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書籍出版/學生 的原始碼
←
書籍出版/學生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施馨檸== [[file:Shiny.jpg|100px|left]] 我是施馨檸。小學讀的一直都是刻板的教科書,並沒有接觸過其他的教學體制。常常轉學,跟同學的交情就沒那麼深,卻造就了我不怕生的個性。喜歡看科幻、奇幻小說或電影,也喜歡念英文。但這些對我來說,只是一般的娛樂,真正的學習興趣,從小到大一直都是我內心的問號。 ===不經意的發現=== 當老師在班上宣布同學們開始思考要做的專題時,毫不遲疑的就寫下了腦波。在這個書籍出版的課程裡,我要分享我在所有報告中比較完整的「腦波」。 腦波就是大腦的神經元經由電流與化學反應,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產生腦電波,讓細胞與細胞之間能互相聯絡。 因為媽媽公司的關係,我接觸過好幾次大寶科技的腦波儀,對此儀器心生好奇,不斷問媽媽有關這個的相關問題。 但是我在準備這個主題的期間,面臨了許多困境,使我相當挫折,想要放棄題目甚至想要轉學,然而我竟一一打開了這些結,成功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相信每個人的主題下都有著不同的小故事,而在接下來的文章裡,我將跟大家分享我在學程的歷程以及準備這個題目的經過。 就在這一點一滴的過程中,有個小小的蹤影出現在我的生命... ===尋找興趣的蹤跡=== 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的感覺很痛苦,看著自己的朋友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及興趣,就會覺得自己怎麼這麼頹廢,別人為他們的夢想更在努力時,我卻無所事事。看著他們就讓我開始起了要慢慢尋找自己興趣的念頭。 所以我在六年級到國一這段時間開始尋找。嘗試過畫畫、讀英文、寫作,甚至想過自己是否有可能喜歡運動。像小學每天早上都要晨跑,為了讓自己不要跑的那麼累,我就盡量讓自己享受在其中,那段時間我很喜歡慢跑,但是國小畢業之後,沒有一定要跑的必要,我就不會自動去做,現在想到要跑步自然也提不起我的感覺了。 每一樣都做了幾天的時間,就開始覺得厭煩,發現是在逼自己喜歡、逼自己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做。 在過去學程上過的課程裡,很少有可以提起我興趣的課程,一直到了國中二年級,我發現我一直以來最認真、吸收最多的就是科學方面。漸漸開始對生活上一些物理現象感興趣,上網看了許多相關資料、影片或書籍,找到了一條或許能堅持學習下去的路。 ===初見它的身影=== 當我開始關注科學,差不多就是我準備我第一個主題備課:科幻文學背後的哲學凝視的時候。我當時還不知道要做什麼題目,就想到我喜歡看科幻小說,恰好看到老師建議我們的題目中有這個,就選了這個。 這個題目我並沒有做得很成功,第一是我沒有花很多時間投入在裡面,也一下就要上台了,第二是我並沒有真正很有心去做這個主題。從這個主題做完,我真心希望下一次的備課我可以有我真像想要研究的,並花更多時間心力去了解,比這次更順利。 我開始接觸到腦波儀,媽媽公司常常會讓我們小孩去他們公司幫做測驗,我很好奇為什麼一個像耳機的儀器可以接收到腦電波,而腦電波又是怎麼出現的。我是個三分鐘熱度的個性,通常我開始對一個東西有興趣,持續個幾天或幾個禮拜我就會感到無聊,而我也就是希望我能夠總有一天找到能持續下去的東西,剛好本班特色課程主題備課,就是要同學自己選主題上台報告三節課,那三節課起碼要花兩個月的時間好好研究準備同一個題目,因此我就利用這門課,來讓自己好好持續把腦波研究好,呈現出來。而經過了兩個月的洗禮,我也對科學開始著迷。 我開始在網路上看到什麼科學事件就會點進去看,科幻電影我也很有興趣,做腦波那一陣子當然就是會對大腦的相關資訊有興趣,發現自己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是很享受的,會跟爸爸媽媽分享,他們會鼓勵我,很認真聽我講,也會解釋給我聽。媽媽甚至因為我在做這個主題也會去看一些相關資料,這讓我很感動,又多了一分的動力,也讓信心大大增加。 ===心中的曲折=== 我遇上了挫折。 每天回家都跟媽媽說我不想去上學,早上故意賴床不想去上課。我思考了一般體制的升學還有上課內容。 我一度的想轉學,思考了我如果從這個班上轉走會有哪些變化。我最好的朋友不會在我身邊了,但是我可以再交新的朋友;我的自學時間相對縮短很多,但是我跟著學校進度走,其餘時間還是可以自主學習;考試很多可能壓力會很大,但是小學其實也都經歷過考試,大部分跟我一樣年紀的學生都身在一般國中也沒什麼不好;家裡要為我付出的學費明顯降低許多,通勤時間也省略了。 我開始想著,當初怎麼會來這裡,這一年到底都做了什麼學了什麼,仔細想想我學到的東西似乎少之又少,既然這麼混,不如回去一般國中逼著自己讀書學到的還比較多。 心裡其實都想好了,轉學要怎麼面對,怎麼接受一般體制,以後大約升學的路程。 那陣子我跟媽媽討論了很多學校,還去參觀過,甚至跟學校老師有討論。請假去參觀的那天,我只有跟老師還有幾個朋友講我去看學校,當我回到學校的那天朋友們都問我是不是去參觀學校,是不是要轉學,有沒有確定了。頓時,我意識到其實從頭到尾都非常捨不得。 前一天還是一直想轉學的我,到了那天之後,一切都突然改變。早上開心的想著要上學,就為了去學校與朋友們作伴,有了他們一起跟我上課真的會大大影響學習效果。我不想轉了,把我死拖活拉都拉不出這個學程,我的朋友圈。我很感謝家人,他們在我想轉學的時候積極的幫我找學校,不想轉了也讓我繼續留下來,他們包容我的任性,我也一定要好好的在這裡學習給他們看,報答他們,也讓我自己更加進步。 ===家人的陪伴=== 看了很多大腦的資料,慢慢了解大腦怎麼運作,會有哪些作用,我除了上網看之外有很多時間都是跟媽媽一起討論的。那段時間不管是在哪裡,只要是我與媽媽單獨相處的時間我們聊得幾乎都是有關備課的內容,在車上、在房間、在吃飯,無論何時何處,我們都聊得很盡興很幸福。 從小到大我的話都不多,不管是跟家人還是朋友,我都覺得我沒有話題可以跟別人聊。雖然我不怕生,自己卻偏偏是個不會聊天的人,讓別人覺得很冷漠,跟家人當然可以比較放鬆,但也只是分享學校生活僅此而已,我從沒跟家人分享過學校學過的事物,畢竟對我來說那些都不足以成為我覺得重要的東西。所以我通常在一個大群組裡,一兩個跟我最好的人,都是能夠把我帶進話題的人物,我很喜歡他們,也很需要他們。 因為這個題目,讓我跟媽媽之間多了好多好多的連接,他能跟我一起想,他沒聽過的部分我甚至能說給他聽!而爸爸本身就是學物理方面的,我也能請教他很多相關問題,真的讓我對科學的喜愛更加分。 ===主題:腦波=== 主題備課是我在學程最喜歡的一門課,它讓我更加的有動力去學習,又不會覺得無趣。 ====希望帶給大家的==== [[檔案:放鬆燈.jpg|thumb|400px|right|放鬆燈及腦波儀]] 當初我最一開始接觸腦波是因為大寶科技的放鬆燈,了解到其實人可以透過長期訓練專注與放鬆對生活上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工作、睡眠還是休閒的時候,如果都保持再放鬆又專注的狀態,對自己的心情、身體都好,也可以減輕壓力。 所以我上腦波課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想要讓同學跟老師們都可以知道自己在什麼狀態下能達到同時放鬆跟專注,如果可以記住那個狀態,對於現在要認真學習的我們以及要付出極大心力工作的老師們都可以不用承擔太多壓力,自然效率也會好很多。 當然除了這個主要的原因,還有其他我希望同學們能知道的東西: #讓同學們知道有腦波儀的存在,並能實際操作簡易的腦波耳機,測量他們的放鬆跟專注數值。 #認識腦電波的八大類。 #認識構成大腦的重要組織。 #腦電波如何發送、腦波儀如何擷取腦波。 ====準備工作==== 我開始著手準備,起先上網搜尋了相關資料,面對著這個龐大的資料庫,我一度對自己沒有自信能夠做好這份報告。 還好得到許多媽媽以及老師的幫助,讓我能對這題目有了一定的認知,因此我訂定了我所要講的幾個大項目: *人體大腦 *神經元、突觸 *腦電波的種類 *腦波儀如何截取腦波 *腦波人機界面的現況 找到了這幾個方向,便能比較順利的延著這幾項去慢慢了解透徹。 報告內容經過一次次的跟老師討論改善,讓我在報告的準備內容這部分更熟悉一點。 因為要讓大家去腦波教室體驗,還要跟腦波教室的工作人員聯絡,跟他們說明這個報告的內容、目標、計畫,還要他們問清楚儀器的價賠多少等等。 為了確保上台品質,在上台前一周,要實際預演給老師看過兩三次,對內容越熟悉上課品質就會越好。 ====上台==== [[檔案:腦波貓耳.jpg|thumb|200px|left|班上同學戴腦波貓耳]] 上課了,我特別緊張就是在這一刻,拿起麥克風,站上台,看著底下的大家目光都投向自己不免有種快感。 我分別介紹了大腦組成的各個重要結構,例如:大腦皮質、小腦、邊緣系統以及腦幹等等。 大腦皮質講到了神經元,這個部分我準備滿久的,似乎也挑起了我的好奇心,在大腦的內容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神經元。 想像在我們的小小的腦袋裡就有860億個神經細胞!真的是一個超級壯觀的景象,每個神經元都像一群孩子一樣天天手牽手聯繫,光是一個神經元就有很多不同的構造,可見人的腦真的非常厲害!真讓我想一探大腦的奇景。 爾後我介紹了腦波的八大種類、腦波的人機介面現況以及腦波怡如何擷取腦波。 我自己用腦波儀做過許多次測試,想著要如何在班上呈現,怎麼讓大家都感興趣,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同學們在我講課的時候,都是安安靜靜的看著台上,有人可能在發呆,有人用認真的眼神看著我,偶爾會有人提問。我想對於班上很多人而言,科學方面的題目可能會有點無聊,沒興趣的就是不會想聽,所以我想帶給大家的就是至少他們能夠覺得腦波儀是有趣的。 講課部分時間大致上花了兩個小時半。 ====實際操作==== [[檔案:書籍出版(1).jpg|thumb|400px|right|腦波教室實作]] 在這部份我使用腦波儀器以及APP直接做說明。我請一位老師為我戴上腦波耳機,開始偵測她的腦波狀態,以實例給同學們作各個不同腦電波的介紹。 APP裡有兩個小遊戲,分別是測出測驗者在每個當下的專注指數和放鬆指數,而這部分竟讓同學們起了好奇心,開始注意老師是否專注或是放鬆。像這樣的互動回饋,我想是這次經驗當中我最感動的,看著台下的同學的這麼熱情於自己的備課,當然心中會有難以形容的興奮吧。而這也讓我學到,課程中如果只是講課,任誰都會聽不下去,講者與聽眾之間的互動非常重要,而這個互動也可以透過某個事物來執行。 [[檔案:書籍出版(2).jpg|thumb|400px|right|腦波教室實作]] 當天下午我也安排了到大寶科技兆豐文創的腦波教室去給同學實際操作腦波儀。 我帶領著大家搭乘交通運輸、步行,一路來到腦波教室,當時心裡真是交織著各種情緒,一方面緊張、慌亂,一方面卻又感到很雀躍,心想著這是最後一部分了。 工作人員為大家佈置了一個相當舒適的環境,我們也很配合工作人員的指揮,這深深的讓我鬆了一口氣。 在這邊有更多元的腦波遊戲可以給提供大家,工作人員為大家解說完畢,就帶大家一個接著一個玩,看著同學們都很踴躍參與,我也樂在其中。 ====評量==== 每個同學的主題備課都必須出考題讓同學們做答,回饋報告同學,是很重要的一環。 發下考卷看著大家如此認真作答,心裡真是欣慰! 批改著大家的考卷,有些答案很有趣,有些很離譜,打勾打叉,改著改著還會笑起來跟旁邊的人分享。 ====旅行結束,迎接下一個未知數==== 終於結束,因為我是這堂備課的講者,所以由我來結束今天的活動。當我起身面對大家,我突然驚覺,經過了這一整天,上台對我來說已經不足為懼了!我大方的說出結束今天課程以及謝謝工作人員的話語,並宣布隔天的評量考試後,一聲我從小到大在台上最具自信的一句「謝謝大家!」就這樣結束了這兩個多月以來的準備。 與工作人員合照時,心裡的波濤洶湧一浪一浪的沖刷,兩個月以來的所有準備就在今天把一切呈現給大家,想著這一切,心裡很感謝所有同學老師,以及我的家人。 因為媽媽讓我開始準備這個題目,因為她我找到了我的興趣,因為她的耐心傾聽我才能有這個成就感在心中,因為她我才能找到這個腦波教室,我相信在腦波教室的所學同學們一定都能永記在心。 某一個假日,一部票房還不錯的電影,我吵著要媽媽帶我一起去看,叫做星際效應。很好看,是一部科幻電影,看完後我其中最大的心得就是,我找到我下一個目標了! 我馬上跟媽媽討論完,隔天就跟老師說,我的下一個主題備課要做時間! ===在學程的收穫=== [[檔案:書籍出版(3).jpg|thumb|300px|right|腦波教室合照]] 在學程的這兩年,歡樂過,煩惱過,深思過,就是沒有後悔過。既然來到這邊,花大量時間尋找屬於自己的路是一定的,而現在我好不容易探到了一點光芒,要好好珍惜它。 在接下來的學習歷程裡,我會從生活上各個地方尋找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科學現象,並且利用學程的自主時間好好充實自己。 因為有主題備課讓我更有動力去學習,使自己越來越能駕馭在台上的情緒,台下聽眾能覺得有趣,更重要的是要繼續朝我的學習目標走下去! ==張子宜== [[檔案:書籍出版8.JPG|100px]] 今年(2016)就要國中畢業的我,接觸團體自學也快滿四年了。 小六時第一次轉進在宜蘭頭城的一所自學學校,那個地方很棒,是個空氣好、人也好的好地方。在那所學校裡很自由,可以大半天都在被草坪包圍的球場上打球;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喜歡上球類運動(躲避球、籃球)。 從小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畫圖、編故事,這個興趣一直到現在,也慢慢延伸至其它有關的事物:攝影、手作、電影等等。最近,有出門到外就會背著一台相機,到處拍;也受到同學的影響,嘗試拍了30秒的定格黏土動畫。 我隱隱記得小時候自己編的一個故事;是一個關於主角冒著生命的危險拯救朋友的小故事,過程中還遇見了一隻獅子警告他:在前進的話,如果朋友互相的信任不夠,就無法找到目標,將會永遠迷失在這個滿是門的空間裡。當然,是個快樂的結局。 [[檔案:插畫.jpg|200px]] [[檔案:插畫2.jpg|170px]] ===跳tone的主題?=== ====科幻文學背後的哲學凝視==== 當時是跟兩位朋友一起準備這個主題,主辦其實也不是我,但是因為聽起來很新奇,而我爸對哲學也有一點研究,感覺我也可以來了解一下,所以就這麼決定了這個主題備課。哲學有很多不同的方向,這次,我們要從動畫來討論關於現在的人類。 一開始我們讓同學看了「風之谷」,其實這佔了很多時間。雖然有些同學以前看過了,不過這次經過討論,大家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吧!等看完了動畫後,我們讓同學分組討論一些議題: 當今的人類世界。 ====為什麼是風之谷==== *風之谷是可以完全呈現出這些問題的動畫、又不會以太難的角度告訴來我們 *這部作品是受大家喜愛的宮崎駿的作品。覺得班上應該也有不少人有興趣。且它的畫面做的很生動 *老師的建議。 ====希望同學學到、看到什麼==== 雖然這是一部動畫,除了看它怎麼用畫面來呈現之外,作者還想要表達什麼?關於人類的自私、造成的污染,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這個問題一直都在。而這些問題 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而現在人類還是面臨者同樣的問題。 ====我可以更好==== *因為課堂一開始就是看影片,所以需要準備電腦、喇叭。