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學群/01/期末行動學習/第二天」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不錯學群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3: 行 3:
 
*當地至今已發現多處遺址,於立霧溪河口右岸,太魯閣大門牌坊前100餘公尺處之上方河階地上,為鄰近國家公園計畫區的富世遺址所在地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歷史。國家公園區內原為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除少數部落外,其餘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br>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台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
 
*當地至今已發現多處遺址,於立霧溪河口右岸,太魯閣大門牌坊前100餘公尺處之上方河階地上,為鄰近國家公園計畫區的富世遺址所在地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歷史。國家公園區內原為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除少數部落外,其餘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br>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台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
 
*太魯閣地圖:<br><img src='http://nice-learning.tw/uploadFiles/不錯學群/潘宗儀/太魯閣地圖.jpg' height='*' width='*' />
 
*太魯閣地圖:<br><img src='http://nice-learning.tw/uploadFiles/不錯學群/潘宗儀/太魯閣地圖.jpg' height='*' width='*' />
==砂卡礑步道==
+
==景點==
==燕子口==
+
===砂卡礑步道===
==靳珩遊憩據點==
+
===燕子口===
==綠水==
+
===靳珩遊憩據點===
==岳王亭吊橋==
+
===綠水===
 +
===岳王亭吊橋===

於 2021年1月14日 (四) 23:42 的修訂

太魯閣國家公園

  • 太魯閣國家公園,是台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占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國家級風景區,1986年11月12日公告計畫,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處。位於台灣東部,地跨花蓮縣、臺中市、南投縣三個行政區。園內有台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太魯閣幽峽」因而名列台灣八景之一。另外,園內的高山地帶保留了許多冰河時期的孑遺生物,如山椒魚等。
  • 當地至今已發現多處遺址,於立霧溪河口右岸,太魯閣大門牌坊前100餘公尺處之上方河階地上,為鄰近國家公園計畫區的富世遺址所在地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歷史。國家公園區內原為太魯閣族部落分布地區,除少數部落外,其餘部落舊址多已無人居住。
    清同治13年至光緒2年間,沈葆楨來台時所修築之三條連繫東、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為當地文獻記載中最早由官府維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時期又經重行改建,是現今蘇花公路前身。日治時期另由官方開闢的合歡越道路與之後由中華民國政府動員修築的中橫公路,則成為園區主要聯外要道及景觀公路。
  • 太魯閣地圖:

景點

砂卡礑步道

燕子口

靳珩遊憩據點

綠水

岳王亭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