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異中求同 的原始碼
←
異中求同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編輯此頁面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異中求同/歐陽曉祺= ==《數學活動模組:分數系列3_異分母加減法_國小五年級》== *設計者:廖惠儀老師 ==遊戲配件(每組)== ==活動說明:== *單元主題說明: 透過各式各樣等值分數組合的操作,發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及擴分、通分、約分等之先備具體心像。 活動適用於「分數異分母加減法」正式課程之前。 *適用年級:國小五年級以上。 #活動目標與核心概念: 發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操作性心像。 #活動流程: *遊戲目標 爭取拿到最多小積木。 *遊戲準備 每名玩家各拿一套分數紙卡。 將遊戲卡、任務卡、小積木放在桌面中央,讓所有人都方便拿取。每少一個玩家就少放15個小積木,依此類推。 遊戲進行之前 老師先拿出一片12的紙片,再拿出一片13的紙片疊在上面(或放在下面),讓小朋友分組討論:12-13是多少呢?可不可以用“一片”或“相同的幾片”來表示它們相減後剩下的呢? *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可以用分進合擊的遊戲提示他們。 *可以挑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組別的答案一起討論,針對學生答案中的迷思概念來討論,不管學生的想法是什麼,盡可能給予正面的評價。 *遊戲進行 *由年紀最大的玩家開始。 開始的玩家翻一張任務卡,然後拿出分別代表這兩個分數的紙片,在遊戲板上拼出答案,並喊出結果。 例如:A玩家拿到任務卡是12+14,玩家先拿出一片12一片14,就可從中間拿回一個小木塊,然後在板上遊戲板上拼出24+14,並喊出34,就可從中間再拿回1個小木塊。(如果A無法回答,就依序由之後的玩家回答) 之後的玩家(B-C-D-A-B-C-D…..依序,看不出來就pass),如果可以將結果再約分,可再從中間拿回1個小木塊。然後由B抽下一張任務卡。 所有的小積木都拿光的時候就結束遊戲。拿到最多小積木的玩家獲勝。 初階版只用藍色任務卡,進階版用紅色任務卡,終極版一起混用。 如果要降低難度,減少分數紙卡與任務卡的種類(例如分母最大只到10)。老師可以因地制宜,依學生的學習需求修改遊戲規則。 *學習單: 分數探險家 *同學的姓名:. 歐陽曉祺 *用你的遊戲版操作看看,把結果記錄下來: ① <math>\frac{1}{2}+\frac{1}{4}</math> 可以換成 2 片<math>\frac{1}{4}</math>加上 1 片<math>\frac{1}{4}</math>,總共是 3 片 <math>\frac{1}{4}</math>,就是<math>\frac{3}{4}</math> 。 ② <math>\frac{1}{2}+\frac{1}{6}</math>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img src='http://nice-learning.tw/uploadFiles/不錯學群/百事數學/分數/frac_y%7B1%7D%7B2%7D.svg' width='50' height='*'/> ③ <math>\frac{1}{3}+\frac{1}{6}</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④ <math>\frac{1}{3}+\frac{2}{9}</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⑤ <math>\frac{1}{2}+\frac{1}{3}</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⑥ <math>\frac{1}{3}+\frac{1}{4}</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⑦ <math>\frac{1}{2}+\frac{2}{5}</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⑧ <math>\frac{1}{3}+\frac{2}{5}</math> 可以換成 片 加上 片 ,總共是 片 ,就是 。 <math>\frac{1}{2}+\frac{1}{3}+\frac{1}{4}</math>可以怎麼換呢? *學習回饋: 我們玩了「異中求同」的桌遊,度過了快樂的時光,現在請你想一想,「異中求同」帶給你(妳)的感覺是什麼呢?你(妳)學了些什麼?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我的感覺是: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 #我還想要知道的是: 我的名字是:歐陽曉祺 109年10月 *遊戲配件:
返回「
異中求同
」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登入
命名空間
頁面
討論
變體
視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有關 MediaWiki 的說明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