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花瓷: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鈷料(彩料)
真正的青花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6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展品說明==
 
==展品說明==
 
[[File:Ming plate 15th century Jingdezhen kilns Jiangxi.jpg|500px]]
 
[[File:Ming plate 15th century Jingdezhen kilns Jiangxi.jpg|500px]]
第 11 行: 第 12 行: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真正的青花===
 
===真正的青花===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祇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只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標準青花無疑誕生於元代。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
+
*標準青花誕生於元代。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
 +
 
 
==青花瓷的製作==
 
==青花瓷的製作==
 
*青花瓷與其他釉下彩瓷器生產流程並無本質區別,可以分為備料、製胎、彩繪、上釉、燒製等5個階段。
 
*青花瓷與其他釉下彩瓷器生產流程並無本質區別,可以分為備料、製胎、彩繪、上釉、燒製等5個階段。
第 33 行: 第 35 行:
 
*把已經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把已經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燒制===
 
===燒制===
*將罩釉後的瓷胚經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燒成後瓷器表明的紋飾呈現棕色而不是藍色。
+
*將罩釉後的瓷胚經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燒成後瓷器表面的紋飾呈現棕色而不是藍色。
  
 
==元朝==
 
==元朝==
第 40 行: 第 42 行:
 
[[File:大元版图.png|600px]]
 
[[File:大元版图.png|600px]]
 
===元朝歷史===
 
===元朝歷史===
 
+
*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1279年攻滅南宋,統一中國。
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1279年攻滅南宋,從而全面佔領了中國本土地區,統一中國。
+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建立大蒙古國。由於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方,蒙古在西元1271年元朝建立以前先後發動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
 
+
*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征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
元朝的前身為大蒙古國。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的宗主國為金朝,由於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方,蒙古在西元1271年元朝建立以前先後發動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
+
*忽必烈取中的元,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與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名義上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末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
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征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忽必烈取《周易》「大哉乾元」中的元,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與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名義上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末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北元後主天元十年去大元國號,北元亡。
+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北元後主天元十年去大元國號,北元亡。
  
 
====總結====
 
====總結====
元朝承襲蒙古帝國的主要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
+
*元朝承襲蒙古帝國的主要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
*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
  
 
====元朝經濟====
 
====元朝經濟====
經濟仍以農業為主,雖然元朝整體生產力比宋朝低很多,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發展。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攻滅金朝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元世祖即位之後,實行些鼓勵生產、安撫流民的措施。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商品貨幣經濟關係。因為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限制。
+
*元朝經濟以農業為主,雖然元朝整體生產力比宋朝低很多,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發展。
 
+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攻滅金朝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元世祖即位之後,實行些鼓勵生產、安撫流民的措施。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
*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商品貨幣經濟關係。因為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限制。
 +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影片==
 
==影片==
*[世界歷史地5:10~6:18]
+
*世界歷史地
*[中華文明五千年2:53~8:27]
+
*中華文明五千年
 +
*青花瓷的故事

2015年12月21日 (一) 09:24的最新修訂版本

展品說明

Ming plate 15th century Jingdezhen kilns Jiangxi.jpg

  1. 青花瓷出土於中國江西省景德鎮。
  2. 緯度:29.2682
  3. 經度:117.185
  4. 青花瓷是一種白地藍花的高溫釉下彩瓷器,常簡稱青花,也用來指代該裝飾工藝。該品種清新明快,質樸大方,不只是工業化之前影響最廣的瓷器,被視為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代表。

青花瓷的歷史

為生產青花,就要能夠生產高質量的藍色和白色陶瓷。這點是通過中國與西亞的技術與原料交流,在文化的交互影響下得以完善的。

有爭議的青花

  • 在唐代就已經形成白地藍花器物。重要的實例來自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里洞島所屬海域打撈出來的一艘830年阿拉伯沈船,外在特徵已經很近似標準青花。

真正的青花

  • 青花誕生要滿足4個條件:①穩定的鈷藍料配製技術,②成熟的釉下彩工藝,③高超的瓷器繪畫技術,④白瓷燒製工藝 在早期,能夠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只有景德鎮,其他地區只能生產仿青花風格的陶器或石胎瓷。
  • 標準青花誕生於元代。元末,江西很早就脫離蒙古政府實際控制,景德鎮也為朱元璋麾下所控制,並成為其重要的軍費來源。自此直至明朝建政初年,期間瓷器生產保持一貫工藝,極難斷代。故而西方學術界傾向於將元代至明初的青花統一劃歸入「14世紀的青花」。

