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地圖/我的地圖: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4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GIS]]
 
[[分類:GIS]]
 
===概述===
 
===概述===
 +
#應使用 chrome ,不然設定圖照時會發生問題。
 
#以 https://www.google.com.tw/maps/d/ 進入「我的地圖」功能介面
 
#以 https://www.google.com.tw/maps/d/ 進入「我的地圖」功能介面
#挑出一張地圖,點選它,會進入「我的地圖」編輯介面,記住這張地圖的 mid ,例如:1RjNxBc98nOBF_wgby56apqCVLwkDGqIX。
+
#挑出一張地圖,點選它,會進入「我的地圖」編輯介面,記住這張地圖的 mid ,例如:1HUITTVMcFxI3GKXxxqcMxVrK50GvX72f。
#介面布局除地圖外,
+
#一張地圖有多個圖層,整張地圖有選單,每個圖層也都有自己的選單。其介面布局除「底圖」外,
#*左邊是「圖層管理選單」。
+
#*左邊是「圖層選單」。
#*上方為「蒐尋框」。
+
#*#整圖設定:
#*蒐尋框下方為「工具箱」。
+
#*#*命名、刪除、複製
 +
#*#*基本地圖(底圖):九選一
 +
#*#*分享:對公眾或知道連結者,進行檢視或編輯分享。
 +
#*#*生成被嵌入連結:伺服器/maps/d/embed?mid=本地圖id
 +
#*#*匯出KML
 +
#*#*印出pdf或jpg
 +
#*#各圖層共有的設定:命名與刪除,匯出KML,匯入KML(僅新增圖層時可用)
 +
#*#*「目的地/路線」圖層,通常被當成中間產物,幫忙自動規畫路線,再匯出成KML,作為材料,最後再刪除:
 +
#*#*#一路線一圖層
 +
#*#*#交通方式:三選一
 +
#*#*#目的地可選用已定義過的「地點」,也可以選用其他的目的地
 +
#*#*#可改各「目的地名稱」
 +
#*#*#新增目的地,或以拖拉改變目的地順序時,路線會跟著改變。
 +
#*#*#目的地代碼一貫由上而下,以A,B,C,D…排下來,不可改變。
 +
#*#*「地點/畫線」圖層,是真正最終產品的圖層:
 +
#*#*#KML匯入時,一律當作「地點/畫線」圖層
 +
#*#*#「地點」與「畫線」皆有「卡片」,卡片中可以編輯名稱、說明、樣式、圖照
 +
#*#*#「地點」與「畫線」的樣式皆可改顏色,前者可改圖示,後者可改粗細
 +
#*#*#「地點」與「畫線」各自獨立,改變地點的順序,並不會改變畫線的內容。
 +
#*#*#選用畫線後,可增、刪、移動線上的點。其上明亮的圓圈代表「點」,陰暗的圓圈代表「線」,不要刪錯了。
 +
#*#*#可開啟「資料表」批次修改諸「地點」與「畫線」的名稱、說明
 +
#*#*#全圖層的樣式設定:
 +
#*#*#*設定地點:統一樣式、數字序列、個別樣式,三選一
 +
#*#*#*設定「地點」與「畫線」標籤:不顯示、顯示名稱、顯示說明,三選一
 +
#*上方為「蒐尋框」,用以生成「地點」並放入第一個「地點/畫線」圖層,隨後給「目的地/路線」圖層當目的地用。
 +
#*蒐尋框下方為「工具箱」,除「復原」「重做」有五個工具:
 +
#*#選取:大多數是在此狀態下,手打開可以移動底圖,食指出來可以選取物件。
 +
#*#新增標記(地點):可以用滑鼠點擊底圖新增一個地點到目前使用中的「地點/畫線」圖層。
 