但是我們沒有事先測試,所以電腦在看到一半時就不給力的準備關機了……。班上喧鬧了一下子,換了另一台電腦才又準備好繼續看影片。下次有類似的活動一定要先測試….不然就會發生悲劇。也還好當天有備用的電腦,不然時間就會被拖更久。 *我是主持人,但也因為沒先練習,所以拿著麥克風講話時並沒有很清楚明瞭。同學們可能也會搞不太清楚,這樣也會拖到時間、或是讓停課的人覺得無趣。好的主持 人既可以帶動愉快的氣氛,也可以同時讓大家好好思考,所以以後需要在上課前好好的想好該怎麼說、怎麼接才行 *看完影片後就讓各位分組討論,不過一開始雖然說明了討論的活動,但是大家好像還是有點不清楚要做什麼。我想這跟我主持的方式有關,現在覺得,如果可以一組 一組的詢問或是給點有用的建議就好了。 *這次備課時間弄的有點久,還讓大家嚴重遲了放學的時間。原本以為可以剛剛好的準時下課,但可能是因為各種的小原因,一點一點的拉長時間而造成了無法準時。 ====備課感想==== 很高興能因為主題備課讓我知道了「科幻文學背後的哲學凝視」這個議題。這是我在學程裡的首次備課,是與兩位同學一起準備的課程。因為是第一次所以還很生疏。我覺得資料還太少,而且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看影片,可以蒐集更多相關內容的話,就能在更進一步討論。 也很謝謝陪我一起備課的朋友,一起查資料、編輯頁 面、一起站在台上,讓我不會那麼緊張。如果我是自己一個人在台上一定會很害怕。但是也在台上的你們還可以偷偷告訴我忘了的下一步~覺得第一次的主題備課至 少與兩位同學一起報告是個好的選擇,就像熱身一樣,下次自己報告時就會有一點方向了。 老師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大綱流程大部分都是老師的幫助。而且我們這次的指導老師也對這個主題蠻有興趣和熱忱,所以在他講解的時候我們也更容易了解。 ===學習趴趴走=== 「行動學習」在我所讀過(以前與現在)的體制外學校中都是一項很特別的學習活動。不管是以前在宜蘭的學校或是現在在台北的學程,行動學習的方式都差不多, 不同的是「過程」。 「行動學習」是讓同學們自己規劃好要去的地方,可以是博物館也可以是山林步道,大家各自討論出任何想去的地方後在進行安排及刪去。 交通、住宿以及所有的行程安排都要出來。是一個讓同學們自己籌劃的戶外學習。 ====學到的東西==== 各組討論好地點,再查好交通路線、住宿等…行前準備就是一個學習。而這些必須的項目就算已經準備好,行程開始後總會有一些與定好的方向有誤差;例如:迷 路、時間不夠或太快、當天天氣不適合今日行程…這之類問題要怎麼辦?這時大家就必須一起討論、找出方法。 在六年制學程的行動學習,一天當中的三餐必須有兩餐是自己煮,就是不能夠花錢去外面吃。這也跟我們的烹飪課有關聯;大家可以利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發揮 在這裡。每天要煮什麼的菜單必須在行前準備出來,好讓我們事先買好食材。每天自己準備兩餐也很有趣呢! 行動學習讓我們學到最多的東西就是「團結」和「生活上的各種問題」了! 這是在一般學校所學不到的,即使知道一些知識但是比較沒有機會實行,就像規劃好的行程,但是途中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這是項很特別、有趣的戶外學習。 也很慶幸我可以有這個機會。 ===刻在心中的日本景色=== 日本這個主題備課是我第二次的備課。這次的課程老師幫助我很多;一開始老師也是幫我訂好大綱,我再朝這方面開始上網查資料。 為什麼會選擇這個主題呢?因為我對其他國家中最熟悉的就是日本了吧!而且自己也蠻喜歡這個地方,我覺得除了歐洲以外,最為童話般的國家就是日本了!講到日本就會聯想到神社、鳥居、和服、竹子、楓葉、廟會和動漫等等,各種像一幅畫的場景慢慢浮現。 上台時,說成功,也沒有很成功,說失敗,也沒有失敗。總之有比上一次進步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運用在下一次的備課吧! 從小到大去過日本4、5次,有跟家人去過、朋友去過,還有一次是跟著團隊去的。小時候跟家人去的那幾次已經沒什麼印象了,只記得我們就是坐著巴士、跟著導遊到各個景點。 印象最深的就是「跟著朋友一起去」以及「跟著團隊」的這兩次。 在自我介紹裡有說明到,我從六年級開始就在體制外的學校生活一年,跟著朋友去也是因為學校的「行動學習」才讓我有這樣的機會。 ====直達天際==== 我們到日本行動學習2個禮拜,其中的行程有「打工換宿」!地點是在一個山上的大木屋,而附近就有一大片綠色的茶園。 打工換宿的工作就是幫忙清理茶園~在國一就能體驗到真幸運!其實清理茶園也就是把枯掉的葉子拔掉,但是茶園很大,又要清得很乾淨,所以也不是一下就能做好的簡單事~而那時的太陽又特別熱情… 我在茶園印象最深的畫面: 「茶園一條一條的往上橫走,就像葉子做成的綠色階梯,長的不見底,直直通往前方的天空。兩旁是樹群的圍繞,跟著湛藍的天空進入眼簾。我蹲在茶園右方的泥土走道上,雙眼凝視著不知從何掉落的咖啡色果子,圓滾又精緻的小球帶著可愛的風格。」後來我把一些果子撿回去做紀念,它們會讓人聯想到《龍貓》裡的果子! [[檔案:書籍出版4.JPG|300px]] 這裡的茶園真的非常大,找到這張照片後才發現原來當天的天空並不藍~ 除了茶園,對面的山景搭配著泛紅的樹也很漂亮。 看到這些果子馬上想到《龍貓》~ [[檔案:書籍出版5.JPG|375px]] [[檔案:書籍出版1.JPG|300px]] ====橘紅色回憶==== 大家步行前往某個寺院,在中午時停下來吃午餐。我們坐在石頭地上吹著涼風,一面聊天一面吃著麵包。被樹葉遮住的點點陽光照在我的頭上、石頭地上。 在滿是大綠的樹林中有著一些小棵的楓樹,即使身形小,卻更以熱情的橘紅色來突顯屬於自己的光彩。 [[檔案:書籍出版6.JPG|400px]] [[檔案:書籍出版2.JPG|300px]] 大家在午餐前先在這裡探索了一下,被陽光照下楓樹看起來更夢幻。 ====河溝旁==== 這個看起來很平常的地方,不知道為什麼的就印在腦海中了。這裡與一開始的印象不太一樣,而且也不確定是不是這裡,到底什麼才是真實的呢? 這張滿是翠綠的圖片,有著讓人放鬆的休閒感。在日本隨時可以看見類似的景色,覺得整個日本都綠油油的!就連水面也清澈地被樹給染綠。 [[檔案:書籍出版3.JPG|300px]] 道路兩旁有著大樹們架起的遮陽棚。 ====什麼才是真實的==== 在那張「河溝旁」的照片中有提到,這張圖片與我一開始在腦中的印象不太一樣。而這個問題也可以變成哲學思考:「什麼才是真實的?」。 雖然這張照片的解釋了它是一個真實性存在,不過,淺在心裡的那個原本的印象卻又更加地生動。 那景象除了有當天的記憶、心情,可能還包含了你的內心、感受,或是連你不知道的自己所綜合出來的影像。所以我覺得,我腦中的世界比那張照片裡的世界還更加真實。這是一個你的世界(至少我對河溝旁的印象是這麼覺得)。 ===我在學程的改變=== ====省悟==== 在小學時轉過了三次學校,每一個地方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所以我也會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一直都很愛玩,所以造成一個還蠻懶惰的個性~在這裡的我還是很懶散,雖然都知道不行這樣但習慣就是好難改…每次一有幹勁準備要上發條了,但當手正準備順時鐘旋轉時又會不自覺的滑掉。每天真的都好像不知道在幹嘛。 而我現在還有很多的資源及機會,所以更要好好把握這些。六年制學程就是自主學習的方式,所以我要自己努力才會有自己的成果。 ====好的發展==== 小時候很喜歡自己編故事,說給家人聽,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興趣的秒針就停住不動了。到了五年級時這個興趣才開始又冒出了一點點的新芽,跟朋友一起交換寫故事。