青花瓷的製作

  • 青花瓷與其他釉下彩瓷器生產流程並無本質區別,可以分為備料、製胎、彩繪、上釉、燒製等5個階段。

備料

  • 青花所用原料可以分為3種:坯胎原料,釉用原料,鈷料,分別需要不同的工藝配製。

坯胎原料

  • 景德鎮傳統坯體可以只用瓷石,燒成軟質瓷,也可以用瓷石和高嶺土的混合物,最終得到硬質瓷。瓷石需要經過水碓粉碎。高嶺土無須粉碎,但是仍然需要淘鍊精製。從明代到清代,淘洗工藝不斷提高,因而胎體愈發細膩。

釉用原料

  • 景德鎮傳統釉料需要添加釉灰。

鈷料

  • 古代手工製備的鈷料需要根據產地而調整配方與工藝,很多已經隨著礦產枯竭而消亡。景德鎮使用時間較久,而且一直沿用至今的是「珠明料」及「浙料」。珠明料在不同時間及產地成分相差很大,通常精選後天然礦石的氧化鈷含量在5%左右,繪製後顏色較淡,不宜直接使用,需要再加工。先用水搓洗數次,再入窯爐煅燒。將煅燒後的鈷料再次揀選分級,再次粉碎,在瓷質研缽中研磨。最初幾次研磨之後要漂洗,去除雜質及可溶鹽類。逐次研磨,越細越好。鈷料在完全製成之後,應帶水貯存在容器內。具體製作方式為在素色瓷胎上用藍色顏料描繪後,在表面塗無色或淺色的釉,然後入窯燒制。成品底色為純白或粉白,花紋顏色為青黑、深藍;後期使用含氧化鈷顏料的則呈亮藍色。有些青花瓷器在白、藍兩色之外,又加以粉彩或描金裝飾。

淘煉胎土

  • 瓷器是用瓷土即高嶺土燒製成的,天然瓷土含雜質較多,需要淘洗出大部分雜質,將來燒成的瓷器才會堅緻細膩白潤。

製胎

  • 淘洗好的瓷土製成各種器形晾乾的過程。

繪畫

  • 等乾燥後在器表先用青花料繪製圖案。

罩釉

  • 把已經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一般有粘釉、刷釉、浸釉、吹釉等方法。

燒制

  • 將罩釉後的瓷胚經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如果青花料外面不罩釉,燒成後瓷器表面的紋飾呈現棕色而不是藍色。

元朝

元朝版圖

Yuan Dynasty 1294.png

元朝歷史

  • 大元大蒙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由元世祖忽必烈於1271年所建,定都大都,1279年攻滅南宋,統一中國。
  •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建立大蒙古國。由於金朝與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方,蒙古在西元1271年元朝建立以前先後發動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
  • 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征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戰爭,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
  • 忽必烈取中的元,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戰爭讓蒙古四大汗國先後脫離與大汗忽必烈的關係,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名義上承認元帝為大汗。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治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末以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
  •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力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伐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戰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紅巾軍起事。
  •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北元後主天元十年去大元國號,北元亡。

總結

  • 元朝承襲蒙古帝國的主要領土,經過多次擴展後,於1310年元武宗時期達到最大,西到吐魯番,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都播南部與北海、鄂畢河東部,東到日本海,被譽稱「東盡遼左西極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 元朝且為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與伊兒汗國等四大汗國的宗主國,其藩屬國涵蓋高麗與東南亞各國。

元朝經濟

  • 元朝經濟以農業為主,雖然元朝整體生產力比宋朝低很多,但是在生產技術、墾田面積、糧食產量、水利興修以及棉花廣泛種植等方面都取得發展。
  • 蒙古人是遊牧民族,草原時期以畜牧為主,經濟單一,無所謂土地制度。攻打華北時,慘酷的屠殺和劫掠帶來很大的破壞。攻滅金朝後,在耶律楚材勸諫下,窩闊台汗同意復甦農業,鼓勵漢人墾殖以期長治久安。元世祖即位之後,實行些鼓勵生產、安撫流民的措施。
  • 到元朝時,由於經濟作物棉花不斷推廣種植,與棉紡織品在江南一帶都比較興盛。經濟作物商品性生產的發展,就使當時基本上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在某些方面滲入商品貨幣經濟關係。因為元帝集中控制大量的手工業工匠,經營日用工藝品的生產,官營手工業特別發達,對民間手工業則有限制。
  •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代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等。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影片

  • 世界歷史地
  • 中華文明五千年
  • 青花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