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阿房宮) |
(→中國簡史) |
||
(未顯示2位用戶所作出之90次版本)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秦始皇(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他出生於趙國邯鄲,當時他們稱他為秦王政,而後世俗稱嬴政;他自稱自己為「始皇帝」,意思是他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君主專制制度,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 秦始皇(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他出生於趙國邯鄲,當時他們稱他為秦王政,而後世俗稱嬴政;他自稱自己為「始皇帝」,意思是他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君主專制制度,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 ||
==中國簡史== | ==中國簡史== | ||
− | + | {{:中國朝代表}} | |
− | + | ===秦朝統一天下主因=== | |
− | + | <div class='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5/ZH-战国七雄地图.jpg' width='400px' height='368px'/></di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經過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秦始皇終於公元前221年滅六國,一統天下,其原因有三: | 經過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秦始皇終於公元前221年滅六國,一統天下,其原因有三: | ||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 ||
第 27 行: | 第 10 行: | ||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 ||
− | === | + | ===秦朝滅亡關鍵=== |
+ | #大型建設太多:秦始皇修長城、築馳道、建驪山陵和阿房宮,長期勞動使人民的生活不堪其苦,先導致了廣大人民的不滿。 | ||
+ | #秦法過苛,官逼民反:當時採用商鞅主張的通過嚴酷法律治理人民,但由於秦法過於嚴苛,陳勝、吳廣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 ||
+ | #秦始皇個性多疑嗜殺:秦始皇個性多疑猜忌,加上他嗜殺成性,因此朝廷缺少了忠諫的大臣,所以最後留下的都是趙高、李斯等奸臣。 | ||
+ | #繼承人失誤:秦始皇在東巡路上駕崩,原遺詔是要讓扶蘇繼位,但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違背原旨,竄改遺詔讓胡亥繼位,最後朝廷剩下的都是昏君奸臣,秦朝日漸沒落。 | ||
==身世之謎== | ==身世之謎== | ||
第 37 行: | 第 24 行: | ||
後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謀議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勞極大,又有許多賓客辯士為他求情說好話,秦王不忍心將他繩之以法,最後秦始皇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到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 後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謀議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勞極大,又有許多賓客辯士為他求情說好話,秦王不忍心將他繩之以法,最後秦始皇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到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 ||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sOYgBsaps 17:03~20:28] | ||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ICHHRTRyXM 秦始皇為甚麼那麼討厭女人] | ||
==秦始皇之死== | ==秦始皇之死== | ||
第 50 行: | 第 41 行: | ||
===繼位=== | ===繼位=== | ||
秦始皇病死後,秦始皇遺詔是想讓扶蘇繼位,但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篡改遺書立自己為皇帝,並將自己其他兄弟姊妹殺絕,從此秦國落入更大的深淵。 | 秦始皇病死後,秦始皇遺詔是想讓扶蘇繼位,但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篡改遺書立自己為皇帝,並將自己其他兄弟姊妹殺絕,從此秦國落入更大的深淵。 | ||
+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kk5bzriq8 0:45~3:40] | ||
==建設== | ==建設== | ||
===萬里長城=== | ===萬里長城=== | ||
− | + | <div class='tright'><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400px;'><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3/GreatWallChina1.png/596px-GreatWallChina1.png' width='400px' height='322px' /><div class='thumbcaption'>小點是關東六國建造的長城,大點則是秦始皇時期建造的一部分長城</div></div></div> |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將秦趙燕三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因此有「萬里長城」之稱。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將秦趙燕三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因此有「萬里長城」之稱。 | ||