這期間一直是條很不明顯的曲線,停停斷斷的這股熱情就只是個…遊戲?在六年級時上過學校幾堂的「製作繪本」課程,心裡又摩擦出了一點熱情的火花。但是,對這份熱情最為明確的還是來到六年制學程的事了~ 一開始是因為同學的主題備課,讓我們自己建立一個網頁。網頁內容不限,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而我就是分享了我的故事啦~故事也讓身邊的一些人看過,得到了建議及讚賞,因此成就感與自信心也上升了許多。 但是更重要的是我想要把我腦海中的畫面帶給看故事的人,在腦海裡的想像可以盡情發揮,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享受腦中的風景、劇情,而這些都是屬於你自己的!真的很高興我能找到這份興趣、熱情,感覺整個人生都不同了~ ==曾明哲== [[file:Poop Loser.jpg|200px|left]] 我叫曾明哲,做為一個自學班的學生,因為我們的學籍掛在新埔國中,也會在新埔國中上課,但我們與他們的做的事不一樣,是個生活與其他人不一樣的人。 我們這個班級,與其他學生不同,在這種環境中,我們不以為意。與他們相比,我們學習的東西不一樣,能做的事範圍也不一樣,我們是自學的班級。 是時候詳細的自我介紹了,我的興趣是:玩電腦遊戲、看各種遊戲實況影片,未來想做的是:室內設計師,對現在來說最想做的事:由於從人生角度來說會嚴重劇透所以不提,基本上就是關於我的個人資訊。 ===對自主學習的看法=== 說到自學,許多人想到的事獨自的在家自學,但不一樣,我們雖然是自學,但是我們是團體的自學,學習的範圍比一般學校廣大,如:木工,自行備課、戲劇....等,之類的,雖然感覺很好玩,但是相較之下,壓力會比一般學校較大,因為像是戲劇課會強迫我們去學習表演之類的,不過我們也有自己舒壓的方式,前面有說過,能做的事範圍也不一樣,如同開頭所表達的我們可以在學校(下課時)拿手機、平板玩遊戲,我們與眾不同,是一個自由與學習相交的班級。 自主學習對我來說是一種可以有較大自由空間的地方,也可以提早往性向發展,像是有人喜歡體育;有人喜歡音樂,還有一種每學期都會有的行動學習,主要就是給每一組(現有五組)各五天的時間移地學習,跟一般校外教學不一樣的地方是食、衣、住、行都是由每一組的學生而定,會有老師陪同,我在這種活動中學到的事自力更生、策劃力、與相關的會計(需要花費的錢之類的)。 最近的行動學習大概是六百公里單車吧。 ===六百公里單車=== [[檔案:Bike of SmallZhe 1.jpg|200px|right]] 近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環島單車六百公里],這次得行動學習與往常的不太一樣,是全班一起,所以行程也是由全班一起決定,這次的行程對整個班級來說是一向很大的挑戰,但我還是一樣抱著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態度來面對這次的行動學習。 雖然這次的行動學習中學到的東西不太能明確的說出來,但對於我個人來說就是所謂體能的加強,這次行動學習很明顯感覺得到不是要追求結果,而是要能享受每一刻,到現在我還能感受到從蘇花公路用時速40飆下來的感覺。 這次的行動學習讓我感受到很多不一樣的感覺,像是與朋友一起在路邊吃冰的涼爽感;與同學在蘇花公路上為對方加油打氣,那種感覺與平常漫無目的的生活是兩極化的,這對學習這個範圍來說是一個生活的突破。 [[檔案:第一隊.jpg|300px]][[檔案:第一隊2.jpg|300px]] ====刺激驚險的畫面==== 在環島中發生的事有開心的;有無聊的;有不爽的,其中最好笑的是我們在晚上的時候一起去買冰,然後因為不能內用,所以我們只好一手拿冰;一手騎車,然後在經過一家麥當勞的時候朋友A說:[欸裡面有人在喇舌ㄟ],然後我們全部都往裡面看,然後朋友A就撞到路邊的腳踏車,其他人就緊急煞車,朋友B的冰就從杯子飛出來掉到地上了,當我們在笑的時候,後面突然有一輛砂石車就按喇叭,我們就趕快上車,朋友B竟然還壓到自己的冰,搞得我們整路都在笑。 另外還有一件很恐怖又很好笑的事,就是朋友B的踏板螺絲有問題所以他騎一騎踏板就會掉下來,然後我們都在笑他,可是最恐怖的是我們在蘇花的一段隧道內,然後朋友B的踏板就掉了,我剛好騎在他後面,雖然沒被嚇到,但是還是會覺得很有壓迫感,我先確定附近有沒有貨車之後停下來看情況,這時我忘了是誰叫我們先出隧道了,然後過一陣子朋友B就騎出來了,我雖然覺得很恐怖,但是其實還滿好笑的。 ====腳踝的雙色印記==== [[file:南迴下坡.jpg|300px]] 連續幾天騎乘下來,南迴公路是鉉彎路,共12公里,我們這隊彼此約定好腳不落地,我記的當天是很冷的,當時還頂著雨向前騎,到歸田涼亭吃飯,看著起霧的山景,之後到達南迴最高點的壽卡站,下坡時的感覺很好,直接到達楓港,輕鬆不費力。 [[file:壽卡鐵馬驛站.jpg|300px]][[file:歸田.jpg|300px]] 單車進行到最後一天,被稱為勇腳的我們,進入枋寮,我們比預計的提早兩個小時到達車站,擦拭鐵馬,打包運回台北。那時我才我發現自己的腳出現了雙色印記。 [[file:印記.jpg|300px]] ===我的主題備課=== 在這個學校經歷的事有很多,最主要就是自己備課之類的吧,我做過的備課是水的三態進階,我認為備課最困難的應該是選題目吧,畢竟自己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嘛!做為一個人,總會設想選了題目的困難度,但現在才發現...好像沒什麼困難的,但還是侷限在自己腦中的棋盤中。先來說說水的三態吧: ====水的三態備課==== 每一個學期,老師都會讓我們選一個題目來備課,可以自己找,也可以選擇老師定的題目,我在那個時候並不知道要做什麼題目,這時候爸爸建議我可以做水的三態,並跟我解釋大意,我覺得好像做的來,就馬上跟丁老師說。 在介紹前,相信一定會有人想知道備課的過程吧!(大概...) 備課前兩個月至前兩個禮拜:那時的我就跟一般學生一樣,上學-->放學-->宅在家-->睡覺-->上學...,那個時間左右我都沒有在準備備課,感覺就跟一般國中生不想做功課沒兩樣吧,我跟我們班其他同學最不同的地方是,我比較被動,一定要有人督促才會工作,總而言之那個時候的我都在打混。 到上課前一個禮拜時我才開始準備備課,心想:(要來不及了),現在想想,我的性格大概是夾在一般國中跟自主學習的正中間吧,換句話說就是普通到不行在普通的學生,為一不同的是心態。 上課前一天:說來慚愧,我那一天在學校準備到晚上九點,乍看之下很認真,但實際是懶惰所造成的困擾,那一天真的很忙。 心得:就算你給我60年來做這個東西,我也會拖到最後一天! ====備課現場==== 當時的備課現場我記得讓我有點驚訝...,我本來是想說上台隨便講講就好了,雖然真的是隨便講講,但是他們認真到讓我覺得:這她媽不科學,在上課中有做一個小實驗,就是證明水在0度時不會完全結冰。 至於這個實驗怎麼做呢,就只是買一些冰塊(可以加一些鹽再降低溫度,不過可能會溫度低,導致完全結冰),在冰塊中倒水,等冰塊開始融化時再加冰塊,直到溫度到達零度,這個實驗雖然很簡單,但是真的很浪費時間www。 其實我這個人除了遊戲之外是不太會緊張的,不管在哪都一樣,所以我台上的時候不會緊張,只是覺得很麻煩,我在台上講的時候,台下的同學都很認真聽,搞得我好像是什麼專業人士,其實在那三節課也沒發生什麼事,就是一般的上課,只是同學很安靜而已。 ====從中學到的事==== *水的三態備課網址http://jendo.org/wiki1231/index.php?title=水的三態[http://jendo.org/wiki1231/index.php?title=水的三態] 備課的內容應該可以不用說,因為科學之類的知識會讓人覺得無聊.. 我從這個題目中學到的東西不算多;不算少,就是比較瞭解占據我們所居住的地球70%的物體,像是水可以與冰共存(到達零度時不會完全結冰)(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一天必需攝取2~3公升的水,並提供人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等等之類的事情,我不太會形容XD! 