死屍的色澤、紋理同埋人死時的樣子。正如畫家所料,這幅畫在1819年在巴黎展覽第一次展出時,就引起了很大關注,褒貶不一。儘管如此,這幅畫仍搏得國際名聲,今日被認為是法國繪畫史上早期浪漫主義的開路先鋒。 | ||
+ | |||
+ | [http://artemperor.tw/focus/393 傑利柯,梅杜薩之筏 【看Youtube學藝術系列】] | ||
+ | |||
+ | ====關於文物==== | ||
+ | <b>我在盧浮宮學習修文物:面對科學,人才是主角</b> | ||
+ | |||
+ | 人們去那裏欣賞文物,但不多人知道,其實它還有一座藏身於自己博物館內部的「盧浮宮學院」(Ecole du Louvre)。這學院建於1882年,出於盧浮宮想給自己培養研究和管理人才的目的。有了這座學院,人們就可以不僅在此欣賞文物,更可以就在盧浮宮學習如何鑑賞文物,以及如何修復文物。直到今天,這個學院仍在為法國的文博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着新鮮血液。 | ||
+ | |||
+ | <i>那一片片重新鮮豔起來的色彩,就像一條條時間隧道,把我們帶回這幅作品剛被創作出的年代。</i> | ||
+ | |||
+ | |||
+ |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128-culture-lelouvre/ 原文網址]] | ||
+ | |||
===名詞解釋=== | ===名詞解釋=== |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學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屬當中,一種已滅絕的物種,石器技術與屬於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歐洲尼安德塔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則可能是歐洲的前人(Homo antecessor)。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學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屬當中,一種已滅絕的物種,石器技術與屬於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歐洲尼安德塔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則可能是歐洲的前人(Homo antecessor)。 |
2018年5月1日 (二) 18:19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法國實作與探究
法國的鄰國
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名詞解釋)國家,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從北部的北海與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塔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1871年,在普魯士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
西班牙
西班牙王國(西班牙語: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歐洲西南部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與葡萄牙同處於伊比利半島,東北部與法國、安道爾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半島的五分之四。其領土還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亞利群島、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達和梅利利亞。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時代以來就一直受許多外來影響,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紀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響其他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其全球帝國興盛時給世界帶來的影響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語,使西班牙語成為世界上總使用人數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語言。
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縮寫作 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中文世界早期亦稱英聯王國。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共同組成。英國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同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94,060平方英里(243,600平方公里),為世界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人口6510萬,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瑞士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稱呼採用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雙拉丁字母國家代號是「CH」)通稱瑞士,為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
瑞士屬內陸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積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過國際戰爭,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發源地且為許多國際性組織總部所在地,如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區成員國,但並非歐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義大利