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侵入至燕郡、代郡。可見長城本身在抵禦匈奴的作用並不若想像中大;秦始皇當時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 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侵入至燕郡、代郡。可見長城本身在抵禦匈奴的作用並不若想像中大;秦始皇當時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 ||
+ | |||
+ | 後來清朝大臣張廷玉寫了兩句詩句:「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意為秦始皇建長城,最終還是很快滅亡;隋煬帝修長城,隋朝最終也很快滅亡;明朝修長城,還是被清滅亡。守衛國家靠的是民心、良將、強兵,長城用處不大。 | ||
====孟姜女哭長城==== | ====孟姜女哭長城==== | ||
孟姜女她是秦朝始皇時期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萬杞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八百里」,以滴血於枯骨堆裡認找到了丈夫的屍體,孟姜女當場投海自盡。還有另一說是秦始皇召見孟姜女,驚為天人,欲納孟姜女為妾,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需至秦皇島為萬杞良披麻帶孝,秦始皇答應;在秦始皇祭拜完萬杞良後,孟姜女捧夫屍骨在今孟姜女廟所在,當場投海自盡。 | 孟姜女她是秦朝始皇時期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萬杞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八百里」,以滴血於枯骨堆裡認找到了丈夫的屍體,孟姜女當場投海自盡。還有另一說是秦始皇召見孟姜女,驚為天人,欲納孟姜女為妾,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需至秦皇島為萬杞良披麻帶孝,秦始皇答應;在秦始皇祭拜完萬杞良後,孟姜女捧夫屍骨在今孟姜女廟所在,當場投海自盡。 | ||
+ | |||
===阿房宮=== | ===阿房宮=== | ||
阿房宮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宮」,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現今陝西省咸陽市東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 | 阿房宮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宮」,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現今陝西省咸陽市東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 | ||
− | + | 據傳:秦王小時候在邯鄲城生活愛上一個邯鄲女子,名阿房,秦皇統一天下後想立她為后,卻遭到眾大臣反對,只因她是趙女。阿房為了不讓嬴政為難,上吊自殺。秦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 |
===始皇陵=== | ===始皇陵=== | ||
+ | <div class='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d/Xian_guerreros_terracota_general.JPG/320px-Xian_guerreros_terracota_general.JPG' width='320px' height='213px' /><div class='thumbcaption'>秦始皇陵兵馬俑</div></div> | ||
+ | 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且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 ||
+ | |||
===秦直道=== | ===秦直道=== | ||
+ | 秦直道類似像現今的高速公路,這建於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它的全長736公里,有些路面最寬處约60米,一般都有至少20米,這全部採用黃土夯實是當時秦始皇為了抗擊匈奴而建的。 | ||
==經濟舉措== | ==經濟舉措== | ||
− | === | + | ===統一文字=== |
− | + | 秦始皇為統一人們的思想,統一文字,強行教化。使小篆和隸書為全國通行的字體,對中國文化、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
− | === | + | 秦始皇命令李斯創立小篆作為秦國官方文字,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書寫速度更快。 |
+ | |||
+ | ===統一貨幣=== | ||
+ | 重新發行錢幣,廢除原來全國各地相異的貨幣,克服過去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 ||
+ | |||
+ | ===統一度量衡=== | ||