有一點值得一提,由於在調查水的三態,發現了物質共有七態,分別為:固態、液態、氣態、電漿態、電子簡併式、中子簡併式、黑洞態。 ====總結==== 學程對我來說是一個自由的發展平台,能讓我們嘗試許多與一般學校不同的事物,我個人認為這是我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我相信這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然而如果不伸手抓住這個機會的話,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而已。 學程讓我們體驗許多新的、有趣的事物,但我們不一定全部喜歡,老師也提出了選修這種方式,國三時我們必須面對的是朝職場邁進,預計讓自己在未來想走的工作領域中工作1000個小時(記得是這樣),我認為這是不可或缺的,簡單來說:做就對了。 ==莊惟智== 我是莊惟智,我是一個很容易想太多的人,從小我說話的方式似乎很少 人聽得懂,所以顯得我很與眾不同 我的興趣是想像,想像一些情節或是東西,然後想辦法把它們製作出來 [[檔案:Uni Victor.JPG|150px|thumb|center|上車的維克多]] ===喜歡玩樂高=== 剛開始樂高還不是我的最佳嗜好,我只是摸一摸就丟在旁邊,有一次爸 爸從德國帶回的兩盒樂高個別是賽車與機器人,我真的好喜歡而且還照 著說明書的每一個步驟重複裝個六七次甚至還能背起來,後來發現可以 用這些樂高零件與之前買的小積木做連結,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真正的喜 歡上樂高。 [[檔案:My first lego.JPG|150px|thumb|center|第一次喜歡樂高]] ===喜歡機器人及遙控模型玩具=== 每當操作機械玩具或看著這些機械動作時,我覺得很酷,也能樂在其中 。操作這些遙控模型玩具時,讓我有很深的新奇感受,這種感受可以使 我保持快樂的心情。我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到台北西門町逛街,有一 家日本料理店內有一台載著各種食物的模型電動小火車,不停地繞著固 定軌道經過客人的面前。當時我心想,這真是一個很棒的設計,讓在那 裡的客人不但可享用美食,也可同時欣賞一輛縮小版的模型火車不斷地 從眼前經過。除了色香味之外,還多了一層視覺享受。這就是機器融入 生活並增加人們生活樂趣的一種方式。小時候的這個體驗,讓我對機械 的東西有某種程度的啟發。 ===記錄不可思議的事物與手做工藝=== 我很喜歡欣賞漂亮的景色,也喜歡美的某某,看這些美麗的事物可 以讓我很開心。 我會喜歡把美的事物畫下來,或是用攝影機把它拍下來,當聽到好聽的音 樂時,我會用手機的音樂截取功能把這首音樂錄下來。但是對靈感而言 ,除了記錄以外,目前還找不到比較好的方法來保存它,不過我會嘗試 用實驗的方式去證實並保留這些靈感。 [[檔案:Wing rose.JPG|200px|thumb|翅膀耳環與玫瑰書籤]][[檔案:雨滴.jpg|200px|thumb|天窗的雨滴]] 動手作工藝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會有一些限制而無法執行,在許 可的條件下,我會嘗試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 ===我的樂高比賽經驗=== 去年九月份因參加WRO世界機器人比賽,我和另二位同學當時設計 一個自動偵測障礙物的機器人(名稱叫做"驚嘆號!"),我很高興當時 這個比賽作品拿到了全國賽佳作。 我們最初的構想是希望能組裝一台有許多配件的機械手臂。這個機械 手臂使用"LEGO mindstrom EV3"主機做為主動力來源,電池為EV3專 用電池,所使用的三個馬達靠EV3主機供電。馬達主要用於底座的旋 轉(最大180度旋轉)及手臂夾取物品的動作。並運用齒輪帶動的方式, 以增加手臂夾取物品的力道及加強結構本身的完整性。 [[檔案:My first lego leg.JPG|250px|thumb|center|機械手臂]] 目前設計出的機械手臂夾子還無法自轉,只能固定一個角度來夾取物 件,當物件位置移動或大小不同時就無法夾取。將來會嘗試其它的結 構方式,使手臂夾子可以做360度轉動。除了手臂夾子的問題之外,機 械手臂的外觀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未來會修改外觀,讓機械手臂看 起來更加光滑及有美感。 ===未來的期望=== [[檔案:Sea boy.JPG|250px|thumb|center]] 希望將來能研究及發展出更多機器人的裝置,並期望這些裝置能互相做 連結以便機器人能完成更複雜的工作,將來希望可以走產品設計路線, 並研發設計出更多新奇有用的東東。 ==范鎮鈞== ===很會剝橘子的小鐵人,我=== [[File:tdemjty.jpg|right|thumb|200px|我爬玉山主峰登頂成功]] [[File:tdemjty50.jpg|right|thumb|200px|My family]] 大家好我是-范鎮鈞,我的生日很特別喔~是外國的聖誕節,也是中華民國的行憲紀念日,我的座右銘是:不做不會怎樣,做了很不一樣。我是個左右撇子,怎麼說呢?我吃飯寫字用左手,其他用右手.最喜歡的數字是8,我討厭鐵跟鐵摩擦的聲音,我很愛旅行跟吃東西~但是我吃素喔! 我喜歡運動,喜歡Kobe Bryant,國小時因為巧合進入了鐵人三項校隊,與喜歡打棒球、羽球、籃球、帶是橄欖球,簡直十項全能啊~平時無聊時會拿著我存很久的錢買的單眼相機到處拍照,也喜歡自己做大眾運輸工具或到處去玩,我超級喜歡去動物園和到機場看飛機!我很愛吃東西,但是我吃素,我也很愛聽音樂,我最愛聽的歌是«外婆的澎湖灣»,大家都覺得我很奇怪,因為我的MP3裡面都是老歌.我也很會剝橘子皮(應該是很愛吃橘子的關係吧!哈哈)和剝蛋殼.我未來想當一個民航機機師或是一位職棒球員,我覺得看到旅客出遊的笑容很開心也很帥,而打棒球讓我很快樂,所以有機會可以試試看,在自己有興趣領域上工作應該會很快樂,快樂就可以融入於工作。 ===熱血鐵人=== ====單車環島與鐵人三項==== [[File:tdemjty31.png|right|thumb|300px|環島的照片!我爸入鏡了~]] [[File:tdemjty35.jpg|right|thumb|300px|這是我環島第一在補胎的時候,還有補胎成品!超棒der~]] 因為鐵人三項讓我愛上騎腳踏車,也讓我騎腳踏車的技術非常好,在這次環島我第一天我的輪胎就破了!人家是破風我是破胎(這次回島第一個破胎的人),但早在出發很久以前學程就有請捷安特的教練來教我們騎車跟修理,因為我以前也很會修理腳踏車,但就是不會補胎,在這次捷安特的課程我就只學到了補胎這件事,我從來沒想過在環島真的用的到!遇到了只好解決,原本要我上保母車,我真的很不想,因為這樣就沒有騎完全程了,所以就地解決啦~有照片存證. 第三天和第四天我們騎完蘇花公路,真是一大挑戰,蠻好玩的,風景也非常美!我真的作夢也沒想到可以騎完蘇花公路,這是我一直夢寐以求想要騎的!在這次環島後我就完成台灣大三鐵了,台灣大三鐵就是:爬玉山、泳渡日月潭、腳踏車環台。跟學程還半島之後我還和我爸還完全島,這次環島後也讓我和我爸爸有了革命情感,謝謝學程及所有家長老師讓我有這個機會完成環島,最後謝謝我爸(勇伯),勇伯是我環島後給他取的綽號,這次單車環島路途中的喜怒哀樂點點滴滴的收藏在我心中! ====鐵人三項對我的影響==== [[File:tdemjty34.jpg|right|thumb|300px|三鐵比賽~好帥喔!!]] 鐵人三項讓我知道你想要一個東西,你必需付出很多身心靈層面的東西才有辦法得到,例如:練習.問專業的人.存錢等等........