義大利共和國,通稱義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權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島及兩個地中海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所組成,國際代碼為IT。義大利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和梵蒂岡,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義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國行政上劃分為20個大區(其中5個為自治區)、110個省與8,100個城市。首都為羅馬,義大利王國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杜林(1861年-1865年)及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義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據2014年統計,義大利人口大約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義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義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Belpaese)。
現今的義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義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東羅馬帝國曾一度重新占領義大利地區。在14世紀後,義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巔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開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比利時
比利時王國,是一個西歐國家。它是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首都布魯塞爾是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等大型國際組織的總部所在地。比利時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則濱臨北海。
比利時的名稱,源自羅馬時代,當時此地稱為比利時高盧(拉丁語:Gallia Belgica),字面意為貝爾蓋人的高盧。「比利時」這個中文譯名,源自1849年徐繼畬所編纂的《瀛寰志略》。
安道爾
安道爾侯國,也譯作安道拉親王國,袖珍國家之一,國土面積468平方公里。是西南歐的內陸親王國,位於庇里牛斯山脈東南部,毗鄰法國和西班牙。首都老安道爾(Andorra la Vella)。官方語言為加泰隆尼亞語,通用語言為西班牙語和法語。國內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安道爾高山峽谷遍布全境,全國平均海拔高達1,100公尺(3,600英尺),是歐洲地勢最高的國家。
安道爾憲法規定,安道爾為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首相為政府首腦。安道爾沒有軍隊和自衛隊,只存在警察,所以國防由法國和西班牙一起負責。安道爾主要有兩大黨:安道爾民主黨(Demòcrates per Andorra)和社會民主黨(Partit Socialdemòcrata),安道爾民主主義者黨現為安道爾的執政黨。安道爾的旅遊、商業及金融業極其發達,服務業在1950年代很快取代了傳統農牧業,成為經濟支柱。安道爾的旅遊業相當發達,亦為避稅天堂,因屬山地氣候,冬季寒冷漫長,高山積雪一年可達8個月,是個名副其實的滑雪勝地。也是全世界國民預期壽命第四長的國家。其國際代碼為AD。
摩納哥
摩納哥公國(法語: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親王國,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城邦國家。摩納哥地處法國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納哥舊城和隨後建立起來的週遭地區組成。作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國家之一,摩納哥也是一個典型的微型國家和城邦,得利於蒙地卡羅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盧森堡
盧森堡大公國,通稱盧森堡,被鄰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包圍,是一個位於歐洲的內陸國家,也是現今歐洲大陸僅存的大公國,首都盧森堡市。盧森堡是歐盟成員國,因境內有歐洲法院、歐洲審計院、歐洲投資銀行等多個歐盟機構被稱為繼布魯塞爾和斯特拉斯堡之後的歐盟「第三首都」。
單一制
單一制是一種國家結構形式,指中央政府擁有所有政治權力,與複合制相對,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單一制。
複合制
複合制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政治實體組成的國家聯盟的制度,和單一制相對。複合制國家通常是由原先獨立的政治單元所構成有機整體,而這些政治單元已將其主要權力交給整體政府,這個整體政府可能原來是其中一個政治單元的政府或是新成立的政府。 按其聯合的程度,複合制分為聯邦制和邦聯制。聯邦制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共和國、邦或州聯合組成一個統一國家的制度。邦聯制則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國家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結成鬆散的國家聯盟的制度。另外,亦有人將君合國和政合國歸入複合制。
單一制與聯邦制都是一種國家結構形式,且在當代國家結構中,單一制與聯邦制是主要形式。邦聯制構成的不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
半總統制
半總統制(英語:Semi-presidentialism)又名雙首長制、混合制,是一種同時具有「總統制」和「議會制」特徵的共和制政體。半總統制的總統作為國家元首有一些特殊的權力,總理領導的內閣有相對較穩固的地位,但國會的權力相對較小。
半總統制政體始於德國的威瑪共和國時期,並以法國最為典型。法國第五共和汲取了第三共和和第四共和議會制失敗的教訓,因此開創並執行半總統制半議會民主制(半總統制),維持到現時法國的政體,至今並未改變。半總統制在某些國家因總統及總理所不同政黨,憲政慣例不健全容易出現政治強人,容易出現政爭及憲政危機。
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英語:European Union;法語:Union européenne;德語:Europäische Union),簡稱歐盟(英語:EU;法語:UE;德語:EU),是根據1993年生效的《馬斯垂克條約》(也稱《歐洲聯盟條約》)所建立的政治經濟聯盟,現擁有28個成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經濟上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歐盟已經漸漸地從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政治聯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後損失慘重的歐洲,以及擔憂歐洲會再度陷入戰爭泥潭。