度量衡傳統上是計量長度、體積、輕重單位的統稱。度是用來計算長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所以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顯然不利統一,故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 | 度量衡傳統上是計量長度、體積、輕重單位的統稱。度是用來計算長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所以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顯然不利統一,故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 | ||
===重農抑商=== | ===重農抑商=== | ||
+ | 重農抑商是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期制定的基本國策,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 | ||
+ | |||
==教育== | ==教育== | ||
前期春秋戰國盛行的哲學家包括: | 前期春秋戰國盛行的哲學家包括: | ||
第 87 行: | 第 94 行: | ||
秦始皇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各種指責紛紛而來,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種種學說不絕於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認為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張嚴厲鎮壓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並發動了焚書坑儒事件。 | 秦始皇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各種指責紛紛而來,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種種學說不絕於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認為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張嚴厲鎮壓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並發動了焚書坑儒事件。 | ||
− | + | 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和鞏固秦朝的統治,於是開始在民間銷毀除秦記之外的其他六國的史書,其保留的有農業、技術、卜筮和醫藥的書籍,則在朝廷保留不燒的有政府(朝廷)的書不燒;另外還在民間屠殺博士和方士。 | |
+ | |||
==活動== | ==活動== | ||
+ | 請說出以下秦國成語緣故和意思: | ||
+ | *楚館秦樓/秦樓楚館 | ||
+ | *高懸秦鏡/秦鏡高懸 | ||
+ | *秦晉之好 | ||
+ | *秦庭之哭 | ||
+ | *秦越肥瘠/越瘦秦肥 | ||
+ | *三戶亡秦/亡秦三戶 | ||
+ | *朝秦暮楚 | ||
+ | *秦失其鹿 | ||
+ | |||
+ | 範例: | ||
+ | *指鹿為馬 | ||
+ | 緣故: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把持朝政,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策來當眾檢驗。 | ||
+ | 他叫人牽了一頭鹿來獻給秦二世,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這是我獻給您的馬。」 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開玩笑吧?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成是一匹馬呢?」趙高於是問左右的大臣:「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大臣們大都害怕趙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聲,有的人為了討好趙高,就說獻上的是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趙高暗中記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後來就借故把他們殺害了。 | ||
+ | |||
+ | 意思: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扭曲事實。 | ||
+ | |||
==考題== | ==考題== | ||
+ | #秦國當時為什麼能夠統一天下? | ||
+ |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 ||
+ | #*國君的能力:秦國多位國君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勵精圖治,起用來自各國的人才, 如范睢、張儀等,針對當時局勢,推行適當措施,令秦國得以富強起來。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六國互相猜疑的漏洞,令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 ||
+ |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 ||
+ | #秦國滅亡關鍵? | ||
+ | #*大型建設太多:秦始皇修長城、築馳道、建驪山陵和阿房宮,長期勞動使人民的生活不堪其苦,先導致了廣大人民的不滿。 | ||
+ | #*秦法過苛,官逼民反:當時採用商鞅主張的通過嚴酷法律治理人民,但由於秦法過於嚴苛,陳勝、吳廣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 ||
+ | #*秦始皇個性多疑嗜殺:秦始皇個性多疑猜忌,加上他嗜殺成性,因此朝廷缺少了忠諫的大臣,所以最後留下的都是趙高、李斯等奸臣。 | ||
+ | #*繼承人失誤:秦始皇在東巡路上駕崩,原遺詔是要讓扶蘇繼位,但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違背原旨,竄改遺詔讓胡亥繼位,最後朝廷剩下的都是昏君奸臣,秦朝日漸沒落。 | ||