也讓我知道其實比賽只是結果,不是過程,不管輸贏,我覺得在練習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精華,在比賽中也讓我了解不管你的隊友平常對你好不好,在比賽時你就會知道-大家一起在運動場所付出的汗水是多麼令人懷念的回憶啊。 ====接觸鐵人三項的原因==== [[File:tdemjty2.jpg|right|thumb|200px|國小時是聖火代表的我]] 其實接觸鐵人三項是我國小的時候,我就讀的是三峽區的插角國小金敏分校,那時候我們班都是男生,也就是大家所稱的和尚班,當時我們班的體育很好,所以家長和老師就想讓我們發洩體力,就成立一個鐵人三項校隊-金敏SBR,我一開始就覺得應該會很好玩很帥,但是完全不知道它背後的辛苦,之後才慢慢體會到它的辛苦.畢業後,我來到六年制學程,這裡的教學環境跟我之前在森林小學的教學很像,甚至更開放,到這裡後三不五時就會去爬山,還會去騎自由車(腳踏車),可以訓練自己的體力,但是我還是希望可以更多運動的活動。 ====熱血鐵人練習的過程==== [[File:tdemjty3.jpg|right|thumb|200px|泳渡日月潭時疲累的我]] 練習的過程真的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但是如果你把練習當成是運動而已那就不會那麼痛苦,而是快樂的,因為你不是為了比賽,為了成就感,為了別人的稱讚運動,而是為了讓自己快樂所以運動,這樣的運動才會使你快樂。練習的過程其實就只是簡單的跑操場,但一直跑一直跑,每天跑每天跑,就不是簡單了,簡單的是情一直做就是技術,已經是技術的事情一直做那就是~~專業,時間久了鐵杵也可以磨成繡花針。大家一定不知道,我是小鐵人的選手,我從五年級才會游泳,五年級開始參加鐵人比賽(為了參加鐵人隊學游泳),六年級畢業泳渡日月潭。所以不要看一些有名的人他的風光,而是要看他在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工。 ====熱血鐵人之參與比賽的心得和收穫==== 比賽前,壓力真的是很難想像的大,因為每個人都想拿好名次,也想得到大家的讚賞,但是獎牌只有二十個,因為只取前二十名,在比賽開始那一刻,所有動力在那零點一秒中釋放出來,能不能在幾百個人中拿到那二十個獎牌就要看你有沒有那個耐力,我從來沒有拿過獎牌,我最好的一次拿二十二名跟二十一名差一秒,二十一名跟二十名同一秒,所以就是說我跟二十名只差一秒,跟二十名的獎牌擦身一過,很多人為我:你不會覺得很可惜嗎?我怎麼可能不會覺得可惜,我看到成績單的時候其實心裡很難過很後悔,因為這代表我並未盡到最好實力,但這代表我還可以更好,之後我想了想再這樣後悔下去有什麼用呢?事情已經發生就得接受,往前看,應該要加強些什麼? 鐵人三項給我什麼收穫呢?給我的收穫中令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得失心,因為我是一個一定要贏一定要得到別人的讚賞的人,但是回頭想一想比賽的成績和別人的稱讚真的有那麼重要嗎?對,真的很重要,但其實過程真的遠遠大於結果,過程可能是好幾年,結果卻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所以有時候不要太在意輸贏,也不要太在意結果,更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這些事情都是在我因為年紀的關係不能再比小鐵人錦標賽後體會到的收穫。 ====熱血學堂開講了-運動傷害==== [[File:tdemjty6.jpg|right|thumb|200px|這是我目前受過最嚴重的傷,休息了兩個月!差一點骨頭就裂掉了~]] 我在運動時常常受傷,現在正在寫書的我也正在受傷中,但是受傷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剛好最近學程也有很多的體育活動,包括跑步及爬山還有騎自由車(自行車在體育界的正式稱呼),所以我就想說剛好備課可以用運動傷害作為主題,所以我就上網查了有關運動傷害的資料,查了資料才發現其實自己在運動時常常有錯誤的觀念跟錯誤的姿勢,所以我覺得如果你要運動,那就要具備基本防範運動傷害的資料,才能快樂的運動,又較不易讓運動傷害掃了快樂運動的興. ====熱血老師課前備課及上課過程-運動傷害==== 我覺得帶給同學們正確的運動傷害是上這堂課的目的,也是這堂課的職責,也非常開心,學程剛好有可以讓學生備課上課的機會,但我每次都覺得一學期只有一次有點少,每次心中都有千百個主題想要幫同學上課,但也因為機會少,所以我每一次都很珍惜上台的時間。當我選好運動傷害當備課的主題,我就想應該去哪裡找資料,之後我選擇網路,但是網路的資訊不是全部都是對的,所以我就以經驗做刪減,在加上我運動多年的受傷經驗,就成了一堂課的課程。這次幫同學上的課程有:運動傷害的種類跟運動傷害的防範以及真的發生運動傷害該如何處理,最後實際的運動還有練習大隊接力,因為上課後不久要參加學校運動會的大隊接力比賽。 上課一開始我為同學們做了一個運動上害的簡報,之後帶到樓下逕行實際運動,當然暖身也是不能少的,之後讓大家跑短跑100公尺,再來是大隊接力練習及對戰增加實戰經驗,最後是測驗我原本訂的標準是:男生15秒女生17秒,結果老師覺得太嚴格了,最後變成:男生17秒女生21秒,在當時我的心情真的很不號,因為我覺得我的標準已經放很低了!(我個人的成績是100公尺13秒)還被說太嚴格~但是我沒有想到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從國小就接觸體育.備課結束後我覺得還不錯,但還有很多空間可以進步,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熱血學堂課後檢討與收穫==== 這次的備課雖然我很認真準備,但似乎沒有挑重同學們的胃口,大家覺得太操了。所以經過這次的備課讓我學到了-你的常處不代表別人的常處,我們要看到別人的常處,接受別人的短處,因為每個都一定有常短處,我想,我也希望別人能接納我的短處,看到我的常處,你也是,對吧! 這次的我學到了有時候不要太自以為是,有些事情你認為別人可以,但是別人就是辦不到啊!你會覺得他沒有盡力,其實沒有盡力的人一定有但是那是少數,並非多數.在我幫同學上課時,我會想改變同學在上課時愛做不做的態度,但到頭來我發現改變我自己的想法去接納他比較快,所以我發現有時候不要要求別人改變,自己調整永遠比較快.心念轉個彎,世界會更寬. ====熱血鐵人頒感謝狀====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人,那就是我爸爸,如果不是他帶著我東征西討也沒有今天的成績.第二個是我媽媽,雖然媽媽沒有陪我參加過比賽,但她的心總是與我同在.第三個是我的教練,謝謝教練的所有教導.最後感謝所有的隊友,你們激發了我. ===棒球小子=== ====我的小小棒球史==== [[File:tdemjty22.jpg|right|thumb|200px|小小棒球員]] 現在兄弟象社區青少棒隊穿85號球衣守外野、捕手位置,85號對我來說有一種意義,就是我印象裡第一個用的座號也是我最喜歡得號碼就是8號,在幼兒園的時候,但8號已經有人用了;我用最多次的座號是5號,是在國小的時候用了4年,而現在國中了,在學程並沒有座號,所以我的座號史就提前畫下句號了!而5號也有人用~58好也有人用,所以就只剩85號囉!我喜歡棒球的原因是因為我常常跟爸爸在投棒球、在國小時打棒球當過捕手,我覺得棒球很好玩!也很帥,我第一次進場看球是2015年9月26日到新莊棒球場看lamigo桃猿隊對上中信兄弟象隊的比賽,我覺得真的很精采還打到延長賽,雖然之後兄弟輸了!但我覺得進場看球的震撼力真的很棒~最喜歡棒球員是:高志綱;最喜歡的球隊則是中信兄弟。 ====棒球小子的棒球備課==== [[File:tdemjty51.jpg|right|thumb|200px|上課的樣子~認真!]] 