與法國有關的短片
影片名詞解析
- 極端主義:極端主義意旨駕馭某件事情到達極限、到達極致,或者是被極端化的性質或狀態,不然就是極端的措施或主見。這個用法對於被認為是遠遠超出主流觀念社會的思想體系(藉由發言者或暗示一些共同的社會共識),主要用於政治或宗教意義的層面。但極端主義能被意味著是經濟的意義。通常「極端主義」被認為是一種貶義的用法:表達(強烈的)不滿,但主要也囊括更多的學術意味、純粹的描述以及不被譴責的感覺。
短文
法國大革命的慘痛教訓:不解決真正的問題,一味「相信政府」能「召喚秩序」,國家反而愈來愈亂
法國大革命
法國革命充斥著一種平等主義的夢幻,還有一種民族再生的狂想,那都是非理性的東西。 同時,法國民族,法蘭西民族還有一種特有的崇尚暴力的傳統,結果它在革命當中,自覺不自覺地要訴諸專制的、專橫的強製手段,最終損害了法國的革命事業。
法國大革命,的確一貫地帶有某種和現代民主格格不入的"專制"主義的氣質。 開始,法國革命搞的是"議會專制",就是什麼都是議會說了算,它通過的決議就是法律,那就立刻得到執行。
但是後來需要動員民眾的時候呢,法國革命又搞起了一種"群眾專制",這種群眾專制就類似於我們所熟悉的那種群眾運動,天然合理的。 就是群眾說什麼是什麼,群眾要什麼,要怎麼幹,那就隨他去。 法國革命當中盛行的這種專制主義傾向,不僅為後來的拿破崙專制,拿破崙個人獨裁鋪平了道路,而且嚴重地壓抑了個人自由。 個人自由是什麼? 個人自由是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礎。 個人自由一被破壞,政治民主也就不復存在了。
在看到法國革命這些失誤的同時,不能因此就否定了法國革命的正當性。 首先法國革命的激進性,它不是無源之水。 大革命時代的法國人之所以那麼強烈地渴求平等,追求平等,以至達到了不講理性的程度,那無非是因為他們的社會現實太少平等,太多腐敗的緣故。 在這種情況下,你沒有別的選擇。 階級矛盾、階級鬥爭不可調和。
法國革命的這種激進性還有一種歷史的功績,也是不容抹煞的,就是對平等價值的執著追求。 大革命不僅徹底搗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從而為以後人民主權在法國的實現開闢了道路。 同時它還在世界歷史的層面上,做出了一項英、美革命所不能企及的貢獻,這就是它以空前的力度高揚了民主的正當性,這是英國革命、美國革命這種小革命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法國大革命才做到了。
摘自《法國大革命對現代政治的影響》
法國 20 個大區
- 大東部大區
- 奧弗涅-羅納-阿爾卑斯
- 勃艮第-弗朗什-孔泰
- 布列塔尼
- 中央-羅亞爾河谷
- 科西嘉
- 上法蘭西
- 法蘭西島
- 諾曼第
- 新阿基坦
- 歐西坦尼亞
- 羅亞爾河地區
- 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
- 瓜德羅普
- 法屬蓋亞那
- 馬提尼克
- 留尼旺
- 馬約特
五位著名的法國人
瑪麗·居禮
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禮(波蘭語: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通常稱為瑪麗·居禮(法語:Marie Curie)或居禮夫人(Madame Curie),波蘭裔法國籍物理學家、化學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驅者,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獲得物理學獎及化學獎)的第一人(另一位為鮑林,獲得化學獎及和平獎)及唯一的女性,是唯一獲得二種不同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人。她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1995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禮一起移葬先賢祠,成為第一位憑自身成就入葬先賢祠的女性。
路易.巴斯德
路易·巴斯德(法語: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借生源說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菌原論)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 「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他和費迪南德·科恩以及羅伯特·科赫一起開創了細菌學,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延伸閱讀:關於病毒
莫里哀
莫里哀(Molière,1622年1月15日-1673年2月17日)是一位法國喜劇作家、演員、戲劇活動家,法國芭蕾舞喜劇創始人,也被認為是西洋文學中最偉大的幾位喜劇作家中的一位。莫里哀著名的作品有《偽君子》、《吝嗇鬼》、《太太學堂》、《唐璜》、《憤世者》、《司卡班的詭計》等,和皮埃爾·高乃依與拉辛合稱為法國古典戲劇三傑。
莫里哀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且在克萊蒙學校(現在的路易大帝中學)就讀,他很適合在劇院開始他的事業。他曾擔任巡演演員13年,因此在他開始寫作時,這幫助他提昇喜劇的能力,可以結合精緻的法國喜劇以及義大利即興喜劇的元素。
莫里哀的哲學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法語: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全名路易·迪厄多內·波旁(Louis-Dieudonne),自號太陽王(法語:le Roi Soleil),1680年更接受巴黎市政會獻上的「大帝」(le Grand,路易大帝)尊號。他是波旁王朝的法國國王和納瓦拉國王,從1643年至1715年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也是有確切記錄在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獨立主權君主。
路易十四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長子,出生於法國聖日耳曼昂萊,王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則於1640年出生。登基之初,由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攝政,直到1661年法國宰相紅衣主教馬薩林死後他才真正開始親政。
朱爾·凡爾納
凡人能想像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 other men can make real.
