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學群/01/晨課/理財入門」修訂間的差異

出自不錯學群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行 1: 行 1:
 
[[分類:理財入門]]
 
[[分類:理財入門]]
 
===2020.8.31===
 
===2020.8.31===
 +
'''第一章:幾個關鍵概念'''
 +
 
'''本利和與通貨膨脹'''
 
'''本利和與通貨膨脹'''
  

於 2020年10月4日 (日) 22:36 的修訂

2020.8.31

第一章:幾個關鍵概念

本利和與通貨膨脹

題目:

  1. 本金1元,日息10%,算三天本利和。
    • 單利方式:
      利息部分:1元×10%×3天=0.3元
      加上本金:1元+0.3元=1.3元
    • 複利方式:1.1×1.1×1.1=1.331元
  2. 利率10%,複利計算幾期之後本利和會到達到本金的兩倍?
    請使用 http://nice-learning.tw/SVG/powerIn.php
    7期會達到 1.95 倍,8期會到 2.15 倍。
  3. 利率10%,複利計算幾期之後本利和會到達到本金的三倍?
    8期會到 3.14 倍。
  4. 年通貨膨脹率 2% ,多少年之後政府可以拿走人民一半的財產?
    利率取 -0.02 ,34期之後,每元法幣只有原來購買力的一半。

2020.9.7

復習與借錢投資

  1. 復習上週內容
    • 單利,本利和=本金+本金×單期利率×期別
    • 複利,本利和=本金×(1+單期利率)×(1+單期利率)×(1+單期利率)×(1+單期利率)…=本金×(1+單期利率)期數
  2. 解釋 http://nice-learning.tw/SVG/demo5.php

題目:

  1. 借錢的利率 2% ,放貸或做生意的獲利 7% ,本金兩塊借八塊來做生意,即「借錢比重」0.8,請問單期獲利率多少?
    0.263
  2. 借錢的利率 2% ,放貸或做生意的獲利 7% ,本金一塊借九塊來做生意,即「借錢比重」0.9,請問單期獲利率多少?
    0.54
  3. 借錢的利率 1.5% ,放貸或做生意的獲利 5% ,本金一塊借九塊來做生意,即「借錢比重」0.9,請問單期獲利率多少?
    0.35
  4. 請問要在 20 年內獲利十倍,年獲利率要到多少?借錢的利率 1.5% ,放貸或做生意的獲利 5% ,請問需要多大的借錢比重來做這筆生意?
    約 0.67
  5. 請問要在 20 年內獲利 100 倍,年獲利率要到多少?借錢的利率 1.5% ,放貸或做生意的獲利 5% ,請問需要多大的借錢比重來做這筆生意?
    約 0.86

2020.9.14

(一)獲利來自財貨與服務的增長(投資)

借錢投資

  1. 新技術
    • 如:由採集、漁獵到農業。
  2. 更好的管理
    • 改善配置,增加生產。相同數量的土地、原料、勞動力,配置不同,產出隨之不同。
    • 進一步分工。

(二)獲利來自「賭博」(投機)

你贏得的彩金來自其人的投注

  1. 勝率較大的賭局:承擔高風險,享受高獲利。
  2. 莊家最後會贏。
  3. 可以成癮

(三)龐氏騙局

查爾斯·龐茲,1919年~1920年8月,50%的回報。

  1. 荷蘭的鬱金香狂熱
    1637年,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然而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高峰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
  2. 炒作,追高=>最後一隻老鼠到來=>泡沫破裂
  3. 比賭博還慘。
  4. 用更大的泡沫來遮蓋前一個較小的泡沫,祈禱經濟成長可以追上泡沫。(加圖)

2020.9.21,2020.9.28

復習與貨幣

  • 復習
  • 貨幣的定義:人們為提高交易效益,對交易媒介的共同想像。本質是:
    1. 萬人相信。(所以貨幣的基礎是「信用」)
    2. 萬物可換。
  • 貨幣的種類--依媒介材質:
    1. metal based
    2. paper based
    3. software based
  • 貨幣的種類--依信用來源:
    1. 實物貨幣:依賴實物的實用性和稀有性。兩者兼具更好。
    2. 主權法幣:依賴主權的權威與暴力,以及發行擔保。為什麼叫法幣?
    3. 代幣:依賴小眾之間的彼此信任;對法幣的可償性。
    4. 區塊鏈貨幣:依賴加幣演算法等不可篡改的記帳方法。
-----2020.9.28-----
  • 法幣的量和可提供流動性(可媒合交易的共同想像)
  • (法幣的)貨幣供給量--依流動性:
    1. M0 = 發行貨幣的總供應量
    2. M1A = 通貨淨額(社會大眾手中持有的通貨) + 個人與法人在銀行的「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
    3. M1B = M1A + 活期儲蓄存款(目前只有個人及非營利團體可以開立儲蓄存款帳戶)
    4. M2 = M1B + 準貨幣(Quasi-money 是指可無條件立即按等價兌換成狹義貨幣的貨幣性資產,例如定期性存款、外匯存款、郵政儲金等,其流動性較狹義貨幣低,多以價值儲藏為目的;惟受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影響,部分準貨幣資產與狹義貨幣間之分際已日趨模糊。)
  • 活期存款與活期儲蓄存款的差別:
    1. 活期存款:企業,隨時可存、提,利息更低,銀行也不能拿去投資。
    2. 活期儲蓄存款:個人及NPO,隨時可存、提,利息低。
  • 流動性:投入交易的方便程度。
    1. M0:立即可投入交易。
    2. M1:簽名或提款後可投入交易。
    3. M2:須經銀行辦某種手續後,可投入交易。
  • 貨幣的均衡發行量:
    M = (PQ)/V
    M 指流通中所需貨幣量(通貨量)
    P 指商品的平均價格
    Q 指商品數量
    V 指貨幣流通速度(以貨幣周轉次數計)
    當實際通貨量大於所需的通貨量時,便會導致貨幣貶值,形成通脹。反之,就會導致通縮。
  • 貨幣的功能:
    1. 交易媒介
    2. 價值衡量(記賬單位)
    3. 價值儲存(延期支付–借貸的工具)
  • 交易到底在交換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