在這個備課中顯然大家對棒球有些興趣,大部分的同學雖然對棒球很陌生,有的只打過樂樂棒球,但是大家都很勇於嘗試!我發現我的簡報檔案沒有做的很好,準備開始的時間有點短,零時抱佛腳!但是在實作到球場打球大家都玩得很開心,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們的陳又甄同學被觸身球打到,還好沒有很嚴重~球場我是跟新北市政府借,程序很複雜,首先在網路上預約,然後寫租借表傳真過去,最後匯押金10000元,當然用完後還要寫退押金表才能退喔!在跟政府溝通租借場地讓我學到很多東西,跟我連絡的人講話都要死不活的,口氣很差,常常誤會解讀我的意思,所以講話的流暢度很重要。我下學期備課還想再做這個題目,因為這次備課出去外面打球只有半天,玩得不夠才剛開始就要下課了,下次想延長到整天都在球場!不要有室內課了~我想一定會很好玩吧!很期待喔! ===從鏡頭看世界=== ====我為什麼喜歡攝影==== 因為在攝影中可以得到快樂和成就感,當然,很多人問我很多東西都可以得到快樂跟成就感為什麼選攝影呢?因為攝影可以從鏡頭中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的心靈放鬆更開朗的面對事情.我聽過一個攝影很厲害的叔叔,是我爸爸媽媽的好朋友,他說攝影就是用相機在一般人看不到的角度拍攝,這句話就是我在攝影這條路上的目標.加油! ====攝影對我有什麼影響==== 攝影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可以專注看著我要拍的東西,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鏡頭,用不同光圈,用不同的快門,把所有的目光聚在我要拍的主角上,就會發現一個東西真正的美.也讓我了解,相機並不是一直拿在手上,但是眼睛是一直在臉上,所以不一定要拿著相機一直拍,可以以你的眼睛記錄生活所發生大小是.我覺得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同,所以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要自己覺得好就好了.下學期我也即將要拿攝影當我的主題備課喔!!以下是我備課後的心得~ ====單眼相機備課心得==== 我覺得這次的備課有點失敗,大家都不是很有興趣,準備的也不夠!活動也做的不好,活動給大家出校園拍照,結果回來時大部份的人都遲到,導致後面的課程延誤~ ====我的攝影作品==== 如果喜歡我的攝影作品請到我的FB粉絲專頁:聖誕老人視覺攝影,慢慢欣賞喔! 網址是: www.facebook.com/photography747 [[File:tdemjty44.jpg|200px]] [[File:tdemjty39.jpg|200px]] [[File:tdemjty38.jpg|200px]] [[File:tdemjty37.jpg|200px]] [[File:tdemjty40.jpg|200px]] [[File:tdemjty48.jpg|200px]] [[File:tdemjty41.jpg|200px]] [[File:tdemjty42.jpg|200px]] [[File:tdemjty43.jpg|200px]] ==施棋澧== ===WHO AM I?=== 我是誰?這問題在我小時候就已經思考過~ 我不能確定我是誰,或是要幹嘛,我確定我就是我,在這一生我要盡力做我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活的快樂就好~ 可能很多長輩會覺得為什麼我都不聽從他們給的建議,明明他們人生經驗比我豐富,懂得比我多!人在會走路之前必須先學會爬行,如果人不會爬那怎麼會走呢?! 所有我想要自己去闖闖自己親身去感受,不想只靠別人的三言兩語就改變我要走的方向,雖然一定會跌倒受傷,如果不先跌過一次,日後一定會摔的更重,傷得更深,所以我就想做我自己,如果這條路不是屬於我自己的,那自然我會改道而行,直到找到那條屬於我自己的路為止。 [[檔案:唉.jpg|300px]] ===體育課的爭取過程=== 起初學程剛成立不久,很缺乏體育類活動,家長說明會聽到丁丁理想中的學程,以為想上什麼課就可以上什麼課,但那是理想中,其實不然,學程上體育課的機率幾乎是零,丁老師覺得爬山就是體育課,但剛讀完小學的我們不能接受,在印象中的體育課是有老師帶活動的,而丁丁認知中的體育課對我們來說算是戶外健行,兩者有很大的差距,沒有了體育課發洩精力,好動的男生每天都很悶、易怒,找不到地方發洩,只能每天提早1小時來到學校,利用課前來運動,發洩我們的情緒與精力。 一得知可以創立社團的訊息後,我們幾位悶了太久的同學就開始活蹦亂跳、大吼大叫的,心想老天爺還是對我們不錯的阿~,雖然社團的創立過程中碰到了需多挑戰與反對,但我們依舊秉著會成功的信念一路走了過來,雖然說得很像有甚麼壯舉一樣XD,但是真的很不容易,起初要先擬定社團簡介,三顧茅廬請臥龍(丁老師)來檢核,還要喬定時間、找教練、場地等等問題, [ [檔案:嘿.jpg|300px]] ===角色互換的體驗=== 主題備課是學程其中的一個特色,由同學來教同學上課,這似乎是兒時的幻想世界才有可能發生的事,多數人應該都很好奇,想說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學生、老師角色互換這在一般學校應該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這對剛好缺乏體育活動的我們來說根本是天降甘霖,於是我、為綸就選擇我們最有熱忱的運動「籃球」當作我們共同的主題。 開始上課前必須先做好簡介內容,並給老師檢查,最後還必須預演給丁老師看,靜態類備課的標準會比較嚴格,而我們的主題是需要離開教室的,所以我和為綸是全班第一個上台上課的老師。我們準備課程的時間不多,大部分都還是在討論如何讓班上靜下來聽課,並且「想要」繼續上這門課,我覺得這是最難的一部分,這比守秩序還要困難,如果想要聽課自然就會安靜下來,所以秩序不是主要問題。除了討論課程內容和同學會想上的內容外,我跟為綸會拿些時間來練習我們的球技,一個老師在教課的過程中凸槌就真的太好笑一點。 備課當天雖然準備充足,並且帶著滿腔熱忱進去球場,但當有一雙雙的眼睛直直盯著你看的時候,就算旁邊有個同伴還是會很挫,我還記得第一次備課當天,我們交給老師帶操後就趕緊找個藉口開溜,說是要去拿球,是真的有拿球,但那不是主要目的,當然是想要喘口氣,當下真心覺得當老師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當越帶越上手時,心情也隨之輕鬆了下來,突然問題來了,我們預計三節課的課程,居然不到兩節課就跑完了,在規劃的時候,因為大家剛從小學畢業嘛,難免還是有些幼稚,我們也見識過出了校門大家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把課程時間拉長,做操時間拉長,但是當天大家出奇的聽話,所以課程提前上完,那剎間我跟為綸瞬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話幾乎都說不出口,心裡滿是驚訝以及害怕,只好先讓同學下課休息,我們也順便沈澱一下自己。 [[檔案:喔.jpg|300px|thumb|投籃練習]] 最後還是想不到,沒辦法!就只好隨便分分隊來場PK,當很多沒有籃球基礎的人在比賽,場面看起來就像雞舍一樣,嘰哩呱啦的,而且最常發生的情況就是,球一滾向某邊全部人就衝向那邊去爭奪那顆球,讓人好氣又好笑。和為綸主題備課是學程第一個發表的、也是發表過最多次的主題,第二次發表比第一次更好,越來越駕輕就熟,一直到了國三最後一次的主題備課。 ===第一個社團的創立=== [[檔案:哩.jpg|300px|thumb|中華電信球場PLAY]] 國一下學期同學、家長就可以創立社團。