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微粒/潘宗儀」修訂間的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塑膠微粒) |
(→塑膠的影響) |
||
(未顯示由 1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4 次修訂) | |||
行 1: | 行 1: | ||
==塑膠微粒== | ==塑膠微粒== | ||
+ | *塑膠微粒的定義: |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定義,塑膠微粒指的是小於0.5公分(5mm)的塑膠碎片,可分為三種來源: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定義,塑膠微粒指的是小於0.5公分(5mm)的塑膠碎片,可分為三種來源: | ||
*#第一種是塑膠原料,為了特定目的而生產的塑膠顆粒,一開始就製成小尺寸(如:洗面乳的柔珠),其融化後可製成更大的塑膠物、塑膠片。 | *#第一種是塑膠原料,為了特定目的而生產的塑膠顆粒,一開始就製成小尺寸(如:洗面乳的柔珠),其融化後可製成更大的塑膠物、塑膠片。 | ||
− | *# | + | *#第二種是大塊塑膠經過風吹日曬,脆化、分解後的小分子。 |
− | |||
*#第三種則是纖維,來自石油提煉產品所生產的布料、人造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等)清洗過程中產生的碎屑顆粒。 | *#第三種則是纖維,來自石油提煉產品所生產的布料、人造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等)清洗過程中產生的碎屑顆粒。 | ||
+ | <img src='https://www.greenpeace.org/static/planet4-taiwan-stateless/2020/02/f7a41aef-gp0stpn1v_pressmedia.jpg' height='300' width='*' /> | ||
+ | ==塑膠微粒的來源== | ||
+ |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 IUCN)統計,35% 的微塑膠污染來自合成纖維,也就是說,我們光是洗衣服,就會讓塑膠纖維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單就歐洲和中亞的數據推估,清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纖維,等同每人每週往海洋丟棄 54 個塑膠袋。 | ||
+ | |||
+ | ==塑膠的影響== | ||
+ | *中途島: | ||
+ | <img src='https://media.springernature.com/lw785/springer-static/image/prt%3A978-90-481-2639-2%2F11/MediaObjects/978-90-481-2639-2_11_Part_Fig1-114_HTML.jpg' height='*' width='*' /> | ||
+ | *信天翁: | ||
+ | <img src='https://image6.thenewslens.com/2016/7/05b1x6u322uncnj3l7bh58mi35rs27.jpg' height='400' width='*' /> | ||
+ | <br> | ||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J2qdOrW44 幫助綠蠵龜移除鼻中異物] | ||
+ | |||
+ | ==作業== | ||
+ | *你覺得你需如何做?才能避免人類被團滅悲慘的結果。 |
於 2020年12月3日 (四) 12:06 的最新修訂
塑膠微粒
- 塑膠微粒的定義:
-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的定義,塑膠微粒指的是小於0.5公分(5mm)的塑膠碎片,可分為三種來源:
- 第一種是塑膠原料,為了特定目的而生產的塑膠顆粒,一開始就製成小尺寸(如:洗面乳的柔珠),其融化後可製成更大的塑膠物、塑膠片。
- 第二種是大塊塑膠經過風吹日曬,脆化、分解後的小分子。
- 第三種則是纖維,來自石油提煉產品所生產的布料、人造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纖維等)清洗過程中產生的碎屑顆粒。
塑膠微粒的來源
-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簡稱 IUCN)統計,35% 的微塑膠污染來自合成纖維,也就是說,我們光是洗衣服,就會讓塑膠纖維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單就歐洲和中亞的數據推估,清洗衣服釋出的微塑膠纖維,等同每人每週往海洋丟棄 54 個塑膠袋。
塑膠的影響
- 中途島:
- 信天翁:
作業
- 你覺得你需如何做?才能避免人類被團滅悲慘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