朱爾·加布里耶·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朱爾·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
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誌和劇院寫作。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專輯由皮埃爾-朱爾·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
凡爾納的哲學
關於法國的五件事
1429年:聖女貞德領導法軍在奧爾良戰役中取勝,成為百年戰爭的轉折點。
中世紀,英國諸王通過與法國一系列聯姻,均成了法國諸王大片領地上的主要封臣。戰爭的導火線則是英王愛德華三世,乘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際,欲以近親的關係繼承法國王位,但最後卻由腓力六世所獲得,因此愛德華三世對法國宣戰,以奪取法國王位。1337年,法國國王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王愛德華三世在法國的領地,愛德華三世則堅持自己為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孫,比起腓力六世更具有繼承法國王位的合法權力,再加上海上貿易、陸上領地的相互爭奪,英法戰爭一觸即發。
戰事初期,英國依靠著新武器─長弓的使用、以及組織優良的步兵素質,在戰爭上取得先馳得點的主動優勢,並占領了加萊港作為英國在歐洲大陸發展的據點。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1356年英軍生擒法王約翰二世,迫使法國求和,與英國簽定布勒丁尼合約:英王在法國獲得大片領地,英王則放棄對法王位的要求,第一階段戰事結束。1364年法國查理五世即位,重整軍備,加入僱庸步兵、野戰砲兵和艦隊等新力量,對英發動攻擊,這次法國獲得重大勝利,幾乎收復全部失地,英法雙方再度達成和議。之後由於法國統治集團內鬨,雙方時戰時停,1428年英軍大舉進攻法國奧爾良城,以長期圍攻的戰略迫其失守。
1756年-1763年:法國與英普聯盟的七年戰爭,此戰導致法國喪失其大部分海外殖民地。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830年:七月革命,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取代波旁王朝。
法國七月革命,是1830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序曲,因為波旁王室的專制統治令經歷過法國大革命的法國人民難以忍受,以致法人群起反抗當時法國國王查理十世的統治。這次革命的成功是維也納會議後首次革命運動得以在歐洲成功,鼓勵了1830年及1831年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標誌了維也納會議後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保守力量未能抑制法國大革命後日益上揚的民族主義及自由主義浪潮。
1848年: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取代七月王朝。
法國二月革命(法語:révolution de Février;英語:French Revolution of 1848)是1848年歐洲的革命浪潮的重要部分之一,法國人民面對七月王朝的失政,成功推翻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腓力,鼓勵歐洲其他地區的革命運動,令十九世紀時由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組織的機制受到進一步打擊。
1870年-1871年: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法語: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德語: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法國的五個地方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聖母院是位在巴黎中心部西堤島的教堂,從1163年起建,耗時百年才將近完成,是歐洲哥德式教堂的代表建築物之一,可以看見飛扶壁、尖肋拱頂、玫瑰窗等大量的哥德式建築特色。聖母院的正面入口外有三座拱門,門上刻有精緻細膩的浮雕,講述著各自不同的聖經故事,走進聖母院內部,廣大的空間據說可以容納將近萬人,精細的雕刻、挑高的迴廊還有夢幻華麗的玻璃窗都無不讓人讚歎。
著名的石雕滴水嘴獸就在幾乎觸手可及的位置,追隨怪獸們的目光往外眺望,絕美的巴黎市景盡在眼下。
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建於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廣場”,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大革命時期被稱為革命廣場,1795年改稱“協和廣場”。後經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了4年,於1840年最後定型。協和廣場在法國政治上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是國慶閱兵重要場所。廣場上面的噴水池古典絢麗,為協和廣場帶來靈動的景觀。
廣場中央矗立著23米高的埃及方碑,重達220噸。這是路易·菲力普於1831年從盧格索爾移來的。以當時的運輸條件可想而知這個龐然大物是如何歷經艱辛才到達巴黎。碑身的楔形文字記載著拉姆塞二世法老的事蹟。廣場四角的8個雕像,是法國八大城市的象徵。
聖米歇爾山