直到國二上學期,我們一些熱愛運動的同學,決定去爭取我們想要的課程,為了爭取到一個我們想要的社團,我們不惜和丁丁吵架、大戰三百回合,整天纏著丁丁並修改社團簡章,社團初始社員有明哲、京典、奕宏、書桓、國安,在社團剛創立時都是自己練習,沒有正規的訓練,當時有些社員希望請教練來教學、有些不想,意見非常的兩極,最終表決還是決定要請人來教學,從那之後教練就一直教導我們直到現在。 ====社員的進步==== 剛入社時多數同學沒有籃球基礎,教練也只能給些簡單的動作練習,因為都是簡單的練習非常乏味,所謂良藥苦口就是這樣,當時多數社員覺得無聊、沒意義,有時可能整天只做上籃跟一些關於籃球的基本知識,某些同學中途陸續退出,而整體素質處於低下。 後期的社團有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也因報名了新埔八年級的三對三籃球賽社員更加積極練習,整體素質大幅提升,社員也重新認識了籃球這項運動,「打籃球是需要靠腦袋的」這是教練一直告訴我們的觀念,並且需要知行合一、身體力行才有辦法打好籃球,球是圓的,誰也說不準誰,經過教練的調整下,社員都有所進步「籃球就像你的女朋友一樣、要好好對待她」教練也常與我們分享他的人生經驗,每次聽完大家都受益良多。 [[檔案:嗨.jpg|180px]] [[檔案:喔耶.jpg|180px]] [[檔案:Image.jpg|180px]] [[檔案:齁.jpg|180px]] ===八年級三對三籃球賽=== [[檔案:嘿嘿.jpg|220px|thumb|實驗A組]] 在八年級的那年4月,新埔國中舉辦了八年級三對三籃球賽,我們籃球社當然要抓緊好好表現一下,心情既興奮又期待,一得知這個消息後就開始了最重要的一個討論「選人」,籃球社社員不算多也不算少,但很剛好的又是奇數,沒辦法全部人上場,意見很兩極,一方主張派出一隊菁英隊和一對、另一方則是主張把主力分散開來讓兩隊戰力平衡,在經過激烈的討論後投票結果出爐了,大家決定以兩隊實力平均來出戰,這讓某些主張派出菁英的社員感到有些小失落,畢竟菁英隊總是比較受歡迎嘛! [[檔案:呀.jpg|220px|thumb|實驗B組]] 討論過後我們不忘加強個人及團體能力、默契,並且請教教練戰術的運用,每位上場的球員都非常認真的看待這項比賽,畢竟這是我們籃球社首次披掛著「六年制學程」的戰袍上陣,並抱著不能輸的心情努力的加強訓練,越是接近比賽日期越是緊張興奮,並等待著那天的到來。 然而在比賽前幾天出現了一個不好的小插曲,在練球過程中京典不小心扭傷了腳踝,並腫了一大包,這對我們實驗A隊來說是晴天霹靂,當時的我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連京典自己也非常的焦慮,深怕自己無法幫助到團隊。老師也準備了肌肉貼布,當天傷勢如果沒好還能撐一陣子。 比賽日當天,多虧老天爺幫了個大忙,居然下起了雨,因此比賽延後一週,這場雨讓京典的傷勢多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能休養,並且讓社員多出了時間準備練習,這一週的時間也讓大家更加的期待比賽的到來。 經過激烈的比賽初賽後 A、B隊都拿下了不錯成績,雙雙都打進了決賽並且都無敗績!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但是以初次上陣的社員來說,已經是拿到了最珍貴的獎盃了。 很可惜的決賽我們無法參加,全班環半島的活動與籃球決賽的時間衝突到,當然是以班級活動為主啦,事後我為被我們A、B隊刷掉的新埔國中隊伍覺得可憐,我們把他們刷掉了居然還沒去打決賽!這應該也是我們不討他們喜歡的原因之一吧。哈哈! ===三年下來的點點滴滴=== [[檔案:吼.jpg|300px|野炊之海龜組~]] [[檔案:阿哈.jpg|300px|環半島蘇花征服隊-第一隊XD 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未來的展望=== 在對未來一片空白的情況下,要寫這篇文章其實是非常難的,做自己是一定,但是就是深怕過幾年即將踏入社會的我,會因為工作的繁忙或是其他原因而迷失自我,人不能迷失自己,一但迷失就跟行屍走肉有什麼兩樣,雖然我不確定以後要走的方向,但是我會努力地去嘗試,不冒險怎麼會有驚喜呢?一段旅程的結束就代表著另一段旅程的開始,六年的時間真的很短,高中結束後我會往有興趣的地方走,不管是讀書也好,或是直接找工作也好,撞到牆就把牆拆了繼續走下去,我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最初衷的自己我不會忘記,也將會永遠存留在我心裡。
書籍出版/丁禾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劉國安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孫紹傑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張子宜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張祐豪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施棋澧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施馨檸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曾明哲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李哲寬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李彥廷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柯智懷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柯欣妤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楊京典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沈昀羲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洪仁益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溫書桓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范鎮鈞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莊坤霖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莊惟智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蔡依緁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許皓程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謝酲洊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邱申晴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陳又甄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陳思諭
(
檢視原始碼
)
書籍出版/黃玟淇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書籍出版/學生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動作
檢視歷史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