+ | #請簡述「嫪毐之亂」: | ||
+ | #*呂不韋怕跟太后趙姬的關係被秦始皇知道,因此找了嫪毐要去勾引太后,太后果然對嫪毐大感興趣,於是呂不韋將嫪毐帶進宮中,向外宣稱嫪毐因罪已無生殖能力,並在宮內安排職務給嫪毐;後太后隨即和嫪毐生兩子,並打算讓他們繼位,後秦始皇發現大怒就將嫪毐和太后所生的兩子殺死。 | ||
+ | #秦始皇的四大建設是什麼? | ||
+ | #*萬里長城、阿房宮、始皇陵、秦直道。 | ||
+ | #徐福當時率領6000童男童女到現今日本,請問當時日本是什麼時期? | ||
+ | #*彌生時代 | ||
+ | #請問當時秦始皇焚書保留了哪些書不燒? | ||
+ | #*政府(宮廷)的書不燒,之後這些書是項羽焚燒阿房宮一起燒掉的。 | ||
+ | #*民間:農業、技術、卜筮、醫藥的書籍。 | ||
+ | #統一貨幣的好處? | ||
+ | #*克服過去未統一前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 | ||
+ | #*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 ||
+ | #請寫出春秋戰國所盛行的學派及教育理念: | ||
+ | #*儒家學派: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 | ||
+ | #*道家學派: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清淨無為。 | ||
+ | #*墨家學派:主張博愛,重實踐、貴功用,在生產機械等方面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 | ||
+ | #*法家學派:主張通過嚴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強大國家。 | ||
+ | #請寫出一個有關秦國的成語和緣故: | ||
+ | #*指鹿為馬 | ||
+ | #**緣故: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把持朝政,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策。他故意牽了一頭鹿,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這是馬,如果有人不服從他原意說這是鹿的將被一一殺掉。 | ||
+ | #請寫出「中國簡史」: | ||
+ | <table class=nicetable> <tr><th>夏商周</th></tr><tr><th>春秋戰國</th></tr><tr><th>秦漢</th></tr><tr><th>三國晉南北朝</th></tr><tr><th>隋唐</th></tr><tr><th>五代十國</th></tr><tr><th>宋、遼、金、西夏</th></tr><tr><th>元、明、清</th></tr><tr><th>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th></tr> </table> |
2017年9月12日 (二) 21:06的最新修訂版本
秦始皇(西元前259年~西元前210年)他出生於趙國邯鄲,當時他們稱他為秦王政,而後世俗稱嬴政;他自稱自己為「始皇帝」,意思是他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他十三歲即位,先後鏟除嫪毐與呂不韋,三十九歲時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五十歲出巡時駕崩,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採用君主專制制度,及第一個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創立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
目錄
中國簡史
階 段 | 代 稱 | 作 用 | 朝代 | 資訊 工具 | 公職 人員 | 中央 官制 |
階 段 一 | 三 代 | 共 主 時 代 | 夏 | 「字」 刀 竹 | 世 襲 | 公 宰 臣 尹 |
商 | ||||||
周 | ||||||
階 段 二 | 大 分 裂 | 改 良 制 度 | 春秋 | 「筆」 竹 邸報 | 自 荐 | 不 統 一 |
戰國 | ||||||
第 一 帝 國 | 穩 定 發 展 | 秦 | 鄉 舉 里 選 | 三 公 九 卿 | ||
漢 | ||||||
階 段 三 | 大 分 裂 | 改 良 制 度 | 三國 | 筆 「紙」 「拓」 「印」 雜報 | 九 品 中 正 | 過 渡 制 |
晉 | ||||||
南北朝 | ||||||
第 二 帝 國 | 穩 定 發 展 | 隋 | 科 舉 考 試 | 三 省 六 部 | ||
唐 | ||||||
小分裂 | 五代十國 | |||||
階 段 四 | 農 牧 帝 國 興 起 | 漢 人 與 外 族 輪 流 統 治 | 宋、遼、金、西夏 | 筆 紙 印 「書」 小報 | ||
元 | ||||||
明 | ||||||
清 | ||||||
階 段 五 | 現 代 化 | 中華民國 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報紙 電波 電腦 網路 | 公民 選舉 考試 專政 | 府、院 與 黨、院 |
三公九卿制:
- 秦漢時期。
- 三公是指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和太尉(主持軍事)。行政、軍事、監察等權力融為一體。
- 丞相為百官之首,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有相對獨立的決策權、審議權和行政權。
- 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和少府這九個部門的長官。皇帝的家政、國政混為一談。
三省六部制:
- 隋唐確立後延續到清末。六部制一直未作改動,三省制,各不同時期有過一些調整和補充。
- 三省:中書省(決策,起草皇帝的命令)、門下省(審議皇帝的命令)、尚書省(行政,執行皇帝的命令)。
- 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使相權一分為三,從而加強了皇權。而且將行政、軍事、監察分開,相互制衡,更方便皇權來操縱和控制。