聖米歇爾山(法語:Mont-Saint-Michel,天主教中文稱「聖彌額爾山」)是法國諾曼第附近,距海岸約1公里的岩石小島,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法語:Château de Versailles)位於法國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會凡爾賽鎮。1682年至1789年是法國的王宮及政治中心。197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660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參觀財政大臣富凱(Fouquet)的沃子爵府邸(Château de Vaux-le-Vicomte),為其房屋與花園的宏偉壯麗所折服,當時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宮——聖日耳曼宮、凡塞訥宮、聖克魯宮等無一可以與其相比。路易十四憤怒他不盡職守之餘將富凱以「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獄,並命令沃子爵府邸的兩位主要設計師:園林家安德烈·勒諾特爾(André Le Nôtre)和建築家路易·勒沃(Louis Le Vau)為其設計新的行宮。
史特拉斯堡座堂
史特拉斯堡座堂(法語: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Strasbourg,德語:Liebfrauenmünster zu Straßburg)位於法國史特拉斯堡,為天主教史特拉斯堡總教區的主教座堂。雖然實際上其有一部份屬於羅曼式建築,但史特拉斯堡座堂被廣泛視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建築之一,也曾以142公尺(466英尺)的高度在1647年至1874年的227年間成為世界最高建築,現在依然是世界第六高教堂。歐文·馮·斯坦巴克在1277年至去世的1318年主持建造了該建築的很大一部份。
維克多·雨果從描述它是「偉大而精緻的奇蹟」,歌德則將之評為「莊嚴高聳、廣袤的上帝之樹」。它在阿爾薩斯平原上幾乎任意一點都可以望到,來自附近孚日山脈的砂岩給予了其粉紅的色彩。
關於法國的五樣東西
貝葉掛毯
貝葉掛毯(英語:Bayeux Tapestry),也譯作巴約掛毯,又稱作瑪蒂爾德女王(la reine Mathilde),創作於11世紀。貝葉掛毯長70公尺,寬0.5公尺,而現今只存62公尺。掛毯上共出現623個人物,55隻狗,202隻戰馬,49棵樹,41艘船,超過500隻鳥和龍等生物,約2000個拉丁文字,描述了整個黑斯廷斯戰役的前後過程,其中包括1066年4月出現在天空中的哈雷彗星。史載是征服者威廉的異父弟巴約大主教巴約的厄德(Odon de Bayeux)為紀念巴約聖母大教堂建成所織。現保存於法國下諾曼第的巴約(Bayeux)。
路易十五御桌
路易十五御桌 (法語:Secrétaire à cylindre de Louis XV),在法文常稱為「國王的書桌」(法語:Bureau du Roi ,法語發音:[byʁo dy ʁwa])是一張現存於凡爾賽宮,在法王路易十五統治末期完成的豪華古典書桌。該桌子被認為具最豪華裝飾的書桌,遠超過德國的同類桌子(Kunstschrank)。
布列塔尼安妮的心臟
1491年當時12歲、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de Bretagne)嫁給法王查理八世成為王后,其掛念故鄉布列塔尼的雙親,因此命人死後將心臟挖出並裝進小金盒,葬在家鄉,但這個小金盒最近卻被偷走了。
綜合外媒報導,安妮在1490年11歲時,先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隔年改嫁查理八世,在1498年,安妮19歲時夫君查理八世死亡,續嫁路易十二,在兒童期與青春期梅開三度,但卻始終思念在故鄉的雙親,因此1517年她死後,被挖出心臟裝在長約15公分、製於1514年的小金盒中,送回家鄉。
該小金盒後來在法國大革命(1789年-1799年)後,收藏於法國西北部南特城(Nantes)的湯瑪斯.多布列博物館(Musee Thomas Dobree),安然存放了130年直致近日遭竊,博物館總裁飛利浦(Philippe Grosvalet)表示,這件文物為法國歷史重要物件;館長茱麗葉(Julie Pellegrin)亦擔心,貪婪的小偷會將它溶成金塊方便銷贓、藏匿。
該小金盒上有著純金形成的文句,在古法語中的意思為「用純金打造出的小船裡,休息著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女人之心」,負責收藏該文物部門的職員凱薩琳(Catherine Touchefeu)敦促搶匪將其歸還,她說「如果小偷是被這閃奪動人的黃金光澤所引誘行竊,他們應該要知道它的歷史與象徵意義,價值遠超過組成它的100公克黃金」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英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 Nike of Samothrace),是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尼克的雕塑,創作於約公元前2世紀,自1884年起開始在羅浮宮的顯赫位置展出,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雕塑之一。藝術史家詹森(H.W. Janson)形容她為「希臘雕塑最偉大的傑作」,同時她也是現存為數不多的主要希臘原始雕像,而非羅馬複製品。
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發現於1863年。關於她的創作背景仍然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公元前306年的薩拉米斯戰役或是公元前31年的亞克興角戰役。不同方法的年代鑑定都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創作時間大致在前後三個世紀之間,不過較早年代的可能性更大。20世紀的主流觀點基於赫爾曼·蒂爾施(德語:Hermann Thiersch)和卡爾·萊曼(英語: Karl Lehmann)的研究成果,認為勝利女神像是羅得島的紀念碑,用以紀念公元前190年在西代和Cape Myonessos取得的勝利,可能是由羅德島雕塑家Pythocritus所雕刻的。然而近些年來,萊曼提出的紀念碑重建被證明是錯誤的(勝利女神周邊建築的殘餘其實屬於羅馬時期)。至於為何勝利女神像會被用以紀念薩拉米斯(當時屬於馬其頓王國)的問題,至今仍然無人能夠解答。