#*右下方為「縮放鈕」。
 
#*右下方為「縮放鈕」。
#*不時會跳出「卡片」。
+
#在別人分享出來的地圖上選擇「複製地圖」,即可生一張一樣的自己擁有的地圖,然後再編修。
#一張地圖有多個圖層,整張地圖有選單,每個圖層也都有自己的選單。
+
#在自己擁有的地圖上選擇「複製地圖」,即可生一張一樣的自己擁有的新地圖,然後再編修。
#地圖共有九種顯示模示,可由圖層選單最下方的「基本地圖」來加以選擇。
+
 
===製作講義===
 
===製作講義===
 
#新增圖層,可以每一天的行程以一個圖層來表達。每個圖層都可以自由命名。
 
#新增圖層,可以每一天的行程以一個圖層來表達。每個圖層都可以自由命名。
第 21 行: 第 48 行:
 
#圖層上的每個地點和線條,右邊都有樣式icon,點擊後可以更換顏色、地點圖示、線條粗細。
 
#圖層上的每個地點和線條,右邊都有樣式icon,點擊後可以更換顏色、地點圖示、線條粗細。
 
#每個地點都有卡片(路徑起終點則沒有),卡片下方有[新增圖片或影片]按鈕,可以從「google 相簿」中或
 
#每個地點都有卡片(路徑起終點則沒有),卡片下方有[新增圖片或影片]按鈕,可以從「google 相簿」中或
 +
#可以在圖層選單中將「地點」拉上拉下以調整順序,「畫線」不會改變,但「規畫路線」會隨之改變。
 +
#圖層選單中各圖層名稱之下有本圖層樣式之選單,拉開後可以選擇統一樣式、數字序列、個別樣式、資料欄序列等四種項目,各項目之下還有標籤顯示設定。
 +
#讓地標旁邊顯示名稱或說明標籤:在圖層樣式中,可以選擇在「地點」或「畫線」旁,顯示名稱、顯示說明、不顯示等三種標籤顯示模式。選擇地點或畫線,可以在卡片上編輯其名稱、說明、圖照。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www.playpcesor.com/2015/05/google-photos-11-tips.html Google 相簿適合你嗎?我的12招照片雲端整理術教學]
 
*[https://www.playpcesor.com/2015/05/google-photos-11-tips.html Google 相簿適合你嗎?我的12招照片雲端整理術教學]
 +
*[https://www.playpcesor.com/2016/05/google-my-maps-photos.html 如何在我的地圖中插入 Google 相簿照片但不會變黑?]