- 六部:吏、禮、戶、兵、刑、工。是針對國政分工精準的中央行政機構。
- 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明成祖設內閣,內閣大學士沒有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 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雍正設立軍機處。
秦朝統一天下主因
經過春秋戰國四百多年的紛亂局面,秦始皇終於公元前221年滅六國,一統天下,其原因有三:
-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 國君的能力:秦國多位國君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勵精圖治,起用來自各國的人才, 如范睢、張儀等,針對當時局勢,推行適當措施,令秦國得以富強起來。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六國互相猜疑的漏洞,令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秦朝滅亡關鍵
- 大型建設太多:秦始皇修長城、築馳道、建驪山陵和阿房宮,長期勞動使人民的生活不堪其苦,先導致了廣大人民的不滿。
- 秦法過苛,官逼民反:當時採用商鞅主張的通過嚴酷法律治理人民,但由於秦法過於嚴苛,陳勝、吳廣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 秦始皇個性多疑嗜殺:秦始皇個性多疑猜忌,加上他嗜殺成性,因此朝廷缺少了忠諫的大臣,所以最後留下的都是趙高、李斯等奸臣。
- 繼承人失誤:秦始皇在東巡路上駕崩,原遺詔是要讓扶蘇繼位,但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違背原旨,竄改遺詔讓胡亥繼位,最後朝廷剩下的都是昏君奸臣,秦朝日漸沒落。
身世之謎
秦始皇是繼秦莊襄王子楚之位,以太子身份登上王位的。秦始皇之母趙姬,據說曾為呂不韋的愛姬,後獻予子楚,被封為王后。那麼,秦始皇到底是子楚的兒子,還是呂不韋的兒子,後人始終爭議不休。
嫪毐之亂
秦莊襄王亡故後,呂不韋跟太后趙姬的關係一直藕斷絲連。隨著嬴政年齡漸長,呂不韋怕事情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陽具特別大的人嫪毐作為門客,並借機讓嫪毐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中,表演陽具驅使桐木車輪轉動的把戲,故意傳到太后趙姬耳中。
正如呂不韋所料,太后果然對嫪毐大感興趣,於是呂不韋假裝不知情地將嫪毐帶進宮中,並找人假意告發嫪毐有犯罪要腐刑。另一方面,呂不韋又暗中教唆太后,替嫪毐安排職務留在宮中。於是太后暗中收買行腐刑的役人,不對嫪毐執行腐刑,但要他們對外宣稱嫪毐已受刑,並將嫪毐的鬍鬚拔除。嫪毐就這樣成為服侍太后趙姬身邊的侍宦。
後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太后謀議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始皇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太后遷到雍地居住;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其侍奉先王功勞極大,又有許多賓客辯士為他求情說好話,秦王不忍心將他繩之以法,最後秦始皇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太后,使她又回到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秦始皇之死
西元前211年,連續發生了三件怪事:
- 首先是當年出現「熒惑守心」的天文現象,而熒惑守心的出現則被稱為大凶之兆,輕者天子要失位,嚴重的情況就是皇帝駕崩。
- 同年有一塊隕石在東郡地區墜落,其間有人在隕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傳入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大怒,下令去挨家挨戶查問,但沒有人認罪,於是把居住在那塊石頭周圍的人全部抓來殺了,並焚毀了那塊隕石,殺完後秦始皇心裡還是惴惴不安,於是決定巡遊天下。
- 同年秋天,有一位仙人手持玉璧攔住使者,稱「今年祖龍死」。使者問他緣由,那人隨即失去蹤影,並留下玉璧,使者惟有捧回玉璧向秦始皇敍述自己的奇遇。秦始皇沉默了好一會,稱山裡鬼怪最多只能預知一年的事,並輕描淡寫地指現時已是秋季,這話未必能應驗。他在遣退使者前稱「祖龍」的意思是人的祖先,意指「祖龍死」與他無關。
由於種種怪事隔年秦始皇去作第五次巡遊,一是為消災避難,二是求不老之藥。但這次巡遊不僅沒有使他消災和獲得長生不老之藥,反而生了大病,死于沙丘。
尋求長生不老
當時徐福稱他能為秦始皇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於是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6000人渡東海求神仙,徐福和童男女們在到達目的地瀛洲(據說為今日日本)之後一去不返,日本秦氏為其後代。
繼位
秦始皇病死後,秦始皇遺詔是想讓扶蘇繼位,但胡亥聽從趙高的建議篡改遺書立自己為皇帝,並將自己其他兄弟姊妹殺絕,從此秦國落入更大的深淵。
建設
萬里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人攻擊匈奴,占據河套,並將秦趙燕三國修築的舊城牆連接起來,從臨洮到遼東綿延萬里,因此有「萬里長城」之稱。
蒙恬死後沒多久,匈奴便輕鬆跨過秦長城,不但收復了原來的失地,並且侵入至燕郡、代郡。可見長城本身在抵禦匈奴的作用並不若想像中大;秦始皇當時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有人記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間故事。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蹟殘存。
後來清朝大臣張廷玉寫了兩句詩句:「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意為秦始皇建長城,最終還是很快滅亡;隋煬帝修長城,隋朝最終也很快滅亡;明朝修長城,還是被清滅亡。守衛國家靠的是民心、良將、強兵,長城用處不大。