梅杜薩之筏
梅杜薩之筏(法語:Le Radeau de La Méduse;英語:The Raft of the Medusa)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西奧多·傑利柯(1791─1824)在1818年─1819年間畫的油畫。這幅畫是在他27歲時畫的,之後成為法國浪漫主義的標誌。這幅畫的尺寸是491厘米×716厘米。這幅畫描繪了法國海軍的巡防艦梅杜薩號沉沒之後生還者的求生場面。這場海難發生於1816年7月5日茅利塔尼亞附近的海域,海難當時至少有147人生還,起先是在一隻自製的木筏上面漂流,但是13日後被救起時僅有15人倖存,期間他們缺少食物和飲水,甚至有人吃屍體來維持生命。導致這場海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梅杜薩號的船長失職無能,而這位船長是法國復辟王朝任命的,因此這一事件後來變成國際醜聞。不過實際上,任命貴族做船長是法國海軍內部的慣例,當時的路易十八無權任命船長,也並無直接參與入這一事件。
在選題上,畫家之所以選擇這個發生了沒有幾年的著名悲劇,是想引發大眾輿論關注,來發展他的繪畫事業。在正式成畫前,他做了大量對這次海難的調查,同時在繪畫前亦畫了多次草稿。他採訪了其中兩個倖存者,複製了木筏的精細模型,前往醫院、太平間,去觀察死屍的色澤、紋理同埋人死時的樣子。正如畫家所料,這幅畫在1819年在巴黎展覽第一次展出時,就引起了很大關注,褒貶不一。儘管如此,這幅畫仍搏得國際名聲,今日被認為是法國繪畫史上早期浪漫主義的開路先鋒。
關於文物
我在盧浮宮學習修文物:面對科學,人才是主角
人們去那裏欣賞文物,但不多人知道,其實它還有一座藏身於自己博物館內部的「盧浮宮學院」(Ecole du Louvre)。這學院建於1882年,出於盧浮宮想給自己培養研究和管理人才的目的。有了這座學院,人們就可以不僅在此欣賞文物,更可以就在盧浮宮學習如何鑑賞文物,以及如何修復文物。直到今天,這個學院仍在為法國的文博行業源源不斷地輸送着新鮮血液。
那一片片重新鮮豔起來的色彩,就像一條條時間隧道,把我們帶回這幅作品剛被創作出的年代。
[原文網址]
名詞解釋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學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屬當中,一種已滅絕的物種,石器技術與屬於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歐洲尼安德塔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則可能是歐洲的前人(Homo antecessor)。
- 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人(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簡稱尼人)是一群生存於舊石器時代的史前人類,1856 年,其遺跡首先在德國尼安德河谷(Neanderthal)被發現。目前按照國際科學分類二名法歸類為人科人屬,至於是否為獨立物種還是智人(Homo sapiens)的亞種則一直不確定,隨著2010年的研究發現部份現代人是其混血後代後,也可能被歸類於智人下的一個亞種。
- 波羅的海:波羅的海(Baltic Sea)是中歐和北歐之間的陸間海,海域橫貫北緯53度至北緯66度,東經10度至東經30度,介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部分、歐洲大陸和芬蘭諸島之間。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 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是一些語言、文化和習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會)的總稱。這些民族從西元前2千年到約4世紀生活在歐洲北部和中部。民族大遷徙後從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地那維亞民族、盎格魯薩克遜人、弗里斯蘭人和德意志人、奧地利人、東普魯士人(奧地利同樣屬於德意志的一部份。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奧地利被同盟國要求永遠不再併入德國,而東普魯士被蘇聯作為戰後補償,交給了波蘭。)荷蘭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法國、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和南非的許多白人,許多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與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 歐洲民族大遷徙:歐洲民族大遷徙是一個4到7世紀間,由匈人入侵歐洲大陸所觸發的一連串民族遷徙運動;在西方歷史研究中,這段約四百年的時期,稱為「民族大遷徙時期」。
- 威瑪共和國:威瑪共和國(德語: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體的德國,於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後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憲法(一般稱之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這一稱呼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稱呼,從來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和國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