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孫伯罕」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不錯學群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已建立頁面,內容為 "======")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
+
===塑膠微粒造成的影響===
 +
即使好好回收,還是可能變汙染
 +
令人驚訝的是,並非只有亂丟的垃圾才會流落到海裡,就算我們回收了塑膠垃圾,這些垃圾還是有機會回到大自然,成為微塑膠的來源
 +
大家會覺得雖然自己製造了塑膠垃圾,可是有丟到垃圾筒,就會被好好地處理,「認為海邊這些垃圾是沒公德心的人亂丟。」但事實是,只要有製造垃圾,包括回收業者不要的、堆置被風吹走的和被亂丟的等等,就有機會出現在海邊,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甚至回到人體內的微塑膠來源。
 +
 
 +
不僅如此,即使是回收後能夠被再利用的塑膠,也還是會產生微塑膠。
 +
 
 +
以一般寶特瓶材質PET而言,回收後經過切片漂洗,製成PET碎片,大多成了衣服的原料(聚酯纖維),將寶特瓶再生拿來製衣看似環保,但「洗滌衣服時,PET的纖維就會脫落,脫落了就是(順著水流)跑到海洋,」謝和霖指出,PET也拿來做成救災用的毯子、或做成鞋子,「但這些磨損也都變成塑膠微粒,這些再生製品使用階段產生的塑膠微粒對環境的影響,是欠缺考量的。」甚至寶特瓶多用幾次,PET的纖維也會掉落,「塑膠這種東西真的太普遍了。」
 +
===[https://e-info.org.tw/node/202720 可分解塑膠?]===
 +
市面上號稱「生物可分解」的塑膠袋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傳統塑膠材質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這類添加物能加速塑膠袋裂解成小片,但無法讓塑膠消失;第二類則是傳統塑膠添加「光敏促進劑」,這種塑膠可碎裂成粉狀,但依舊是塑膠。
 +
 
 +
===作業===
 +
*你覺得你需如何做?才能避免人類被團滅悲慘的結果。
 +
 
 +
===參考圖片===
 +
<img src='http://nice-learning.tw/uploadFiles/不錯學群/孫伯罕/塑膠微粒.jpg' width='300' height='*' />
 +
 
 +
===參考影片===
 +
<videoflash>ubSbE_vagzo</videoflash>
 +
 
 +
===參考資料===
 +
[https://www.twreporter.org/a/ocean-waste-microplastic-in-human-organs 當人體器官驗出塑膠微粒:台灣限塑18年,然後呢?]

於 2020年12月3日 (四) 12:05 的最新修訂

塑膠微粒造成的影響

即使好好回收,還是可能變汙染 令人驚訝的是,並非只有亂丟的垃圾才會流落到海裡,就算我們回收了塑膠垃圾,這些垃圾還是有機會回到大自然,成為微塑膠的來源 大家會覺得雖然自己製造了塑膠垃圾,可是有丟到垃圾筒,就會被好好地處理,「認為海邊這些垃圾是沒公德心的人亂丟。」但事實是,只要有製造垃圾,包括回收業者不要的、堆置被風吹走的和被亂丟的等等,就有機會出現在海邊,成為破壞生態環境,甚至回到人體內的微塑膠來源。

不僅如此,即使是回收後能夠被再利用的塑膠,也還是會產生微塑膠。

以一般寶特瓶材質PET而言,回收後經過切片漂洗,製成PET碎片,大多成了衣服的原料(聚酯纖維),將寶特瓶再生拿來製衣看似環保,但「洗滌衣服時,PET的纖維就會脫落,脫落了就是(順著水流)跑到海洋,」謝和霖指出,PET也拿來做成救災用的毯子、或做成鞋子,「但這些磨損也都變成塑膠微粒,這些再生製品使用階段產生的塑膠微粒對環境的影響,是欠缺考量的。」甚至寶特瓶多用幾次,PET的纖維也會掉落,「塑膠這種東西真的太普遍了。」

可分解塑膠?

市面上號稱「生物可分解」的塑膠袋大致可分三類:第一類是傳統塑膠材質添加玉米澱粉或是碳酸鈣,這類添加物能加速塑膠袋裂解成小片,但無法讓塑膠消失;第二類則是傳統塑膠添加「光敏促進劑」,這種塑膠可碎裂成粉狀,但依舊是塑膠。

作業

  • 你覺得你需如何做?才能避免人類被團滅悲慘的結果。

參考圖片

參考影片

參考資料

當人體器官驗出塑膠微粒:台灣限塑18年,然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