2018年2月19日 (一) 14:02的最新修訂版本

概述

  1. 應使用 chrome ,不然設定圖照時會發生問題。
  2. https://www.google.com.tw/maps/d/ 進入「我的地圖」功能介面
  3. 挑出一張地圖,點選它,會進入「我的地圖」編輯介面,記住這張地圖的 mid ,例如:1HUITTVMcFxI3GKXxxqcMxVrK50GvX72f。
  4. 一張地圖有多個圖層,整張地圖有選單,每個圖層也都有自己的選單。其介面布局除「底圖」外,
    • 左邊是「圖層選單」。
      1. 整圖設定:
        • 命名、刪除、複製
        • 基本地圖(底圖):九選一
        • 分享:對公眾或知道連結者,進行檢視或編輯分享。
        • 生成被嵌入連結:伺服器/maps/d/embed?mid=本地圖id
        • 匯出KML
        • 印出pdf或jpg
      2. 各圖層共有的設定:命名與刪除,匯出KML,匯入KML(僅新增圖層時可用)
        • 「目的地/路線」圖層,通常被當成中間產物,幫忙自動規畫路線,再匯出成KML,作為材料,最後再刪除:
          1. 一路線一圖層
          2. 交通方式:三選一
          3. 目的地可選用已定義過的「地點」,也可以選用其他的目的地
          4. 可改各「目的地名稱」
          5. 新增目的地,或以拖拉改變目的地順序時,路線會跟著改變。
          6. 目的地代碼一貫由上而下,以A,B,C,D…排下來,不可改變。
        • 「地點/畫線」圖層,是真正最終產品的圖層:
          1. KML匯入時,一律當作「地點/畫線」圖層
          2. 「地點」與「畫線」皆有「卡片」,卡片中可以編輯名稱、說明、樣式、圖照
          3. 「地點」與「畫線」的樣式皆可改顏色,前者可改圖示,後者可改粗細
          4. 「地點」與「畫線」各自獨立,改變地點的順序,並不會改變畫線的內容。
          5. 選用畫線後,可增、刪、移動線上的點。其上明亮的圓圈代表「點」,陰暗的圓圈代表「線」,不要刪錯了。
          6. 可開啟「資料表」批次修改諸「地點」與「畫線」的名稱、說明
          7. 全圖層的樣式設定:
            • 設定地點:統一樣式、數字序列、個別樣式,三選一
            • 設定「地點」與「畫線」標籤:不顯示、顯示名稱、顯示說明,三選一
    • 上方為「蒐尋框」,用以生成「地點」並放入第一個「地點/畫線」圖層,隨後給「目的地/路線」圖層當目的地用。
    • 蒐尋框下方為「工具箱」,除「復原」「重做」有五個工具:
      1. 選取:大多數是在此狀態下,手打開可以移動底圖,食指出來可以選取物件。
      2. 新增標記(地點):可以用滑鼠點擊底圖新增一個地點到目前使用中的「地點/畫線」圖層。
    • 右下方為「縮放鈕」。
  5. 在別人分享出來的地圖上選擇「複製地圖」,即可生一張一樣的自己擁有的地圖,然後再編修。
  6. 在自己擁有的地圖上選擇「複製地圖」,即可生一張一樣的自己擁有的新地圖,然後再編修。

製作講義

  1. 新增圖層,可以每一天的行程以一個圖層來表達。每個圖層都可以自由命名。
  2. 加地點的方法:
    • 方法一:在蒐尋框輸入地點,蒐出來後,點擊地點卡片下方的[新增至地圖],就能把地點加入到左方的路線中。
    • 方法二:從工具箱中選擇[新增標記]按鈕,直接在地圖上任意位置新增一個地點的標記。
  3. 修改地點名稱:點擊地點,跳出卡片,點擊[編輯]按鈕,就可以修改名稱,或是加上額外的文字說明。
  4. 以地點規畫路線:點擊地點,跳出卡片,點擊[規劃路線]按鈕,會產生新圖層。然後透過該圖層下方[新增目的地]按鈕,一個一個把接下來計畫要走的地點都加入,這樣「我的地圖」就會自動規劃出行走的路線了!只是只能規劃開車、騎單車、行走的路線,無法在「我的地圖」中自動規劃大眾運輸路線。
  5. 直接畫一條線:從工具箱中選擇[畫一條線]按鈕,選用「新增線條或行狀」會在本圖層新增一條 polyline ;選用新增開車、騎單車、行走路線會新增一個圖層,然後按著你想要走的路線,從起點一路拉到終點,會沿著道路畫出一條路線。
  6. 圖層上的每個地點和線條,右邊都有樣式icon,點擊後可以更換顏色、地點圖示、線條粗細。
  7. 每個地點都有卡片(路徑起終點則沒有),卡片下方有[新增圖片或影片]按鈕,可以從「google 相簿」中或
  8. 可以在圖層選單中將「地點」拉上拉下以調整順序,「畫線」不會改變,但「規畫路線」會隨之改變。
  9. 圖層選單中各圖層名稱之下有本圖層樣式之選單,拉開後可以選擇統一樣式、數字序列、個別樣式、資料欄序列等四種項目,各項目之下還有標籤顯示設定。
  10. 讓地標旁邊顯示名稱或說明標籤:在圖層樣式中,可以選擇在「地點」或「畫線」旁,顯示名稱、顯示說明、不顯示等三種標籤顯示模式。選擇地點或畫線,可以在卡片上編輯其名稱、說明、圖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