孟姜女哭長城
孟姜女她是秦朝始皇時期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萬杞良被抓去修長城。孟姜女不遠萬里為丈夫送去禦寒的衣物,花了很長時間才到長城,然而最後卻被告知丈夫已經死了,屍體也被埋在長城之下。「孟姜女放聲大哭,最終哭倒長城八百里」,以滴血於枯骨堆裡認找到了丈夫的屍體,孟姜女當場投海自盡。還有另一說是秦始皇召見孟姜女,驚為天人,欲納孟姜女為妾,孟姜女要求秦始皇需至秦皇島為萬杞良披麻帶孝,秦始皇答應;在秦始皇祭拜完萬杞良後,孟姜女捧夫屍骨在今孟姜女廟所在,當場投海自盡。
阿房宮
阿房宮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宮」,建於公元前212年。遺址在現今陝西省咸陽市東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帶。
據傳:秦王小時候在邯鄲城生活愛上一個邯鄲女子,名阿房,秦皇統一天下後想立她為后,卻遭到眾大臣反對,只因她是趙女。阿房為了不讓嬴政為難,上吊自殺。秦皇為了紀念這位他深愛過的女子,因而起名阿房宮。
始皇陵
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且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秦直道
秦直道類似像現今的高速公路,這建於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它的全長736公里,有些路面最寬處约60米,一般都有至少20米,這全部採用黃土夯實是當時秦始皇為了抗擊匈奴而建的。
經濟舉措
統一文字
秦始皇為統一人們的思想,統一文字,強行教化。使小篆和隸書為全國通行的字體,對中國文化、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命令李斯創立小篆作為秦國官方文字,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書寫速度更快。
統一貨幣
重新發行錢幣,廢除原來全國各地相異的貨幣,克服過去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統一度量衡
度量衡傳統上是計量長度、體積、輕重單位的統稱。度是用來計算長短,量是用來測量體積,衡則用來計算物件重量。戰國時代,各地度量衡制度的不同,所以在換算過程中顯得十分混亂,顯然不利統一,故此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下令統一全國的度量衡。
重農抑商
重農抑商是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期制定的基本國策,其主張是重視農業、以農為本。
教育
前期春秋戰國盛行的哲學家包括:
- 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荀子,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孟子提出人性善,荀子則認為人性惡。
- 道家學派:代表人物包括老子、莊子,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清淨無為。
- 墨家學派:代表人物為墨子,主張博愛,重實踐、貴功用,在生產機械等方面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
- 法家學派:代表人物有韓非子、商鞅,主張通過嚴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強大國家。
焚書坑儒
秦始皇崇尚法家治國理念,他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全國統一的法律。
秦始皇的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各種指責紛紛而來,不同於秦始皇法家的種種學說不絕於耳。由於當時社會上百家爭鳴,嚴重的阻礙了秦始皇對征服的原六國民眾思想的統一。丞相李斯認為這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主張嚴厲鎮壓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並發動了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為了統一原六國人民的思想和鞏固秦朝的統治,於是開始在民間銷毀除秦記之外的其他六國的史書,其保留的有農業、技術、卜筮和醫藥的書籍,則在朝廷保留不燒的有政府(朝廷)的書不燒;另外還在民間屠殺博士和方士。
活動
請說出以下秦國成語緣故和意思:
- 楚館秦樓/秦樓楚館
- 高懸秦鏡/秦鏡高懸
- 秦晉之好
- 秦庭之哭
- 秦越肥瘠/越瘦秦肥
- 三戶亡秦/亡秦三戶
- 朝秦暮楚
- 秦失其鹿
範例:
- 指鹿為馬
緣故: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把持朝政,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策來當眾檢驗。 他叫人牽了一頭鹿來獻給秦二世,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這是我獻給您的馬。」 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開玩笑吧?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成是一匹馬呢?」趙高於是問左右的大臣:「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大臣們大都害怕趙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聲,有的人為了討好趙高,就說獻上的是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趙高暗中記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後來就借故把他們殺害了。
意思: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扭曲事實。
考題
- 秦國當時為什麼能夠統一天下?
- 地理位置:秦國地處中原地區的西陲,有函谷關和黃河作為天險,阻隔東方的其他六國進犯,也令秦國避過六國爭雄的混戰,養精蓄銳,待六國元氣大傷後,再行逐一消滅。
- 國君的能力:秦國多位國君如秦孝公、秦惠文王等都勵精圖治,起用來自各國的人才, 如范睢、張儀等,針對當時局勢,推行適當措施,令秦國得以富強起來。另一方面,又能利用六國互相猜疑的漏洞,令秦國可以統一天下。
- 商鞅變法的成功:商鞅倡議推行的農業措施令秦國的農業迅速發展,令國庫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獎勵軍功的措施則令軍隊士氣大振,戰鬥力提高,令秦國的國力遠超六國, 為日後秦國統一天下奠下了重要的基礎。
- 秦國滅亡關鍵?
- 大型建設太多:秦始皇修長城、築馳道、建驪山陵和阿房宮,長期勞動使人民的生活不堪其苦,先導致了廣大人民的不滿。
- 秦法過苛,官逼民反:當時採用商鞅主張的通過嚴酷法律治理人民,但由於秦法過於嚴苛,陳勝、吳廣等人紛紛起兵造反。
- 秦始皇個性多疑嗜殺:秦始皇個性多疑猜忌,加上他嗜殺成性,因此朝廷缺少了忠諫的大臣,所以最後留下的都是趙高、李斯等奸臣。
- 繼承人失誤:秦始皇在東巡路上駕崩,原遺詔是要讓扶蘇繼位,但趙高、李斯及胡亥等人違背原旨,竄改遺詔讓胡亥繼位,最後朝廷剩下的都是昏君奸臣,秦朝日漸沒落。
- 請簡述「嫪毐之亂」:
- 呂不韋怕跟太后趙姬的關係被秦始皇知道,因此找了嫪毐要去勾引太后,太后果然對嫪毐大感興趣,於是呂不韋將嫪毐帶進宮中,向外宣稱嫪毐因罪已無生殖能力,並在宮內安排職務給嫪毐;後太后隨即和嫪毐生兩子,並打算讓他們繼位,後秦始皇發現大怒就將嫪毐和太后所生的兩子殺死。
- 秦始皇的四大建設是什麼?
- 萬里長城、阿房宮、始皇陵、秦直道。
- 徐福當時率領6000童男童女到現今日本,請問當時日本是什麼時期?
- 彌生時代
- 請問當時秦始皇焚書保留了哪些書不燒?
- 政府(宮廷)的書不燒,之後這些書是項羽焚燒阿房宮一起燒掉的。
- 民間:農業、技術、卜筮、醫藥的書籍。
- 統一貨幣的好處?
- 克服過去未統一前商品流通使用和換算的困難。
- 使貨幣在全國範圍內有更佳的流通、支付和儲蓄的價值作用。
- 請寫出春秋戰國所盛行的學派及教育理念:
- 儒家學派:主張恢復禮制,並開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的教育觀念。
- 道家學派: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清淨無為。
- 墨家學派:主張博愛,重實踐、貴功用,在生產機械等方面的教育,內容非常豐富。
- 法家學派:主張通過嚴酷的法律治理人民,強大國家。
- 請寫出一個有關秦國的成語和緣故:
- 指鹿為馬
- 緣故: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把持朝政,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策。他故意牽了一頭鹿,並在群臣面前指著鹿說這是馬,如果有人不服從他原意說這是鹿的將被一一殺掉。
- 指鹿為馬
- 請寫出「中國簡史」:
夏商周 |
---|
春秋戰國 |
秦漢 |
三國晉南北朝 |
隋唐 |
五代十國 |
宋、遼、金、西夏 |
元、明、清 |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